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0
把八人押回牢房,让那三个衙役过来指认。”
衙役们一怔,指认?不是说没见过吗?
囡囡定定看着他们,这些衙役心领神会,抱了抱拳,“明白了。”
打架斗殴最多只关十五日。但是殴打衙役,罪名严重多了,至少要判三年。
不管那几个衙役是不是这些人打的,她都要拿这些人树典型。
下人犯罪,作主子的也要受牵连,囡囡让衙役去大地主家里收罚银,并且予以警告、
若再有一次,必然要把主人抓进来审讯。
这些下人都有家人在主使者手中,他们是不会认罪的,囡囡也没打算让他们供出主使。
把下人关进牢房,其他地主就不敢再放肆。
接下来,清查田产一事进行得很顺利。
囡囡也按照约定,在泗州县酒楼拍卖田产。
田产是家族的兴盛之本,卖田是败家之兆。许多百姓除非走投无路,绝不会卖田。
田地一项都是有价无市,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大家全都挤进来凑热闹。
囡囡也给田地定了底价,上好的良田一亩要十两银子。
跟北方不一样,南方良田亩产比北方要多一百斤。价格也要贵上二两。
报完底价,大家抢着举牌。
到最后,一亩良田竟拍出了十五两的高价。
她把收到的银子入了库,到府城汇报。
囡囡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还将田产卖出了好价,知府大人对她的办事效率很满意,当着许多官员的面称赞了她。大家猜测,陆令仪今年的考评应该也是优。
到了秋收之时,泗州县开始执行“一条鞭法”。此法照理说减轻了农民的税赋,但清查之后,收到的税竟比夏收多了一倍有余。
怪不得天皇女皇执意要清查隐田隐户,看来确实很有必要。
九月中旬,陆时秋接到弟子们的来信。
十三个弟子有九个中了举人,剩下四个名落孙山。
陆时秋高兴了好几天,教书也越发卖力。
又过了几日,严老爷子还特地让管家送来一封信给陆时秋,多谢他教导孙子用功。信里附了十万两银子。
没错,严仲文这小子今年也中举了,名次还不低。
又过了几个月,囡囡收到朝廷送下来的邸报,上面一则消息引起她的注意。
陆时秋也凑过来一起看,“户部尚书等多位大臣田产被罚,刘尚书在宫门请罪,因年老体衰,没了?”
陆时秋一个咯噔,“这刘尚书不就是公孙竹的爷丈人吗?”
囡囡点头,“是他。”
陆时秋唏嘘,“昨儿公孙竹还跟我请假说要回京成亲。女方亲爷没了,恐怕得守孝吧?”
“对!要守二十七个月。”
陆时秋叹气,“干甚要想不开跟天皇他们作对呢。”
“大概以为法不责众能有效吧,可惜天皇执意要执行此条例。”
陆时秋无话可说。只能说是各人选择了。
木氏推门进来,拿了礼单,“这快到年底了,咱家要送年礼。你们看看。”
这年代的亲朋好友,有送年礼的习俗。
陆时秋和囡囡对此事也是相当重视。
木氏有些奇怪,“为什么青墨那孩子从来没有送过年礼呢?”
她倒不是贪图那点东西,就是觉得好歹是学生,什么都不送,也太不尊重先生了吧?
囡囡抬头看了眼陆时秋。
陆时秋倒是明白沈青墨的顾虑。
沈青墨已然是天皇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跟他沾边的人都有危险。
他不跟他们走动,也是怕连累他们。
陆时秋也没想到这孩子一念之差,竟会走向这条不归路。
看似大权在握,但是树敌颇多。将来能有什么造化,全靠他自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304 19:58:34~20200305 18:3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莉bel 5瓶;今天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3章
眨眼就过了年,春暖花开, 又是一年好时节。
县衙后院, 陆时秋正在给小班上课,这些都是女孩子, 她们之前学得知识很粗。三年前,陆时秋从头教起。现在三年过去, 倒也像模像样。
上完课,段黎书走到讲台前问, “先生, 我想参加这次会试。”
陆时秋放下书本, “你确定?以你现在的学识, 参加会试可能会有点悬。”
虽然每届会试都会录取五十名左右的女子为官, 但这并不代表女子就比男子占优势。
现在报考的女子越来越多。段黎书之前待在
衙役们一怔,指认?不是说没见过吗?
囡囡定定看着他们,这些衙役心领神会,抱了抱拳,“明白了。”
打架斗殴最多只关十五日。但是殴打衙役,罪名严重多了,至少要判三年。
不管那几个衙役是不是这些人打的,她都要拿这些人树典型。
下人犯罪,作主子的也要受牵连,囡囡让衙役去大地主家里收罚银,并且予以警告、
若再有一次,必然要把主人抓进来审讯。
这些下人都有家人在主使者手中,他们是不会认罪的,囡囡也没打算让他们供出主使。
把下人关进牢房,其他地主就不敢再放肆。
接下来,清查田产一事进行得很顺利。
囡囡也按照约定,在泗州县酒楼拍卖田产。
田产是家族的兴盛之本,卖田是败家之兆。许多百姓除非走投无路,绝不会卖田。
田地一项都是有价无市,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大家全都挤进来凑热闹。
囡囡也给田地定了底价,上好的良田一亩要十两银子。
跟北方不一样,南方良田亩产比北方要多一百斤。价格也要贵上二两。
报完底价,大家抢着举牌。
到最后,一亩良田竟拍出了十五两的高价。
她把收到的银子入了库,到府城汇报。
囡囡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还将田产卖出了好价,知府大人对她的办事效率很满意,当着许多官员的面称赞了她。大家猜测,陆令仪今年的考评应该也是优。
到了秋收之时,泗州县开始执行“一条鞭法”。此法照理说减轻了农民的税赋,但清查之后,收到的税竟比夏收多了一倍有余。
怪不得天皇女皇执意要清查隐田隐户,看来确实很有必要。
九月中旬,陆时秋接到弟子们的来信。
十三个弟子有九个中了举人,剩下四个名落孙山。
陆时秋高兴了好几天,教书也越发卖力。
又过了几日,严老爷子还特地让管家送来一封信给陆时秋,多谢他教导孙子用功。信里附了十万两银子。
没错,严仲文这小子今年也中举了,名次还不低。
又过了几个月,囡囡收到朝廷送下来的邸报,上面一则消息引起她的注意。
陆时秋也凑过来一起看,“户部尚书等多位大臣田产被罚,刘尚书在宫门请罪,因年老体衰,没了?”
陆时秋一个咯噔,“这刘尚书不就是公孙竹的爷丈人吗?”
囡囡点头,“是他。”
陆时秋唏嘘,“昨儿公孙竹还跟我请假说要回京成亲。女方亲爷没了,恐怕得守孝吧?”
“对!要守二十七个月。”
陆时秋叹气,“干甚要想不开跟天皇他们作对呢。”
“大概以为法不责众能有效吧,可惜天皇执意要执行此条例。”
陆时秋无话可说。只能说是各人选择了。
木氏推门进来,拿了礼单,“这快到年底了,咱家要送年礼。你们看看。”
这年代的亲朋好友,有送年礼的习俗。
陆时秋和囡囡对此事也是相当重视。
木氏有些奇怪,“为什么青墨那孩子从来没有送过年礼呢?”
她倒不是贪图那点东西,就是觉得好歹是学生,什么都不送,也太不尊重先生了吧?
囡囡抬头看了眼陆时秋。
陆时秋倒是明白沈青墨的顾虑。
沈青墨已然是天皇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跟他沾边的人都有危险。
他不跟他们走动,也是怕连累他们。
陆时秋也没想到这孩子一念之差,竟会走向这条不归路。
看似大权在握,但是树敌颇多。将来能有什么造化,全靠他自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304 19:58:34~20200305 18:3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莉bel 5瓶;今天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3章
眨眼就过了年,春暖花开, 又是一年好时节。
县衙后院, 陆时秋正在给小班上课,这些都是女孩子, 她们之前学得知识很粗。三年前,陆时秋从头教起。现在三年过去, 倒也像模像样。
上完课,段黎书走到讲台前问, “先生, 我想参加这次会试。”
陆时秋放下书本, “你确定?以你现在的学识, 参加会试可能会有点悬。”
虽然每届会试都会录取五十名左右的女子为官, 但这并不代表女子就比男子占优势。
现在报考的女子越来越多。段黎书之前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