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韩景春点点头,道:“那差人捎的话中确实透露出了这个意思,只不过,为师觉得你们几人进学的时日尚短,四书又还不曾读通,就没有明着答复他。当然,县尊驾临,无论是否是为了举神童而来,你们都要好好准备,方不负他的一片苦心呐!”
    韩景春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却一直瞧着张皓文。张皓文眼神清明淡然,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对比着其他人的反应,韩景春心里更加满意,刚刚一年就读起了四书,这几个孩子自然是聪明的,但能算得上“神童”的,恐怕只有张皓文一个了吧!
    “皓文呐,方才我当着你几个师兄的面没有明说,但他们也应该知道,咱们这个天赐学堂,最有希望被选为神童的,就是你了!当时,唐老爷对你大加赞赏,彭县尊也印象深刻呀。我想这次他本来就是有意来看看你的。要知道,若是县里能选出一个神童,将来入了府学,他作为一县的父母官,脸上也能增添几分光彩。”
    回家的路上,韩景春的话不断回想在张皓文的耳边:“不过,为师也觉得,你年纪太小了,四书五经的功底还没有打扎实,县试、府试虽然略有些麻烦,但是,对后面的道试是很有帮助的,为师心里也在犹豫,无法替你拿这个主意,你还是回去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韩景春说的没错,张皓文穿越前考了一辈子试,他觉得,要想考得好,知识、学问是一方面,考场上的状态也很重要。况且,神童?他不过是靠着前世的学习经验和从小灵泉的滋润学起来比别人快很多罢了,但若是说起出口成章,文思泉涌,他还真的达不到那个程度。
    他记得,明朝有位大才子,是谁来着?是写《东周列国志》的冯梦龙吧?他八岁被举神童,但后来一直到五十多岁都没考上举人,快六十了才补了一个贡生。虽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张皓文还是觉得,对于他这样一个还需要和这个古代社会磨合的现代人来说,有些步骤最好是不要省略。
    如果他连县试、府试都过不了,那考什么科举,回家种地算了!
    主意打定,他加快了脚步,往家中赶去。刚一进家门,就看见王氏的爹垂着头,叹着气跨出了院门,徐氏耷拉着脸跟在后头,张皓文兄弟三个往旁边让了让,见他老两口出来,刚想进去,却和后面的王氏撞了个正着。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王老爹和徐氏把王氏领走了。
    “四婶真被休啦?!”张皓方小声嘀咕了一句。
    张皓文踏进院子,发现家里的气氛十分凝重,看来,正如张皓方所说,张家把王氏赶回了娘家。
    晚上,张皓文趁着家人熟睡,悄悄溜出院子,来到隔壁陈家,找到了等在那里的陈择梁。陈择梁在外面闯荡了小半年,整个人的气度举止已经和先前那个乡下的少年大不相同,他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长衫,月光下整个人显得更加高大精神。他从这布匹生意中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大大改善了陈家的生活。
    一个月前,陈老头已经正式找媒人来张家提了亲。虽然如今陈家的境况和张家还是不太般配,但是在张皓文的鼓励下,张皓春终于对李氏表露了自己的心意:她愿意嫁给陈择梁。
    张成才和张传荣都很赞成这门亲事,老爷子亲自拍了板:“陈三这娃儿不错,他这半年可没少为咱家这布匹生意奔走,人也能干,又老实,我看皓春嫁他错不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陈择梁一见张皓文,赶紧上前带着笑意问道:“宝儿呀,你这么晚出来,你爹娘没问你吗?”
    “他们都睡了。”张皓文简短的道。这次他出来,
    是因为他曾经嘱咐过陈择梁,王氏被休之后要注意一下,看看王氏家中都有些什么人出入。
    陈择梁不负期望,马上就对张皓文讲起了他偷偷跟到王家之后看到的事情:“族里的老人都去了,王老大也去了,他们倒是都没坐多会儿就走了。”
    “嗯。”张皓文点了点头:“王老三呢?”
    “就是这个王老三!”陈择梁皱起眉头道:“他可是天黑了之后才偷摸进了王家的门的,我在他们家那破墙底下等了老半天才等着他,要不是你说他一定会去,我早走了。他们说什么我可没听见,不过,我在墙头瞧见他还把王氏的爹娘都赶到了院里呐,最后待了好半天才走!”
    “他不会死心的。”张皓文低声道:“不光是为了王栓儿和皓春,他这人心眼儿小,一直咽不下这口气!择梁哥,最近你多打听打听,镇上王阿松,还有王家那个亲戚都有什么动静,王氏那里也继续看着点,要是王老三再去,你一定得告诉我一声。”
    “你放心吧,宝儿。”陈择梁微微一笑:“这些我都吩咐我阿弟他们盯着就

章节目录

农家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风暄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暄和并收藏农家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