而问:“要不要吃点东西?”
    上班时站了一下午,中间也没什么休息的时间,饭点时间又紧,她只来得及塞两口面包。刚才她一出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饭香味。
    屈之于饥饿感,陶然点头说:“好。”
    沈临高中以前跟着姑母在国外生活,姑母是个极其懂生活的人,吃穿住行,无一不是讲究。沈临从小跟在她身边,常年耳濡目染也跟着学了不少。
    回国之后,他不顾沈之仁的安排,执意回到母亲故居读完高中课程。后来大学不听沈之仁意愿挑选了最南方的临城大学,大学读到一半,他又申请了美国纽约大学,不顾沈之仁的反对,以最快的速度出国。读完研究生课程他好像也乏了,不再折腾,在华尔街工作一年,抱着第一桶金回国创业。
    可以说,26岁之前的沈临几乎是特立独行,很有自己的主见。如一道自由的风,穿梭于世界各地。
    他的生活与世界都很宽阔。他也有能力与精力去折腾。
    沈之仁偏爱这个小儿子,虽然嘴上时常斥责,到底不愿忍心折了他的翅膀,暗地里该帮的也没少打点。
    陶然坐在餐桌前,脑海里过滤着刚才听到的电话。
    沈临舀了碗皮蛋瘦肉粥摆在她面前,说:“鉴于时间有些晚,先吃点填肚子。”
    墨绿色的瓷碗,晶莹透明的小瓷勺,也是恰到好处的淡绿色。
    他了解她的喜好,处处都透着迎合与讨好。
    陶然吃了小几口,虽是低着头,但她能明显地感知沈临盯着她看。
    她将餐巾纸对折两遍,擦擦嘴角,抬眼看向沈临。
    四目相对,两人都带着淡淡的笑意,不过含义不同。
    于陶然是讽刺,她问:“沈临,你到底想做什么?”
    沈临看看她手里的折叠得规规整整的纸巾,收回目光,半是感慨半是玩味地说:“除了那天学校里,从什么时候起,你不叫我小叔了?”
    陶然别开眼,对此并不作答。
    沈临伸手抚住她肩膀,将她扳过来,他仍旧笑着:“说话。”
    这样的他并不陌生,从前跟着他去过几次公司,他工作时的态度跟现在没什么两样。
    陶然轻声问:“必须要叫吗?”
    她这么问,不在沈临的意料之中,他松开手。过了两秒,他替她定声,“当然。哪怕你从沈家摘出去,说到底你还是沈家的孩子,还是我沈临的侄女。这点是不会变的。”
    长长的一段话,句句说得头头是道,字字在理。
    这番话像无数把箭,箭箭不落地插在陶然的心窝上。
    她了然,原来费力弄这么一出,到头来还是为了这句“小叔”。
    灯光之下,晶莹透亮的小瓷勺泛着阵阵微弱的光亮。
    陶然如他愿,她轻声唤道:“小叔。”
    这声轻唤趟过时间的长河。
    犹过半生,一切回到从前。
    ——
    标题和内容提要参考歌曲:《处处吻》。
    第5章 几多渴望:几多倒数
    在陶然成长过程中,陶敏和沈承航将全部重心投到工作里,对她关心极少。陶然读书期间的家长会,两人参加的次数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
    高二分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陶然也没抱多少希冀他们能来参加。
    临近家长会开始,学生们都在班级外走廊等候,家长们则坐在他们位置上。
    整个班级人头攒动,只有陶然的位置始终保持空落。
    陶然看了眼时间,又回头望了眼自己空荡荡的座位。轻轻叹气。
    “呜呜你看你看,那个人好帅。”
    “谁的家长?这么年轻?”
    走廊里顿时鼓起一阵躁动,心事缠身的陶然也不以为意。之前读高一时,她们班有对双胞胎,父母都很年轻,爸爸英俊,妈妈柔美。记得当时有回家长会,姐姐挽着爸爸的手,一起下楼,班主任还将父亲错认作是姐姐的男朋友,为此闹了一个笑话。
    陶然自动过滤耳边此起彼伏的躁动,双手撑在栏杆,身体低伏,她还沉浸在自己的小失落里。
    教学楼正对着操场。因为开家长会的缘故,偌大的篮球场与足球场上人数寥寥无几。
    她远远探寻。
    稀稀落落的人影中,没有一个是她要等来的人。
    不出意外,陶敏和沈承航再一次缺席她的家长会。
    她拉拉书包背带,准备回家。
    走出没两步,她被一道不是很熟悉的,但听着很是清润的声音唤住。
    “陶然。” 声音如林中幽竹,声色清清然。
    回头一看,声音的主人正是刚回国不久的沈临——她的小叔。
    沈临腿长,没走几步就来到她面前。
    周围同学们的目光此时都朝这边涌聚,低低压压的声音,细细碎碎窜入耳里。
    陶然稳住心神,低低唤了句:“小叔。

章节目录

最难是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俞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俞览并收藏最难是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