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接他们。
就这样,高铁林、高敏敏带上家里给的几百块钱南下广州。以前常听广州的钱好赚,只有他们到了广州,进了工厂才知道这钱到底好不好赚,为赚到那点钱,为每年年底能在别人眼中的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得付出多少汗水!不过劳动虽然艰辛,但也只有劳动才能让生活充满希望跟收获。
第二十一章
已是四月,大自然早已换上了春装,山野里长出的嫩叶黄绿黄绿的。一切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泥土的清新伴着花香,混杂着汇成春的气息。稻田都已犁过耙过,只等着插秧了。
四月底的一个周末,高翔上午写完了作业,吃过中午饭后大姐跟二姐掐蒿子去了,他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可干,有点无聊。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这么好的天气干点什么事去?
高翔琢磨来琢磨去拿出了门背后的钓杆。这钓杆是去年在竹山里找了好几天才找到的,找好竹子后又找借口骗了奶奶几块钱,在陈世宝小卖部买了鱼线、鱼钩跟浮标,钓杆就做好了。村里大多数的孩子做钓杆时都是在线上拴大小不一的两个鱼钩,而他拴的都是两个大鱼钩——看起来他是只准备钓大鱼的。
检查了钓杆后又赶紧拌了一点酒米,然后跑到后山挖了十几条蚯蚓后,他就扛着钓杆出发了。
正是晌午,阳光有点灼热,高翔出了门后又折回去戴上了斗笠,顺便还拿了一本书。现在走在青草覆盖、野花点缀的田垄上,如果从远处看,俨然是一个悠闲的垂钓者的身影。
队里的鱼塘被徐通承包了,当然不能再钓,高翔只得去他们家栽杉树的那个山脚下的小水库钓鱼。
经过徐祝、徐钦他们家门口时,他担心会受到他们的挑衅,快走了几步。
水库三面环山,堤坝上覆着层暗绿的青苔。水面像一面镜子,苍翠的树影倒映在水中显得水碧绿碧绿的。
高翔选定一块阳光照着的水面,春风吹拂的水面波纹来回起伏着,看起来波光粼粼。远处的水面上一群水鸟悠然地游着,高翔扔了块石头,水鸟受了惊吓,有的展翅飞到了树林里,有的一下子钻到了水里,之后在好远的距离才又重新露出水面。他看了会儿水鸟后,把一把酒米洒下去,很快就看到鱼儿在这块水面来回游串。
他把钓钩抛到洒了酒米的区域,又找了块大石头把钓杆压住后拿出书看了起来,书本里的故事马上使他入了迷。春风吹拂着枝头跟绿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虫鸣跟鸟叫声。
不知过去了多久,突然一个女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嗨,鱼咬钩了。”一个普通话的女声嚷着。
高翔一惊,马上从书中的故事回到了现实之中。
他瞥了眼侧面的陈珍,站她旁边的女孩赶忙跑过去猛拉了钓杆,从她拉起的力度来看,鱼显然是咬住钩了。
高翔走过去接过钓杆缓缓把鱼拉到水面,一条大草鱼挣扎游串着。
他用力迅速拉出水面,鱼在空中活蹦乱跳地摇晃。在阳光的照耀下,鱼鳞闪闪发光。
“好大的鱼啊。”又是刚才那个声音赞叹着。
高翔把鱼甩到山路上,草鱼蹦弹着沾满了泥土跟草屑。他捉住草鱼,食指勾住了鱼腮。
“你没带个桶装鱼吗?”
高翔侧过头看说话的女孩,她比陈珍矮了半个头,但是衣着更鲜亮一些,看起来年龄跟他差不多。
高翔没有搭理她,在路边扯一把杂草穿过鱼腮,又打了个结后把鱼挂到了树枝上。
“又钓了条大鱼。”陈珍说着。
“是啊,珍姐。你怎么来山里了?”珍姐是王老师的独生女,听说师范毕业了,现在在学校教书,高翔不由得多了几分敬畏,但是说话时还是瞟到了站陈珍边上的女生。
“这是我表妹,她叫……”
不等她说完,那女生抢着说道:“我叫程彩虹,表姐说带我来山里看看、转转,结果就转到这里了。”
高翔哦了一声。
“我们在山里采蘑菇,刚下过雨不久,蘑菇长得大。”陈珍边说边指着手里提着的篮子。
“采了这么多啊。”高翔看着篮子里诱人的大蘑菇,然后又发现她们裤腿上扎满了草刺。显然这是没有经验,去山里采蘑菇得穿牛仔裤草刺才扎不上。
“我们回去吧,快点回去把草刺拔了,时间越长越不好拔。”陈珍对程彩虹说着。
“你先回去吧,姐,我再看会钓鱼。”
“好,那你自己回,我还急着回去改作业、备课,先回了。你自己知道回吧?”
“知道了。”
“高翔,我表妹要是不知道走,你给她带下路。”陈珍说完挎着篮子走了。
高翔把钓钩抛到水里后余光瞟了几眼程彩虹,这个衣着洋气、充满活力的女生站在他身边,忽然感到有点不自在。他握着钓杆,目不转睛地看着浮标。本来想跟刚才那样用石头压住钓杆后去看书,但现在一举一动都像要经过深思熟虑似的。
就这样,高铁林、高敏敏带上家里给的几百块钱南下广州。以前常听广州的钱好赚,只有他们到了广州,进了工厂才知道这钱到底好不好赚,为赚到那点钱,为每年年底能在别人眼中的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得付出多少汗水!不过劳动虽然艰辛,但也只有劳动才能让生活充满希望跟收获。
第二十一章
已是四月,大自然早已换上了春装,山野里长出的嫩叶黄绿黄绿的。一切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泥土的清新伴着花香,混杂着汇成春的气息。稻田都已犁过耙过,只等着插秧了。
四月底的一个周末,高翔上午写完了作业,吃过中午饭后大姐跟二姐掐蒿子去了,他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可干,有点无聊。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这么好的天气干点什么事去?
高翔琢磨来琢磨去拿出了门背后的钓杆。这钓杆是去年在竹山里找了好几天才找到的,找好竹子后又找借口骗了奶奶几块钱,在陈世宝小卖部买了鱼线、鱼钩跟浮标,钓杆就做好了。村里大多数的孩子做钓杆时都是在线上拴大小不一的两个鱼钩,而他拴的都是两个大鱼钩——看起来他是只准备钓大鱼的。
检查了钓杆后又赶紧拌了一点酒米,然后跑到后山挖了十几条蚯蚓后,他就扛着钓杆出发了。
正是晌午,阳光有点灼热,高翔出了门后又折回去戴上了斗笠,顺便还拿了一本书。现在走在青草覆盖、野花点缀的田垄上,如果从远处看,俨然是一个悠闲的垂钓者的身影。
队里的鱼塘被徐通承包了,当然不能再钓,高翔只得去他们家栽杉树的那个山脚下的小水库钓鱼。
经过徐祝、徐钦他们家门口时,他担心会受到他们的挑衅,快走了几步。
水库三面环山,堤坝上覆着层暗绿的青苔。水面像一面镜子,苍翠的树影倒映在水中显得水碧绿碧绿的。
高翔选定一块阳光照着的水面,春风吹拂的水面波纹来回起伏着,看起来波光粼粼。远处的水面上一群水鸟悠然地游着,高翔扔了块石头,水鸟受了惊吓,有的展翅飞到了树林里,有的一下子钻到了水里,之后在好远的距离才又重新露出水面。他看了会儿水鸟后,把一把酒米洒下去,很快就看到鱼儿在这块水面来回游串。
他把钓钩抛到洒了酒米的区域,又找了块大石头把钓杆压住后拿出书看了起来,书本里的故事马上使他入了迷。春风吹拂着枝头跟绿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虫鸣跟鸟叫声。
不知过去了多久,突然一个女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嗨,鱼咬钩了。”一个普通话的女声嚷着。
高翔一惊,马上从书中的故事回到了现实之中。
他瞥了眼侧面的陈珍,站她旁边的女孩赶忙跑过去猛拉了钓杆,从她拉起的力度来看,鱼显然是咬住钩了。
高翔走过去接过钓杆缓缓把鱼拉到水面,一条大草鱼挣扎游串着。
他用力迅速拉出水面,鱼在空中活蹦乱跳地摇晃。在阳光的照耀下,鱼鳞闪闪发光。
“好大的鱼啊。”又是刚才那个声音赞叹着。
高翔把鱼甩到山路上,草鱼蹦弹着沾满了泥土跟草屑。他捉住草鱼,食指勾住了鱼腮。
“你没带个桶装鱼吗?”
高翔侧过头看说话的女孩,她比陈珍矮了半个头,但是衣着更鲜亮一些,看起来年龄跟他差不多。
高翔没有搭理她,在路边扯一把杂草穿过鱼腮,又打了个结后把鱼挂到了树枝上。
“又钓了条大鱼。”陈珍说着。
“是啊,珍姐。你怎么来山里了?”珍姐是王老师的独生女,听说师范毕业了,现在在学校教书,高翔不由得多了几分敬畏,但是说话时还是瞟到了站陈珍边上的女生。
“这是我表妹,她叫……”
不等她说完,那女生抢着说道:“我叫程彩虹,表姐说带我来山里看看、转转,结果就转到这里了。”
高翔哦了一声。
“我们在山里采蘑菇,刚下过雨不久,蘑菇长得大。”陈珍边说边指着手里提着的篮子。
“采了这么多啊。”高翔看着篮子里诱人的大蘑菇,然后又发现她们裤腿上扎满了草刺。显然这是没有经验,去山里采蘑菇得穿牛仔裤草刺才扎不上。
“我们回去吧,快点回去把草刺拔了,时间越长越不好拔。”陈珍对程彩虹说着。
“你先回去吧,姐,我再看会钓鱼。”
“好,那你自己回,我还急着回去改作业、备课,先回了。你自己知道回吧?”
“知道了。”
“高翔,我表妹要是不知道走,你给她带下路。”陈珍说完挎着篮子走了。
高翔把钓钩抛到水里后余光瞟了几眼程彩虹,这个衣着洋气、充满活力的女生站在他身边,忽然感到有点不自在。他握着钓杆,目不转睛地看着浮标。本来想跟刚才那样用石头压住钓杆后去看书,但现在一举一动都像要经过深思熟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