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陆时秋。
    陆时秋也没当一回事,旁听而已,反正又不论师徒,听就听呗。
    倒是木氏犯起了难,“咱们开的那间学堂有点小吧。”
    照囡囡所说,一次就有四十多口旁听,肯定要大学堂。
    囡囡早就想好了,“我们在后衙西侧那边开了角门,把那屋子打通,两间屋子充当学堂,肯定够了。”
    木氏想了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白天就让下人守在拱门,不许人随便进来这边。
    木氏吩咐刘管家去办这事。
    陆时秋想了想,“既然是开办蒙学,也不必每个字都学会。不如只教他们常用字吧。我来编一本常用字的书,可以当教辅。”
    囡囡点头答应,“行,听爹的。”
    接下来半个月,陆时秋上午上课,下午就整理教辅书。
    既是蒙学,教辅书自然是两本,一本是常用字汇成的《蒙学常用字》,另一本是简易算法。
    《蒙学常用字》一共收录了六千多个字,简易算法教的是加减乘除。
    陆时秋编完两本,找书店掌柜谈合作。
    两百个蒙学,每个蒙学至少一百个学生,那就是两万人。
    以陆时秋的名声,首印两万其实有些困难。
    书店掌柜接过他汇编过来的书,每个字旁边都有图案,画得栩栩如生。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图文并茂的书,不免有些诧异。
    他刚想报千字五百文,却听陆时秋问,“如果一次印两万本,单价是多少?”
    这时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印得越多,单价越便宜。
    如果对方不要润稿费,只让他们代印,那只需要出纸墨费,印刷费,人工费和书号费。如果不愁销路,当然是这种方式更划算。
    书店掌柜捏着这两个小册子,两本加起来也不过三百页。
    “两本加起来只要一百五十文。”
    陆时秋凛然,这个价格其实还是有些高了。他跟书店掌柜磨了半天,对方让了十文钱。
    两本书一百四十文成交。
    七日后才能印刷成功。
    陆时秋也不急。
    接下来,陆时秋下乡考察时,顺便把这事给底下那些先生说了。
    他没赚这些人的钱,这些先生倒也能接受这个价钱。
    半个月后,底下的孩童们全都能拿到两本简易书籍。
    而这些先生也终于有机会旁听陆时秋的课。
    五个女学生坐在最前面,隔了一点距离,后面是旁听生,这些人年龄大小各不相同。
    陆时秋思维很活跃,上课时喜欢引导学生发言。
    这五个女学生都被陆时秋训练过,每次都会举手发言,而且她们上课前都预习过。
    当陆时秋讲完上课内容,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她们会抛出各种问题,向陆时秋请教。
    陆时秋从来不会直接告诉她们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思考,然后让其他人帮着一起补充。
    久而久知,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开始尝试自己思考。
    渐渐地,这些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难。
    而旁听生从来没见过陆时秋这样的先生,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总能让你顺着他的思路想问题。
    而且他也不会嘲笑学生笨,而是鼓励。当你回答正确时,他也不吝啬赞美。
    只是一堂课,就让这些旁听生受益匪浅。
    同时心里也越发感慨难怪他能教出两任状元,这引导学生的本事确实比他们以及他们的先生强多了。
    半年后,第一批蒙生顺利结业。
    有一小部分人于读书一道有些天赋,家里人考虑再三决定继续供他们读下去。
    在这将近两千人里,有一个学生让陆时秋破格录取,但是不少人对陆时秋的择徒标准产生怀疑。
    因为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个傻子。
    说起来,陆时秋会挑中这个弟子也是缘份使然。
    那天是休沐日,陆时秋带着梨梨到茶馆喝茶。
    小丫头乖乖巧巧坐在旁边,吩咐小二上壶君山银针。
    茶到了后,梨梨给陆时秋斟茶,刚把一盅茶放到他面前,不知从何处蹿过来一个孩子,拿起那盅茶就咕嘟咕嘟灌下去。
    茶被人夺走,陆时秋和梨梨都有些惊讶。
    倒是梨梨率先反应过来,“哎,这茶还热着呢。”
    不只是热,应该说是滚烫,居然就这么被他灌进肚里。里面肠子有没有被烫到,她不知道,但是他的嘴已是有了水泡。
    梨梨皱着小脸都替他疼起来。
    陆时秋蹙眉看着这小孩,明明他身上穿着细棉长袍,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出身,为何如此失态?
    再看到他嘴上的水泡,陆时秋有一瞬间愕然,在心里问四乙,“这孩子是有病吗?”
    【自闭症】
    陆时秋哪里知

章节目录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易楠苏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楠苏伊并收藏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