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千芜拾起地上的佛经,平静道。
    “哦。”李墨染委屈的出去,临走瞪了顾长石一眼,心中很是不爽,凭什么为了和一个外人说话把自己女儿赶出屋去。
    “把门带上。”千芜叫住女儿说。
    “钰儿,真的是你吗?”千芜刚平静下来的心又颤动起来,她怔怔看着顾长石,眼里红丝若隐若现。
    顾长石也不复以往的沉着,颤着声喊,“姨母,我是钰儿。”
    千芜没有仪态的快步跑过来,抱着比她高一头的顾长石,泣不成声,“钰儿,姨母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你。”
    顾长石也心绪澎湃,眼前这位皱纹显眼的女人可能也就是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曾经血海深仇,孤苦无依,如今总算有了依托。
    千芜在一阵激动后一把就推开了顾长石,悠悠道,“你还来长安干嘛,隐姓埋名好好活下去为我梁国皇室留下血脉不好吗?”
    “姨母!我恨大唐,我要复仇!我要让天宝皇帝和杨道宗付出代价!”顾长石厉声道。
    千芜抬手就给了侄儿一巴掌,“如今大唐国运昌隆,文武皆有千秋能臣,不出十年就能一统中原,你还做这种梦!”
    “姨母你怎么能这样说呢?”顾长石愕然,“你不会是在这大唐待久了就忘了……”
    千芜失神道,“没有,我自是不会忘记家仇国恨,但钰儿,以卵击石,蜉蝣撼树,我不想我们皇室一点血脉都留不下来。”
    “我梁国被灭,南晨国也几乎被蚕食干净,但北鲁国,东襄国都有和大唐一较之力啊,我们只要带着西凉旧部和鲁,襄两国联手,未必没有倾覆大唐的实力!”顾长石把早在心里构想很久的计划说了出来。
    千芜摇摇头,“我西凉以盗掠起家,本来人民就没什么凝聚力,如今稍有点影响力的忠心之士也已被绞杀干净,南晨很快就要降服大唐,鲁国和大唐一向交好,不到生死存亡是不会挥刀于大唐,至于襄国,明年四月,就是杨道宗领兵出征东部之时,大唐雄霸天下是必然之事了。”
    顾长石愤懑道,“姨母你竟自甘堕落,我们上下三代宗亲可是都死于大唐之手啊。”
    千芜冰冷回身,“杨道宗根本没有亲手诛杀我皇族,西凉城破后,是我国的反民入城烧杀,吊死你父亲,他杨道宗为了梁皇的名声才把罪行揽到自己身上。”
    “怎么可能!”顾长石惊道,“父亲的书信一直是国泰民安,日益昌盛,何来的反民?姨母,我知道你对当年父皇逼你下嫁康同帝有遗恨,可血脉之仇……”
    千芜蓦的回身,声嘶竭力道,“国泰民安?在杨道宗攻打到西凉城的时候就有了九座属城叛乱,国库抄出来的钱还没有大唐一座郡城的金库多。日益昌盛?你知不知道在大唐灭梁国之前早就给襄国签下来卖城的协定,朝中官员尽是蛀虫!钰儿,你身在烟花柳月的金陵,自是不知道天下诸国是个什么模样。”
    “你骗我,你一定是骗我的!”顾长石自是不信她口中的话,“破大唐之志我定不改动,大唐还是有弱点的。”
    “盛极必衰,新皇继位,无一子嗣,镇国大将军拥兵势重,文相又有枭雄之心,它唐朝如今的局势没人干扰也要自乱,我推它一把也能推它入深渊!”
    顾长石喃喃着跑出去,也不管蹲在门沿上捏雪球喊了他一声的二公主,失了魂魄般踉踉跄跄,几次就要摔倒。
    李墨染追了会儿没追上,只是心疼的看着远处没了自信和风雅的男子衣衫染上被雪打湿的泥土。
    回了屋内,李墨染小心走到母亲跟前,“母亲,你和他说了什么呀,莫不是用真要砍他头吓唬他了?”
    千芜出神望着女儿,道,“幸好,幸好你和华儿都长得像我,而他却半分都不相像姐姐。”
    “母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李墨染疑惑问。
    “没什么。”千芜摇摇头,“你回去就和你父皇说,说这孩子很有才能,让他待在朝堂上好好为国效力吧,莫要塞在我这儿被埋没了。”
    李墨染撅噘嘴,“喊他来的是我,我还没跟他说上几句话呢,母亲你知道不,我见了他感觉好熟悉好亲切啊,这是不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呀。”
    千芜冷声说,“你只能在卞之白和杨道宗两个人之间选夫君,其它的就不要妄想了。”
    “为什么呀,我不,我只把他俩当做哥哥,我根本对他们没什么感觉。”李墨染反驳道。
    “你把这个当哥哥吧。”千芜取下脖子上挂的佛珠,轻颤着的双指滚动着佛珠,缓缓闭上了眼。
    第22章 长安飘血
    李元济对自己这位在建业寺出家皇嫂的话是向来没有半分违背的,既然李墨染照着传过来了话,李元济当即就在上朝时给了顾长石新的册封。
    任命顾长石为少府监,官位从三品。
    其实本身顾长石身为翰林学士,皇帝秘书般的职位,也算挂着从三品的牌子,但这是私职,既领不到俸禄,虚官位也不受众臣承认,而少府监就不一样了,监管百工技巧,甚至管制着钱币的铸造与回收,实权极大。
    李元济在将要退朝时似是突然想起说了这一道任命,但还是逃

章节目录

地府鉴情通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微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孑并收藏地府鉴情通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