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当村长跟民兵队长的,可是老李家的人,像他们老粟家只有个大队会计,老王家还出了大队支书跟妇女主任呢,三合团三户大姓人家,明面上看着和和气气的,背地里哪能没有个争斗比拼?
而且就他们这村长,可是积极爱表现的很,哪一次不是上头的通知下来,他就嗷嗷叫的来表现,看把他给能耐的!
从土改到现在,他这个村长也干了不少年了,表现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得个什么先进,眼下还这般,真不知道这人图啥?
现在好了,团子里一个个老农民,不识字,他们不也活了大半辈子了么?
也没见着谁,不识字就活不下去,吃不上饭,住不上屋,讨不到老婆的呀?
以前队伍打土匪,斗地主,土改的时候,不也开过扫盲班?哪一次不是全凭自愿参加的?
哦,就这回,村长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了,非得让全团有一个算一个的,都要参加扫盲班,估计又是想在县里的干事面前好好表现一把,妄想评那劳什子的先进呢!
想到此处,心里带着不平的马芳兰,狠狠的拉出麻绳,粗大的针头在头顶的发丝里划拉了划来,一边又开始下针,一边冲着粟米开口。
“我用不着你占位置。”
她可不想活了大半辈子了,还跟小娃子读书似的去给人当孙子训,即便是要去这劳什子的识字班,她也准备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然后再去。
到时候找个人多的犄角旮旯里一站,凑个数,露个面,这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一来,她倒是要看看,那倒霉村长还拿什么借口来扣他们家公分。
嗯,就这么决定了。
这般想着,一点都不稀罕粟米给她占位置的马芳兰,便看也不看粟米,自顾自的跟手里的鞋底子奋斗起来。
下地干活最是费鞋,他们这样的老农民,家里一没个当兵的,二来手里也没有张工业卷,那人人羡慕的解放鞋,要好几块钱一双呢,还得有工业卷,他们是根本买不起。
不趁着得空闲的时候多纳点鞋底,多做两双鞋,她跟老头子穿什么?
别看她儿子多,但指望儿媳妇们呵呵……那是做梦。
她活到如今这把岁数,四个儿女中,她唯一穿上的孝敬鞋,那还是出嫁的儿女而做的。
粟米见堂屋门口的老太太也不说话,自顾自的纳她的鞋底子去了,她自然是没有任何话想说,更不想留下来,一会给倒霉催的大伯娘抓壮丁。
万一等会那老娘们心疼自家的女儿,看不惯她闲着,又让自己剁猪草煮猪食啥的,她可不乐意做。
拿着小板凳,牵着弟弟的手,姐弟二人来到晒塘坪的时候,这里还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这会正当夕晒,粟米为了一会好跟那什么干事套近乎,问消息,她看好的地方,恰恰就是最靠近小粟米记忆中,每次开大会时,村长这些干部们最爱坐的北上首位置的正下方。
这边晒塘坪的边上,恰巧有个凸起的土丘,坐在上头视线开阔,也比下头的人高人出一截来,村干部都自觉高人一等,哪有不喜欢这个地方的道理?
所以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成了他们团集体开会时,领导们的专座,谁叫他们这地界也不爱看戏,所以也不像北方那样,有专门的戏台子呗。
这会子也没人,粟米自然不会带着弟弟去土丘下方,傻傻的的晒太阳。
她反而是寻了晒塘坪边上的一处阴凉地方,姐弟两坐在一处,为了哄弟弟,粟米还拔了两根狗尾巴草,跟弟弟斗起草来。
没等他们姐弟玩多久,一心争表现的的村长,果然就比往日里的下工时间提前了不少。
等粟米听到了社里散工的三连声口哨响起,她忙就拉着弟弟奔到自己看好的位置霸占座位。
以他们村长的尿性,为了表现,也是为了防止社员们懒散拖拉不配合,散工后,他肯定是让社员们直接集合,欢迎那位县里的宣传干事的。
至于没下田地的老娘与孩子们?
那也不怕,一会让民兵队长去满团子里敲锣,通知她们赶紧来晒塘坪里集合就好。
至于人家县里的干事来后,看着团里男人们汗流加倍、精神疲劳、灰头土脸的样子;
看到团里头连屁颠大的小孩子,有一个算一个的都来参加这扫盲班;
心里会怎么想,他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没见着社员们一下工,连收拾打理自己的时间都舍不得,哪怕看着寒颤人;
哪怕团里的小孩子,可能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扫盲班,但一个个的都如此积极的响应县里的号召,这说明什么?
这不更能说明,他们全团的社员,在他这个英明的村长带领下,所有社员们的思想都很积极呀!
就这样的精神面貌,难道还不让干事感动?难道还评不上一个先进?他就不信了!
随着放工哨子响过不久,粟米身边的人数渐渐增加,晒塘坪也慢慢的被全团社员们占满。
这个时代,他们团里连电都
而且就他们这村长,可是积极爱表现的很,哪一次不是上头的通知下来,他就嗷嗷叫的来表现,看把他给能耐的!
从土改到现在,他这个村长也干了不少年了,表现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得个什么先进,眼下还这般,真不知道这人图啥?
现在好了,团子里一个个老农民,不识字,他们不也活了大半辈子了么?
也没见着谁,不识字就活不下去,吃不上饭,住不上屋,讨不到老婆的呀?
以前队伍打土匪,斗地主,土改的时候,不也开过扫盲班?哪一次不是全凭自愿参加的?
哦,就这回,村长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了,非得让全团有一个算一个的,都要参加扫盲班,估计又是想在县里的干事面前好好表现一把,妄想评那劳什子的先进呢!
想到此处,心里带着不平的马芳兰,狠狠的拉出麻绳,粗大的针头在头顶的发丝里划拉了划来,一边又开始下针,一边冲着粟米开口。
“我用不着你占位置。”
她可不想活了大半辈子了,还跟小娃子读书似的去给人当孙子训,即便是要去这劳什子的识字班,她也准备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然后再去。
到时候找个人多的犄角旮旯里一站,凑个数,露个面,这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样一来,她倒是要看看,那倒霉村长还拿什么借口来扣他们家公分。
嗯,就这么决定了。
这般想着,一点都不稀罕粟米给她占位置的马芳兰,便看也不看粟米,自顾自的跟手里的鞋底子奋斗起来。
下地干活最是费鞋,他们这样的老农民,家里一没个当兵的,二来手里也没有张工业卷,那人人羡慕的解放鞋,要好几块钱一双呢,还得有工业卷,他们是根本买不起。
不趁着得空闲的时候多纳点鞋底,多做两双鞋,她跟老头子穿什么?
别看她儿子多,但指望儿媳妇们呵呵……那是做梦。
她活到如今这把岁数,四个儿女中,她唯一穿上的孝敬鞋,那还是出嫁的儿女而做的。
粟米见堂屋门口的老太太也不说话,自顾自的纳她的鞋底子去了,她自然是没有任何话想说,更不想留下来,一会给倒霉催的大伯娘抓壮丁。
万一等会那老娘们心疼自家的女儿,看不惯她闲着,又让自己剁猪草煮猪食啥的,她可不乐意做。
拿着小板凳,牵着弟弟的手,姐弟二人来到晒塘坪的时候,这里还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这会正当夕晒,粟米为了一会好跟那什么干事套近乎,问消息,她看好的地方,恰恰就是最靠近小粟米记忆中,每次开大会时,村长这些干部们最爱坐的北上首位置的正下方。
这边晒塘坪的边上,恰巧有个凸起的土丘,坐在上头视线开阔,也比下头的人高人出一截来,村干部都自觉高人一等,哪有不喜欢这个地方的道理?
所以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成了他们团集体开会时,领导们的专座,谁叫他们这地界也不爱看戏,所以也不像北方那样,有专门的戏台子呗。
这会子也没人,粟米自然不会带着弟弟去土丘下方,傻傻的的晒太阳。
她反而是寻了晒塘坪边上的一处阴凉地方,姐弟两坐在一处,为了哄弟弟,粟米还拔了两根狗尾巴草,跟弟弟斗起草来。
没等他们姐弟玩多久,一心争表现的的村长,果然就比往日里的下工时间提前了不少。
等粟米听到了社里散工的三连声口哨响起,她忙就拉着弟弟奔到自己看好的位置霸占座位。
以他们村长的尿性,为了表现,也是为了防止社员们懒散拖拉不配合,散工后,他肯定是让社员们直接集合,欢迎那位县里的宣传干事的。
至于没下田地的老娘与孩子们?
那也不怕,一会让民兵队长去满团子里敲锣,通知她们赶紧来晒塘坪里集合就好。
至于人家县里的干事来后,看着团里男人们汗流加倍、精神疲劳、灰头土脸的样子;
看到团里头连屁颠大的小孩子,有一个算一个的都来参加这扫盲班;
心里会怎么想,他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没见着社员们一下工,连收拾打理自己的时间都舍不得,哪怕看着寒颤人;
哪怕团里的小孩子,可能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扫盲班,但一个个的都如此积极的响应县里的号召,这说明什么?
这不更能说明,他们全团的社员,在他这个英明的村长带领下,所有社员们的思想都很积极呀!
就这样的精神面貌,难道还不让干事感动?难道还评不上一个先进?他就不信了!
随着放工哨子响过不久,粟米身边的人数渐渐增加,晒塘坪也慢慢的被全团社员们占满。
这个时代,他们团里连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