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她的手在抖,“你不用说了……我听懂了。”
    惜春淡漠地点点头,言语似有所指:“希望姐姐是真的听懂了,这种狩猎……”
    迎春一直知道,惜春身上有清冷的气质。这让她在看事情上更加独到和悲观。
    悲观也就罢了,偏偏她的悲观都是对的。
    贾府倾覆后,她已经闭目待死,元春自身难保,探春远嫁北疆。
    只有惜春,整理了她自己的财物和公中拨给她的嫁妆,自己剪了头发,出家去了。
    她是跑的最快的,也是最干净的。
    在她如此悲悯又通透的目光之下,迎春甚至有些惭愧。
    她这个重活一世的,还没一个真的八岁小女孩处变不惊。
    宫中的消息却是在第二天就发出来了。
    西宁王已死,无嫡承继,爵位空悬,不复立。
    另有降爵改立世子等旨意若干。
    十六十七两个皇弟(按辈分是当今皇上的弟弟,只是年龄不大,又是新帝,贾府等京城人还是习惯顺口道“皇子”如何,此注。)禁绝出宫三月。
    不管礼部的人要不要哀嚎过年的放假泡汤,发圣旨,改制,收宅等事还是在过年期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
    南安王府没有被宫里追咎,不过听说南安世子“学习累着了,过年时不想见客”。
    贾府里的人都是当笑话提。
    作者有话要说:  四王,北静王,南安王,东安王,剩下一个——
    西__王
    一个很简单的填空题orz
    ——许多人反应说是东平郡王,我回头搜了一下原文。
    ……这是原文:”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也是原文:“方才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帖送寿礼来。”
    我:“……”
    我好气啊_(:з」∠)_
    第27章 预备
    过年期间再无他事。可以说,贾府里的人是松快地过完了一个新年。
    王夫人原本还惦记着东风西风的事,可过几天也不在意了。
    惜春私下里和迎春嘀咕:
    一定是贾政不在意的态度气到了王夫人。
    但迎春觉得挺好。
    贾政为人清高,不通庶务,上辈子,他的内事依赖王夫人,外事倚靠贾琏,时不时纵容赵姨娘搅个局,日子过的是轻松自在。
    他现在的生活有改变吗?
    没有。
    过年期间,唯一让人心头嘀咕的,无疑是两个人派来的仆从。
    第一个是甄家来的仆从。
    略拜了拜贾母,听说协理管事的凤姐儿在宁府,就直直往王夫人的屋去,密谈许久才离开。
    甄家目前只有一个“甄宝玉”让人啼笑皆非。
    迎春想了想,上辈子甄家也没这么快就发生了事情,便撇过不想。
    第二个是林家派来的仆从。
    林家派来的是一个老仆和一个小厮的组合。
    也是先拜见贾母。
    老仆走路颤巍巍的,他自己却不是很在意,自嘲道:“除了老朽这种走不动路的,其他能派遣做事的,都在忙着呢。”
    对老人,贾母的态度总是很好的,又是林家派来的人,更须尊重着些。
    当即就再三请他坐好了再说话。
    第三次老仆终于没有推拒,坐下后,气息喘匀了,才徐徐说出林如海要他说的话。
    林如海在扬州管盐政,发现盐政已经七零八落,理都理不清。
    就算不管,只袖手看着,都容易被殃及。
    鉴于前几任的盐官的任期都不满三年,他思索了半晌,终于想出一个帮他的人,贾赦。
    ——林家寥落,只能从妻家找助力,实在是无可奈何。
    如果是上辈子的林如海,这时候大抵已经灰心丧意。
    毕竟,贾赦是一个平日出门去玩,平日在家闲玩的人。
    他人窝在偏院,黛玉因是做客没得浩浩汤汤带一群人去——况且贾母确是派了浩浩汤汤的一群人。
    带了王嬷嬷和雪雁,还是贾母怜惜黛玉初去异地不惯,允她多带的呢。
    一个姑娘家的,也没得单独派遣小厮的。
    林如海也没想那许多,毕竟也没到非贾赦不可的情况,就让王嬷嬷多个任务——见到贾赦时,和他说一说。
    之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黛玉在贾母屋里住,坐卧有度,基本见不着贾赦……
    如果是上辈子,王嬷嬷干脆就会评价“贾赦就是个纨绔和他说了也没用”,安心当林黛玉的乳母去。
    不过,这辈子,事情发生了变化。

章节目录

迎春是天命之子[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一鹤三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鹤三金并收藏迎春是天命之子[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