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时常跟同学打打闹闹。高春兰对课本的兴趣不大,但喜欢上了小说,尤其看了《飘》之后,给她的视野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斯嘉丽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尤其震撼了她。
    高春兰天性活泼,时常在教室里嘻嘻哈哈,看起来不像一个贫困家庭的姑娘。是的,当口袋里有钱,穿戴又都不逊于人的时候,大家就都没有什么不同。高春兰过了三个学期的快乐生活,现在高二下学期了,六月份毕业会考,考完意味着高中毕业,时间永远让人感到迫不及待。
    前三个学期里,有好些同学相继没有再来学校,各种原因,大概经济因素排在第一吧。高翔、高春兰能上到高中,多么不容易!现在到了高二下学期,高春兰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作出点改变?
    听妈妈说正在给大姐看人家,现在也忙着准备嫁妆,准备嫁妆就得花钱。大姐想推迟一两年结婚,弟弟妹妹还上学,她不结婚,还能帮忙操持家庭,结婚后那可就不一样了。但妈妈有她们那一辈的思想,女孩到了这个年龄就应该出嫁了,人家已经看好,现在婚事正在筹备中。
    毕业会考后还上不上高三,参不参加高考,这个问题,开始萦绕在高春兰的心里。以前大姐还能在家里操劳,家中虽然没有余裕,但他们俩还是可以安心上学的。如果大姐结婚了,只有妈妈一个人赚钱。妈妈也不年轻了,头上都增添了白发,她一个人能供两人上学吗?再说了,自己现在的水平明年能考上好大学吗?恐怕有点难。这样想着她心里已经开始打退堂鼓。弟弟在重点班,重点班的学生按往年情况考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两个人都上学,到时候学费怎么办?有一次她翻到填志愿的书,看到大学学费都是五六千左右,甚至是更多,弟弟要是考上了大学拿不出学费怎么办?虽然听老师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但去贷款总不是件让人骄傲的事,去办贷款不知道要受多少白眼。如果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叫高翔去办助学贷款,高春兰不由想起小时候老师催学费时同学们齐刷刷扫过来的目光。想到这,她一阵心悸。这样一番思想斗争后,毕业会考考完后她不大想读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必要告诉家人跟同学,到时候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这个学期以来,她还是跟以前一样跟同学打成一片,甚至话比以前更多了。听说毕业会考只是走过场,反正不上高三了,校园生活眼看就要结束,得好好过这剩下的学生时光。
    高春兰作出不上高三这个决定,是她懂事知道体贴家里还是她冲动的想法?也许两种情况都有。就眼前的情况来说,看到家里经济困难,为了能让弟弟安心读书,她做姐姐的愿给弟弟出一份力,牺牲精神是可敬的。但她作出这个决定,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何影响,这可能是她还没有想到的。当她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时,不上学找什么事做,想起来才发现是一片茫然,好比孤身一人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东南西北辨不出方向,夜幕又快要降临,慌得撒开腿跑,却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当她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一下子比平常安静了许多。上课好几次老师喊她回答问题她都走神了,要不是张敬勤小声提醒,她大概还不会从沉思默想中回过神来。下课后同学跟她开玩笑打闹,她只是淡淡地笑笑,没有之前的那股热情跟兴致。
    找什么事做?不读书了自己干什么?心里没有一点着落,而且毕业会考前也不能跟人商量,不过到时候总会有办法吧!
    王丽华来麻纺厂五六年了。五六年里,工资虽然时常发得不及时,但总算还是没少过。靠着这点工资,儿女从小学上到高中。
    五六年里,麻纺厂虽然一直走着下坡路,但总算没到坡底,厂里的职工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但今年以来,厂里的经营形势似乎是愈加困难,很多时候上班就是坐着聊天,同时一些传闻也在职工们中间传播开来。
    有传闻说厂里经营困难,负债累累,将要裁员;又有传闻说新上任的市领导很重视麻纺厂,说是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厂里调研。等厂里安排卫生大扫除时,这些传闻全部证实了。
    新上任的市领导锐意开拓进取,多年亏损、经营不善的麻纺厂当然可以当作一个标杆。市领导考察麻纺厂后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一番论证,首当其冲的措施是淘汰冗员,王丽华这样的合同工是立马解聘的对象。
    听到这个消息,从进厂就担心的问题现在摆到了眼前,儿女还在上着高中,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被解聘,接下来儿女的生活费跟学费怎么办?一想到这,真不知出路在哪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王丽华好几天都寝食难安。怎么办?能不能找人想想办法?虽然她在厂里五六年了,但熟悉的人也只有高至春、许朵朵跟小刘,这几个人能帮上点忙吗?王丽华第一步自然是去找高至春。
    见到高至春的面,她还没有开口高至春就先说话了。
    “厂里的传闻你听说了吧?”
    王丽华点了点头。
    “哎,天天提心吊胆,这一天终于来了。不只是你们合同工会解聘,估计我们正式职工很多也会下岗,时间迟早的问题。我个人是看得开,就怕俊伟没有个着落,现在社会

章节目录

青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凯歌鲁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凯歌鲁凯并收藏青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