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多少银子啊?这个败家子,他要的钱好歹是吃进自己肚子里,也不亏。老四可倒好,直接把银子扔水里,还听不见半点响。
    陆时秋这话虽然糙,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陆老头琢磨了下,“你们先生也是务实性子,他就不认识会写锦绣文章的人?”
    陆时冬摇头。
    他其实也能猜到一些。人是以群分的。就拿他来说,他在外头认识的学子多半都是跟他一样出身不好的贫家子。而那些出身良好的有钱学子也不大看得上他。自然不肯接纳他。
    陆时秋想起自己在县城,好像还看到几个穿着学院制服的学子在街上走动,他有些好奇,“咱们县城不是有书院吗?你好歹也是童生,应该也能进吧?”
    陆时冬摇了摇头,“那些最低也得要秀才。童生想进要交大笔借读费。”
    他没说具体数额,但看同窗的表情也知道他们这个家出不起。
    陆时秋挑了挑眉,“那就买些锦绣文章回来读,读得多了,说不定就会了。”
    “这也算是一个法子。”陆老头叹了口气。
    陆时冬也知道自己弃读这条路行不通了,只能咬咬牙应了。只是眉宇间还是添了几分忧愁。
    陈氏小心翼翼道,“爹,家里的孩子都大了,您是不是该给他们启蒙了?”
    陆宏一今年都九岁了,还不会认字。其他孩子就更不会了。
    陆时秋似笑非笑看着陈氏,他就说嘛,他大嫂就是个棒槌,真正的聪明人在这儿呢。
    洪氏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对,爹,你教教他们认点字,说不定宏一能接你的班当上里正呢。”
    陆老头也没拒绝,抽了口烟袋锅子,“那就每天早上教五个汉字,让家里的娃学。”
    大人们都很高兴,唯有小孩子一个个哭丧着脸。
    回屋后,于娘子试探着问陆时秋,“相公,大丫她们也能跟着一块学吗?”
    “那当然。识点字,将来也不会被人骗。”陆时秋理所当然道。
    于娘子握紧双手,很是高兴。
    她今天心情好,想着晚上,相公要的话,她一定忍着不睡,多配合他几次。
    谁成想,等她收拾好躺到床上时,相公早早就睡了。
    一开始,于娘子只当陆时秋白天忙着挣钱太累了,没想到就这么过了半个月,陆时秋都没有碰自己的意思,她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想起陆时秋每次都是带二丫去县城的。于是就叫二丫过来问,她进城后干什么去?
    这一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二丫居然被陆时秋带去卖艺了。
    这……
    街头卖艺也算是下九流行当。相公怎么能这么糊涂。
    当天晚上,于娘子忍不住跟陆时秋分辩,“二丫太小了,你怎么能让她去卖艺呢?这样抛头露面,以后谁还敢娶她?”
    陆时秋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快就知道了,他双手背在脑后,敲着二郎腿,不紧不慢道,“二丫脑子都成这样了,你还让她嫁人。你这是亲娘吗?”
    于娘子瞪圆眼睛,“什么?你不打算让她嫁人?”她急了,“姑娘怎么能不嫁人呢?”
    “正常姑娘肯定要嫁人。但二丫这脑子嫁人,只有被别人欺负的份。你想让你闺女去别家当苦力吗?咱们留二丫在身边,看着她。等咱们走了,再把她托付给大丫或三丫。凭二丫的力气,你还怕她被人骂吃闲饭吗?”
    这话说得倒也对。二丫才这么点年纪,力气都那么大,下地干活肯定是把好手。
    “你呀,有时候别太死板了。卖艺是不体面,但是她又不用嫁人,被别人讲究几句也没什么,反正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咱们挣点钱攒在手里,让她吃得好一点。不是很好吗?”
    于娘子细细琢磨,正常男人都不可能会娶二丫。就算娶了,也未必肯善待二丫。倒不如留在家里,无忧无虑过一辈子。她默默叹气。算是被他说服了。
    第23章
    十月的一天,于娘子在灶房烧水, 居然晕倒了。
    把于大丫吓了一跳, 立刻到堂屋喊姑姑。
    陆时暖把人扶到屋里躺着, 又打发大侄子去叫行脚大夫。
    村里有个行脚大夫,会些简单医术。
    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找他,他也会诊脉, 他上前摸了脉, 脸上带笑, “这是怀孕了。恭喜恭喜啊。”
    陆时暖脸色就有些古怪。
    怀孕?他三哥不是不能怀孕吗?三嫂怎么会怀孕?
    陆时暖差点把三嫂摇起来骂一顿。
    只是想到父亲叮嘱, 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三哥的病, 硬是掐着自己的手指忍住了。可还是生气。
    陆时暖送大夫出来, 刚要回院子找三嫂算账, 就见三哥牵着一头小毛驴从巷子里进来。
    “三哥?你这是?”
    陆时秋就笑,“看到没?这是咱爹让我买的小毛驴,怎么样?”

章节目录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易楠苏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易楠苏伊并收藏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