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是那样的自然。
直到他转过身来,才发现呆立在他身后无所适从的她,然后视线掠过她手上的垃圾桶,这才终于明白了什么。
他尴尬的笑了笑,张口正要解释,她却因为他瞬间的局促而心软,先一步微笑着说:
“你找牧雪的吧?我帮你叫她。”
**
顾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动摇了对他的心思。
在她眼里,林易最耀眼的一刻,不是他取得了年纪最高分,不是他在她最狼狈的一刻拯救了她的颜面,不是他在她跌倒的一刻把她扶住,而是他在空无一人的走道,捡起了一张破报纸,然后淡定从容的把它扔进了垃圾箱之中。
那一瞬间,她仿佛拥有了上帝视角,高高在上的看着一切发生。
提着垃圾桶满、蓬头垢面、满眼无措的她傻傻望着弯腰捡起报纸、姿态从容的林易。他们的倒影,映在教室巨大的玻璃窗上,玻璃的另一面,李牧雪正夹在他们倒影中间,专注的擦着窗户——
即使挽着袖子,拿着肮脏的抹布干活,她的样子依然是那样的自信和从容。
这一刻,顾念突然想通了。
这样好的他,值得她去注视,去追逐,可他,也值得拥有最好的。
不管,他知不知道她的存在,不管,他知不知道,她其实一直站在他的身后默默注视。
她彻底做到了爱屋及乌,接受了李牧雪的美好,并把自己对他的喜欢埋在心底最深处。
她不打算放弃,却也不打算进一步去争取什么。
她羡慕,却不嫉妒。
他那样好,她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心魔。
**
顾念又开始记日记了。
她彻底成了一个旁观者,洒脱的记录下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连从李牧雪口中得知来关于他的事,也一并写进日记。
“他”的形象,在她的日记中变得越来越丰满。
每每写日记时,她都仿佛在和一个虚拟的人对话,讲述着有关“他”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她只是她,只是他们生活中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她并非配角,也不是炮灰,她只是一个默默关注他的旁观者。
5.顾念的日记
“11月11日,晴。
今天他穿藏蓝色牛角扣大衣,带着灰色的围巾,背着黑色的书包,冬日的暖阳在他周身晕染出淡淡的光圈,他看上去是那样的温柔。
而太阳下的我,只会担心曝露在阳光下的青春痘。
瞧,这世界总是满满恶意,对于好看的人,就连太阳也会偏心的。”
**
“11月12日,阴。
今天早上,我又遇到他了。
其实与其说遇到,倒不如说是等到他。七点十分,他总会准时推着车子出现在校门口。
他刚放了车,走到校门口被一个衣着破烂的孩子拦住。大概是想跟他要钱吧。这样被大人利用的孩子在这个城市还有很多。
我跟在他身后,本以为他会给钱走人,没想到他却蹲了下来——
大概是为了和孩子说话时保持同等的高度。
他总是那样妥帖和善良。
我也跟着顿住脚步。
孩子同他说了些什么,小小的眉头皱着,样子有点可怜兮兮的……八成是装的,我很现实、很恶意的想。
他却摸了摸孩子的头,说了句什么,脸上透着温和而鼓励的笑容。
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到底对孩子说了什么,可是我不能离他太近了,会被他发现的。
我以为他会给孩子一些钱,可他并没有那样做,他只是把手里的面包袋子递给了孩子。
那是他的早餐。他早上总是踩着点来学校,因为赖床,所以没时间吃早饭。所以他总买了面包牛奶带到学校等早读的时候解决。
孩子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过面包,而是迟疑的看了看街角,接着,我就看到,那里站着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女人。我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这孩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骗子。
他又说了句什么,孩子终于放心了,拿起面包,然后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整个过程,他都只
直到他转过身来,才发现呆立在他身后无所适从的她,然后视线掠过她手上的垃圾桶,这才终于明白了什么。
他尴尬的笑了笑,张口正要解释,她却因为他瞬间的局促而心软,先一步微笑着说:
“你找牧雪的吧?我帮你叫她。”
**
顾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动摇了对他的心思。
在她眼里,林易最耀眼的一刻,不是他取得了年纪最高分,不是他在她最狼狈的一刻拯救了她的颜面,不是他在她跌倒的一刻把她扶住,而是他在空无一人的走道,捡起了一张破报纸,然后淡定从容的把它扔进了垃圾箱之中。
那一瞬间,她仿佛拥有了上帝视角,高高在上的看着一切发生。
提着垃圾桶满、蓬头垢面、满眼无措的她傻傻望着弯腰捡起报纸、姿态从容的林易。他们的倒影,映在教室巨大的玻璃窗上,玻璃的另一面,李牧雪正夹在他们倒影中间,专注的擦着窗户——
即使挽着袖子,拿着肮脏的抹布干活,她的样子依然是那样的自信和从容。
这一刻,顾念突然想通了。
这样好的他,值得她去注视,去追逐,可他,也值得拥有最好的。
不管,他知不知道她的存在,不管,他知不知道,她其实一直站在他的身后默默注视。
她彻底做到了爱屋及乌,接受了李牧雪的美好,并把自己对他的喜欢埋在心底最深处。
她不打算放弃,却也不打算进一步去争取什么。
她羡慕,却不嫉妒。
他那样好,她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心魔。
**
顾念又开始记日记了。
她彻底成了一个旁观者,洒脱的记录下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连从李牧雪口中得知来关于他的事,也一并写进日记。
“他”的形象,在她的日记中变得越来越丰满。
每每写日记时,她都仿佛在和一个虚拟的人对话,讲述着有关“他”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她只是她,只是他们生活中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她并非配角,也不是炮灰,她只是一个默默关注他的旁观者。
5.顾念的日记
“11月11日,晴。
今天他穿藏蓝色牛角扣大衣,带着灰色的围巾,背着黑色的书包,冬日的暖阳在他周身晕染出淡淡的光圈,他看上去是那样的温柔。
而太阳下的我,只会担心曝露在阳光下的青春痘。
瞧,这世界总是满满恶意,对于好看的人,就连太阳也会偏心的。”
**
“11月12日,阴。
今天早上,我又遇到他了。
其实与其说遇到,倒不如说是等到他。七点十分,他总会准时推着车子出现在校门口。
他刚放了车,走到校门口被一个衣着破烂的孩子拦住。大概是想跟他要钱吧。这样被大人利用的孩子在这个城市还有很多。
我跟在他身后,本以为他会给钱走人,没想到他却蹲了下来——
大概是为了和孩子说话时保持同等的高度。
他总是那样妥帖和善良。
我也跟着顿住脚步。
孩子同他说了些什么,小小的眉头皱着,样子有点可怜兮兮的……八成是装的,我很现实、很恶意的想。
他却摸了摸孩子的头,说了句什么,脸上透着温和而鼓励的笑容。
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到底对孩子说了什么,可是我不能离他太近了,会被他发现的。
我以为他会给孩子一些钱,可他并没有那样做,他只是把手里的面包袋子递给了孩子。
那是他的早餐。他早上总是踩着点来学校,因为赖床,所以没时间吃早饭。所以他总买了面包牛奶带到学校等早读的时候解决。
孩子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过面包,而是迟疑的看了看街角,接着,我就看到,那里站着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女人。我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这孩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骗子。
他又说了句什么,孩子终于放心了,拿起面包,然后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整个过程,他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