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秋自己都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
    当殿试成绩公布,陆时秋傻眼了。
    他的徒弟,沈青墨居然一跃成了状元。
    从一百多名直接跃成第一名,这进步速度堪称奇迹。
    往年会试名次和殿试名次只是微调,今年名次变化极大。
    不止沈青墨一人调整了名次,不少人名次都变动过。
    像方永康会试是二十名,殿试提高到第六名。
    苏沫阳会试是九十三名,殿试提高到三十五名。
    当然有人提高,就有人降低。
    陆时秋把两份名次作了对比,跟弟子们分析原因。
    方永康在京城认识的人比较多,还真叫他打听到了。
    “听说这次跟世家联姻的贫家子名次都降得很低。”
    陆时秋看了眼沈青墨,对方脸色微红。
    “你现在是状元,可以待在翰林院。”陆时秋看向另两位,“你们呢?如果你们找找门路,说不定能分到好地方。”
    就算都是县令,也有好有坏。像盐俭县那种贫瘠的地方,想要政绩那是难上加难。
    如果分到江南那种富庶的地方,升职妥妥的。
    “我俩肯定是外放。”方永康不想待在京城,他想出去历练一番。
    苏沫阳也打算外放,疏通关系要大笔银子,他舍不得那个钱。也觉得没有必要。
    陆时秋也没坚持。
    接下来,天皇女皇举办琼林宴。
    沈青墨作为状元,天皇女皇还特地问了他问题,女皇见他应对从容,谈吐优雅,举止端重,还亲赐了一匹骏马。
    听说这骏马是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全京城也只有十匹。状元郎一时风头无两。
    接着就是跨马游街。
    陆时秋还特地带着女儿跑到大头包的茶楼上看了。
    少年郎穿着一身红衣,胸前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脊背挺直,任围观百姓把鲜花扔在他身上。
    十三岁就中了状元,百姓炸开了锅,纷纷涌上街头观看,就连高官贵族的大家闺秀们也跑出来远远观望。
    囡囡看着下面热情的人群,捧着小脸,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爹,我也想参加会试。”
    太风光了。她要是也成了状元,岂不是也有人扔花给她?
    陆时秋也没拦着,“下次吧。”
    三丫嘟哝着小嘴,“这画面多好看啊。”
    囡囡回过头来,见她不错眼盯着下面看,怂恿她,“喜欢你就画出来。你不是也会画画嘛。”
    三丫叹了口气,“我画画没灵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时秋回头看了眼大头,他正站在窗前,聚精会神看着下面。
    徐会当初选大头当弟子,就是因为他天赋极佳。三丫聪慧,人也勤奋,可惜天份不足。
    想要成为一代大家,天份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三丫的画拿出去,撑死了能一百两银子。
    可大头却不一样,人家是几百两几百两卖。
    陆时秋想到家里银子都放在他手里,如果给三丫买一瓶想像力神仙也不是不可以。他婆娘一时半会也花不了那么多银子。
    想通之后,陆时秋背着三人,向四翼买了一瓶,然后兑了半碗水递给三丫。
    三丫已经十五岁,只需要兑半碗就成。
    三丫也没多想,端起碗咕嘟咕嘟往下喝。
    “三姐,我也要喝。”囡囡舔了舔嘴唇。
    三丫听到,递给她,“还剩一小半。”
    囡囡也不嫌弃,接过来喝个精光。陆时秋也没阻止。左右都是她女儿。
    喝完后,陆时秋准备带两人回去了。
    “大头还要画画呢,咱们待在这儿,他也不好画了。”
    三丫和囡囡喝完水,直冒汗。
    尤其是三丫,浑身汗津津的,特别不舒服,点头答应了,她还特地跟大头打了声招呼。
    可惜大头看得太入迷了,根本没听到。
    陆时秋拍拍她的肩膀,“行啦,这孩子正入迷呢。咱们还是别打扰他了。”
    囡囡啧啧称奇,“我要是有他这份认真劲儿,止不定早就考上状元了。”
    陆时秋弹了她一下,“你还知道你皮啊。”
    囡囡揉了下自己的脑门,嘿嘿直笑。
    到了家,她就笑不出来了,顾云翼来跟她辞行。
    “我爹娘已经同意了。我二叔二婶打算先去黄山,然后去找长江发源地。”
    囡囡歪着脑袋,皱眉反问,“长江发源地不是岷江吗?《禹贡》一书就有记载的呀。”
    顾云翼摇头,“我二叔说实践出真知,他想去验证一下是不是。”
    囡囡有些难过。如果去找长江发源地,那得何年何月才能回来?
    她突然想起一事,“你去这么久,伯父伯母怎么会同意呢?”
    顾伯父一直对顾云翼寄于后望,怎么会

章节目录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易楠苏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楠苏伊并收藏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