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嬴驷就明白了,无非就是官商勾结,“寡人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那人听话下去了,书房里只剩嬴驷和魏纾两人。
    嬴驷叹了口气,“纾儿你看,即便秦法森严如此,这动歪心思的还是不绝啊...”
    魏纾放下手中正在磨的墨,对此心中并无太大触动,哪怕是现代这个讲公平法治的地方那还有无数肮脏阴暗呢,更何况是这人治时代,说人治也不对,秦国应该算是法治了。
    不过见嬴驷眉头深皱,魏纾上前给他轻按头部穴位,让他舒缓舒缓,“这些事是禁不完的,秦国已经很好了,王上无需自责,只是这事还是需要拿个主意出来。”
    嬴驷按住她的手给她揉,怕魏纾手酸,“纾儿可是有主意了?”
    “是有一些不大成熟的想法,王上且听听看。”魏纾缓缓道来,“这蓄奴风气已久,能被卖来做奴隶的想必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而买下这些奴隶的想必也是些豪门大家,他们买奴隶无非也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与秦国无益。”
    嬴驷静静听着她接着往下说,“既然如此,何不以王上的名义发布一道诏令?就说秦国接纳其他六国百姓,只要定居秦国者,一律依秦国百姓待之,如今咱们秦国的土地越来越多,自然也需要有人来耕种。”
    “依臣妾看,只要来了秦国的人,不被打动是很难的。”如今秦国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天下人早有耳闻,再加上接下来红薯这个利器一出,还不引得人纷纷前来?如今来秦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多,可光有读书人是不够的的。 还有一点,魏纾想着既然秦国早晚会统一天下,那她现在先慢慢为七国百姓融合做铺垫,到时候反抗的想必也会少很多吧,这就叫温水煮青蛙。
    再说了,百姓们大多没有很强的复国情怀,毕竟同是周天子下面的诸侯,只要自己能过得好,哪管顶上的是谁?
    赢驷笑道:“纾儿此法甚好,若天下百姓皆为秦民,那么这天下姓不姓秦又有什么关系呢?”甚至次法还可能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就将各国瓦解,如何不好?
    想到就做,“具体条例还需召诸位大臣一同商议。”
    赢驷的行动力还是很强的,没多久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对此众人有不同的想法。
    “王上,秦国向来与山东诸国不和,若是招来这些他国百姓,恐怕招致祸端啊...”他才不信他国人对秦国会存什么善心。
    说话的是朝中老臣,他是在先君献公在位时就入朝为官,他的话赢驷还是得听一听的。
    “老大人此言差矣,咱们秦国连连征战,青壮也多有所耗,如果没有百姓,咱们就算打胜了仗又有何用?”樗里疾站了出来,他是知道赢驷的意思的,所以这事必须得办成。
    “更何况,咱们大秦迟早是要打出去的,到时候这些百姓不也变成了秦民了吗?”这话说得好听也在理,诸臣忍不住点头。
    魏纾站了出来,“不错,能来秦国的百姓多是在本国过得不好,若是咱们善待之,又何愁他们不归心我大秦?”
    见状大家都在心里思索,瞧这情形王上和王后都是一力促成此事,那他们反对也无效,更何况这事的确没有什么坏处。
    当然有那蓄奴的人心里就暗自打鼓,暗恨这发起之人偏偏又无能为力。
    “好,既然大家都觉得此事可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赢驷在上面端坐着等他们议论完才发话,一锤定音。
    “诺!”
    作者有话要说:
    第34章
    很快山东诸国就传来一个消息,秦王发布了一个诏令, 大致内容就是秦国欢迎各国百姓来秦定居, 来秦之人一律以秦国百姓待之, 分发土地、种子。
    此令一下, 诸国皆惊,隔得远的齐、燕倒还好, 百姓们想跑去秦国也难,更何况他们自诩并不比秦国差,秦国苦寒之地,一般南方人是受不了的。
    但是隔得近的魏、楚两国就很是恼怒了。
    “嬴驷!”魏王瞪着浑浊的眼睛,眼里全是血丝,“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喊完就急促地咳嗽了几声, 引得身旁的太子嗣连忙顺气。
    “父王息怒, 可别为此气坏了身子。”
    “本王能不生气吗?你看看他这分明就是意在我魏人啊!”魏王气得脖子上青筋直冒, 看着十分恐怖。
    太子嗣叹了口气, 如今秦国已成魏国心腹之患, 偏偏还拿他无法,其实他看的很明白,秦王这道诏令与其说是针对他魏国的不如说是针对所有诸侯国, 其态度之猖獗实在让人气愤不已。
    可他们又能如何呢?太子嗣看了看垂垂老矣的魏王, 又想起那个意气风发的秦王,只觉得心中沉甸甸的。
    “哎,你们听说了吗?”一群人在酒馆里窃窃私语。
    “什么?”有人问道。
    “害,你还没听说呢?就是秦国...”旁边的人悄悄给他‘科普’。
    “还有这等好事?这秦国竟然如此富裕

章节目录

穿到秦国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清酒桑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酒桑麻并收藏穿到秦国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