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断啊...
    缓缓走出殿门,看着背后黑沉沉的大殿,似乎像一张巨大的嘴,要将人吞进去......
    魏国秘密和其他四国又联合在一起的事情秦国还不知道,自从休战后大家也不会感到无聊,因为又有新的东西出来了,那就是红薯。
    “大人,这红薯又是何物啊?”一堆人围着来宣读诏令的官员问个不停。
    “此乃新粮种,乃王后所献。”前来的官员言简意赅。
    众人一听是王后所献这心就放下了大半,那王后所献肯定是好物啊,这点秦国百姓从来都是深信不疑。
    “请问大人,这粮种亩产多少?”有经年的老农还是出言问了问,毕竟粮食可是他们的命根子。
    这官员倒是没有隐瞒,“亩产300石。”成功地看到底下一片静默,他当初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不可置信,这个数字着实可怕。
    底下的秦民全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还有那头发花白的老汉颤颤巍巍地拉着身边的孙儿,“黑蛋,刚刚我可没听错吧,是三百石...?”
    名叫黑蛋的孙儿也是一脸不可置信,使劲吞了吞口水,“阿爷,没错,就是三百!”
    这时大家都从刚刚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接着便是一片狂喜,三百石!这可得吃多久才吃的完啊!即便这名叫红薯的新粮种不好吃那他们也认了!
    到没人质疑这个数字,一来魏纾的信誉的确是高,二来即便是有出入,就算是三十石,那也是不得了的收成了!
    这一大筐红薯就算是全部培育成苗那也不够百姓们分的,所以魏纾与嬴驷决定先集中种出来,等到这第一批红薯长成后,那红薯和红薯秧都可以用来种植。
    别看这小小的一筐红薯,收获却不少,红薯本身的生长时期又很短,三个月左右就可以长成。
    三个月一到,秦国文武百官但凡有点能耐的都参加了这次的丰收大典,大家早就听说了这红薯的威名,如今总算能眼见为实了,如何不令人激动?
    魏纾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她是相信这现代培育的良种的,倒是赢驷有点紧张。
    赢驷和魏纾都站在一旁等着吉时到来,若这红薯当真能如此高产,便无异于神物了,因此大家都十分郑重。
    “吉时到——”奉常高呼一声,“挖——”
    赢驷卷起了袖子,这第一下得由他来,他是常做这些的,对这也并不陌生,一锄头下去,就带上了一连串的红薯。
    这些红薯个个长得饱满个大,还有当初跟着一起种的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当初那小小的一块现在竟然收获了这么多!
    赢驷先挖了一锄头,接下来就是大家一起挖,你一下我一下的,这块不大的地没一会儿就全部挖完了,还有那些红薯秧也早就被收集了起来。
    看着堆成了小山一样的红薯,大家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个个激动地脸红,虽说他们不愁吃穿,但也并不那么富裕,如今有了这神物,大秦就再也不愁饥荒了。
    全部挖出来后赢驷就命人开始称重,一批批地称过,大家都紧张地等着结果。
    “王上!一共是九十石!”前来禀报的人连声音都是颤抖的。
    “真是天佑大秦啊!”“对啊!天佑大秦!”周围一片欢呼声。
    赢驷听到这个数字也十分激动,要知道这总共还没种到三分地呢,就有这个产量。
    “哈哈哈哈!好!好啊!”赢驷止不住地开怀大笑,朝着魏纾一拜,“多谢纾儿助我大秦!”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行礼,“多谢王后!王上万年!王后万年!”
    ......
    晚上赢驷宴请诸位大臣,取了刚收获的红薯少许,命令尚食令做成美食。
    魏纾将这活揽了下来,“倒也不必做的复杂精致,就将这些生的红薯送上去,每人面前弄个火盆咱们烤来吃。”
    赢驷好奇,“这红薯烤着就能吃?如此倒也方便,还是纾儿想得周到,百姓们吃饭都是力求简单。”
    魏纾又想了想,光是烤着吃还是有些太简陋,于是教了尚食令一些做法,这些基本的做法到时也会公之于众,这样大家也可以换个花样了。
    于是这晚,一场简单而又特别的宴会就开始了,首先上来的就是生红薯,还有每人面前的火盆,众人面面相觑,在得知自己烤后倒是没什么异议。
    尤其是行过军的汉子,行军打仗时自己也是要起灶的,于是很快就将红薯放进了火盆。
    接着就是上来的菜肴,拔丝红薯、炸得香甜的红薯丸、炒红薯、再打个汤。
    这也是多亏了这次收成好,所以赢驷才舍得拿出一小部分给大家品尝,也算是调动一下大家的积极性。
    大臣们也不扭捏,拿起箸就夹,爱甜的就夹拔丝红薯,爱咸的就吃炒红薯,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味道好极了!
    有机灵的已经反应过来了,这红薯不仅产量高,味道还如此好,这粟米在它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章节目录

穿到秦国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清酒桑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酒桑麻并收藏穿到秦国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