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白举人确实是个真才实学的举人,哪怕被他问住,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知不觉,两人竟聊了一个多时辰。
    其他三人听得头皮紫胀,一个个打起了哈欠。
    末了,白举人笑着道,“陆秀才读书不过一年,就能有如此成绩,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啊。”
    这话登时让段老爷打了个机灵,瞌睡全无。
    另两人也都跟着醒过神来,纷纷看向相谈甚欢的二人组。
    段清鸿打了个哈欠,“你们聊完了?聊得怎么样啊?”
    白举人恨铁不成纲道,“你要是能把睡觉的功夫全用到读书上,早考上秀才了。”
    段清鸿当着朋友的面被先生训,面上有些下不来。
    陆时秋忙打圆场,“段贤弟兴许只是方法不对。若他能够找到方法说不定也能考上。”
    他这话说很实诚。但听到白举人耳里,以为他在给段清鸿打圆场,才故意说的这么好听。
    白举人摇了摇头,“他若能有你一半懂事。我也能放心了。”
    段老爷知道儿子不争气。但是这世上的父亲都有同一个毛病:我这当老子的怎么嫌弃都行,不许别人说。
    可他也不能跟儿子的先生叫板,只好岔开话题,“白举人,你的意思是陆秀才明年能中举?”
    白举人一怔,“这个白某不敢保证。不过在陆秀才四十岁之前,应该能中。”
    他不敢说得太绝对。
    以他的来看,陆时秋有些方面非常精通,但有些方面却很薄弱。这说明他基础不够扎实。
    明年参加乡试,除非考题正好是他会的,要不然还真难说。
    陆时秋对自己的水平是了解的。
    就算他发明了一套学习法,他时间摆在那儿呢。四书五经每本书都不长,可它们延伸的知识点足有几百本。哪怕他挑灯夜读,也只坎坎看了《论语》和《孟子》。剩下的还都停留在之前学习过的阶段。
    白举人这么一说,段老爷当即大喜,立刻喊了随从,让他准备一桌好菜,他要好好款待三人。
    陆时秋可算知道什么叫变脸了。
    刚才还警告他,不要妄想娶他女儿,现在居然摆出招待贵客的架势。
    陆时秋眼尾瞄到白举人,只见他嘴角勾起一抹讽笑。显然对段老爷的做法很看不惯。
    也是,凡是读书人就没有一个不视钱财如粪土。
    哪怕多么穷困潦倒,也想摆出一副我视功名如无物的豪迈情怀。
    “陆秀才,请吧。”
    陆时秋点点头,在段老爷热情邀请下,到一间雅间入座。
    段家菜式远比陆时秋吃过的所有饭馆都要奢侈。
    比如黄焖鱼翅,清汤燕窝,开水白菜,灌汤黄鱼,八宝鸡,涮羊肉等等。满满当当一大桌,随意一扫,约莫有二三十道菜。
    却只有他们五个人吃。
    陆时秋吃饭动作极慢,一点一点在品尝。这么难得,他一定要把这里面所有菜都记下来。
    于是他一番作派,倒叫段老爷更为欣赏他了。
    段老爷一把年纪,也见过不少官。知道许多穷人考取功名,反而比那些世家子更快陨落。
    他们收受贿赂,中饱私囊,苛捐杂税,把自己受过的苦加倍施在百姓身上。完全忘记当初自己为何要考科举。
    所以他从来没有资助过穷人。当然更不可能把宝压在穷人身上。
    今天他儿子劝他的时候,把严家搬出来跟他讲道理。他一时被儿子说动了。
    严老爷之所以能把严家做大,其中有一点,就是他把妹妹嫁给了一个举人。当年这个举人家里没钱读书,是严家资助了他,考取举人后,两家结亲。严小姐拿大把钱财给他捐了个官。
    后来分家时,就因为有这个官撑腰,严氏族长全部向着严老爷说话。拿走家里大半钱财。
    就冲这一点,严家这笔买卖就没亏。
    段老爷一时心动,就答应见陆秀才一面。
    “尝尝看。”段老爷殷切给陆时秋夹菜。
    段清鸿见父亲态度变了,觉得有戏,忙道,“爹,我之前跟你说的提议,你答应了吧?”
    段老爷腆着脸笑,陆时秋放下筷子,交握着手,“段贤弟,就算我们没有结亲,我们依旧是好友。”
    段清鸿微微蹙眉,陆兄这是?看了眼他爹。
    段老爷尴尬得笑笑,“这个……段秀才,我是有眼不识泰山。竟把珍珠当鱼目。你是读书人,别跟我一介商贾计较呀。”
    陆时秋摆摆手,很是坦然,“没有,我没有跟段老爷计较。我刚刚说的都是真话,我这侄子家里就是个普通渔民,一年也就攒个十来两银子。好不容易才攒下一二百两给他娶亲。段家家财万贯,我们真不敢高攀。”
    段老爷定定看着对方,何着对方是来真的。
    真的只能拿这么多钱。
    不是,亲侄子娶妻,怎么能只有一二百两呢?这

章节目录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易楠苏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楠苏伊并收藏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