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了。
    同年四月二十一日,皇帝在金銮殿举行殿试。那一天早早地有学子到达宫门口。
    楚景今日出门,吃的是馒头,水分少,饱肚子,还没异味儿,身上穿得是一件玉白色暗纹长袍,头发用玉簪簪着,眉目如画,俊美非凡。就好像浑身开了滤镜似的,美貌值蹭蹭上涨。
    当楚景到来时,周围的小声议论都是一滞。
    姜栖作为跟楚景相熟的人,光明正大看着楚景。
    好看,真的太好看了。
    一般的男人是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或者如裴贤那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再或者如他堂弟和谢青那样,面容冷峻,气势强盛的。亦或者是明月清风,芝兰玉树。
    但楚景都不是,他站在那儿,目若点漆,面带笑容,仿佛似青竹,却又没有青竹那样孤冷。似暖阳,但又朦朦胧胧跟人隔了一层纱似的。整个人矛盾到了极点,像是两个分割的灵魂硬凑到一起去了。
    那样夺目的皮相,几乎晃花了人的眼。
    姜栖怔愣间,一名青衣书生来到他们面前。好吧,准确来说,是来到楚景面前。
    他听到楚景带着欣喜和一点儿亲昵唤对方“清哥。”
    姜栖:???
    他俩是旧识咯?!
    陈清上下打量了楚景一眼,眼神温和:“当初的小童没想到长这么大了。”
    楚景笑着颔首,陈清身边的人看了一眼楚景,道:“陈兄,这是你友人?”
    不过两人的神情话语也太亲昵了些,估摸着关系不一般。
    楚景看向陈清,陈清向身边的书生介绍道:“这是我同村弟弟,楚景。”
    又看向身旁人对楚景道:“这是许兄。”
    这番介绍可让人琢磨,熟亲熟远一目了然。
    楚景跟对方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本想对方能识趣离开,没想到许书生惊道:“会试第五名就是楚兄吧,你看起来年纪很轻啊。”
    楚景不知道对方说这个有什么意思,只是礼貌颔首。
    许书生又问:“不知楚兄师从何人啊,能教出楚兄这样的人才,必定是哪方大儒。”
    楚景:………
    他跟对方没熟到那个地步吧。
    幸好这个时候宫门开了,一群学子进入宫门。
    陈清不想给楚景添麻烦,带着许书生走了。
    楚景着实松了口气,随着众人进入。
    皇宫很大,他们从宫门步行,一直疾步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达金銮殿的偏殿等候,里面早有人侯着,点了一道名,确定人来齐之后,就教众人礼仪,各种忌讳。
    众人都学得很认真,巳时正,他们终于得到传召,殿内已经摆好了桌椅,但也容纳不下三百人,所以一半人挪到后面去了。
    桌上已经摆好了一份试卷,试题题量不多,晌午之前就能答完。
    紧跟着,太监就宣布,正午时分收卷。
    楚景:………
    楚景先浏览了一遍所有题型,万幸没有诗赋了,但同样的,也没有算学。
    几道经义题,两道策论大题,和一道律法题。
    相比之下,策论题难度偏大,楚景先做了经义题和律法题。
    然后他看着策论题,陷入了思考之中。
    问题很简短,就两个字“治民”。
    治民这个问题,一直是君王必须面对的问题,楚景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
    还有耳熟能详的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然后想着想着,他就发现他跑题了,题意是“治民”啊。谈其他的干什么!!
    楚景搁下笔,低眉敛目的看着面前的问题。
    治民,君王如何治民。
    他相貌出众,一身玉白色衣裳,让他成为人群中更加亮眼的存在,又排在前方,永靖帝想不注意他都难。
    永靖帝背着手,眉头微挑:这是答不出了?
    两道策论大题是他亲自出的,其他题他也做了暗示,他想要的是能臣,不需要未来大诗人。
    他不动声色走到楚景身边,看了一眼楚景的答卷,其他题都答了,但两道策论大题却未动。
    楚景注意到身边的动静,抬头看了一眼,脸上带着讶色,但很快恢复过来,礼貌一笑,然后低下头继续思考。
    永靖帝:emmm……
    说好的学子见到他诚惶诚恐呢或是激动万分,这么淡然?
    永靖帝抬脚向其他人走去,还没靠近,一名学子就猛地抬头,但随后想起不能直视圣颜,又赶紧低下头去,弄出了一点轻微的声响。然而在这安静至极的金銮殿上,一点小小的声响,都会被无限放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永靖帝心里多了两分不喜。他不再留在殿中,而是离开,前往宣德殿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
    他来时,楚景不知道。他走时,楚景仍然不知道。
    楚景只关心自己的答题,

章节目录

农家贵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召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召徕并收藏农家贵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