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
    段老爷问起严府管家,“你们严老爷怎么才回京了?”
    严管家笑笑,“老爷在京中置产,要打量生意,走不开。”
    段老爷笑笑,“恐怕不是吧?我怎么听说他给孙儿辈请的先生又走了?”
    严管家神色僵了僵。严家和段家是竞争关系。两家一直不对付。
    严老爷做生意敢闯敢拼,家中孙辈却不争气,没一个是读书的料。
    段老爷这时提起,就是挖苦他们家老爷。
    严管事立刻反唇相讥,看向他旁边的段清鸿,“小人听说段少爷今秋才没中院试?这是第几回了?”
    段老爷脸上一黑,很快笑了,“他呀,不是读书的料。我就不指望他了。瞧瞧,我这不是学人家老爷。给闺女找个好女婿也不错。咦,你家老爷不是挺擅长干这事吗?他怎么不给孙女挑个好人家嫁呢?”
    严管事笑脸快要撑不住了。
    严小姐在闺中慧眼识英才,挑中张老爷。后来张老爷中了举,两家结亲。
    但是严老爷搬到京城,本意是为了方便孙辈读书。可是京城大小官员云集。
    举人老爷挑联姻对象,根本轮不到严家这样有钱无势的大商贾。
    就在严管事暴走的时候,陆时秋赶紧上前打断,跟严管事寒暄。
    等送走这些客人。
    陆时秋已经累得精疲力尽。
    晚上,一家人誊写礼单。
    大部分人家是不用写礼单的。但是那些不请自来的员外郎,肯定要记下来的。将来也好还礼。
    洪氏和陈氏留下长见识。把包装精美的盒子拆开来。
    “哎哟,这里面居然是三百两银子。”洪氏乐不可支。这些元宝就够回本了。
    陆时秋记下来。
    陈氏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对白玉镇纸。
    “这得多少钱啊?”陈氏想起昨晚老三说的话,暗自琢磨这东西应该很贵。
    陆时秋瞧了一眼里面的名帖,“到时候我去玉宝阁问问。”
    这两人你来我往,倒是翻出好东西,每一样的价值最低都是几百两。
    陆时秋握着那对玉镯,交给木氏,“这对玉镯不如就给大丫吧,当她的嫁妆。”
    木氏接过来。洪氏和陈氏对视一眼,眼底都有些羡慕。
    陆婆子想要说什么,陆老头眼急手快把人拉住,冲她使了个眼色。
    登记完,陆时秋让木氏把东西全部拿回房。
    木氏看了眼陆婆子。
    陆婆子被陆老头死死拽住,没有吭声。
    三日流水席一眨眼过去了。
    第四日,陆老头到县城采买聘礼,带着陆时春和陆时秋到段家提亲。
    宏一作为陆家的长孙,聘礼和彩礼按一千两来置办的。段家对此非常满意,给女儿陪了一间铺子和一百亩地,加起来就值一千三百两,再加上嫁妆之物,合起来有两千五百两左右。
    媒人是柳媒婆,她帮忙选日子。日子定的是腊月初八。
    回到家,陆婆子得知女方有那么多陪嫁,压仰不住心中的狂跳,捂着胸口乐得如同中了大奖一般,“太有钱了。咱们宏一真的发了。”
    宏一被许多小辈们用艳羡的目光瞧着。
    洪氏更是激动的跑过去亲了亲儿子的脸。
    宏一羞臊难当,一把推开洪氏的怀抱,跑了。
    宏一这门亲事给小辈们起了个好头,大家开始期待接下来的亲事。
    似乎是满足大家的幻想,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大嗓门,“请问这是陆举人家吗?”
    众人寻声望去,一个穿红着绿的妇人扭着夸张的腰肢,冲着大伙款款走来。
    她手里还拿着帕子,随着她的动作,帕子甩动幅度极大。
    进来后,她开门见山介绍,“我姓蔡,人称蔡媒婆。我是来说亲的。”
    众人面面相觑,小孩子们全被大人哄走。
    陆时冬和张氏要回屋哄孩子,从堂屋退了出去。
    陆时春要拉着洪氏离开,她不肯,理由非常简单。她家三儿年龄也到了,也该相看了。
    可惜让她失望了,蔡媒婆是为而来。
    “刘员外的小儿子,今年十八,尚未娶妻。想求娶你们家宏二姑娘。”蔡媒婆笑得满脸褶子,接着把对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一句话总结就是“错过这么好的儿郎将来你就后悔去吧。”
    陈氏忍着激动,看着婆婆跟对方寒暄,“小儿子?那他们家能出多少聘礼?”
    男方出聘礼,这部分钱是属于小两口的。将来分家,可以带走。
    陈氏眼巴巴看着。
    蔡媒婆捂着嘴笑,“刘家家大业大,小儿子成亲,自然会大力支持。别的不敢说,一千两应该有的。”
    许是被段家财大气粗养肥了,陆婆子倒也没有被这钱吓住。
    陆老头倒是问了相关问题,“刘家家大业大,但

章节目录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易楠苏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楠苏伊并收藏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