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划算。”
    “说不定以后能让生呢。”
    廖娟望着天花板,向往着。
    39
    一早, 廖娟起床做好饭,盛出来端到桌上晾着。
    喊了几声青瑞,听见回应,到娉婷屋里给她穿衣服。
    娉婷眯着眼睛,张大嘴打了两个哈欠,才慢慢醒过来。
    等伺候兄妹俩洗漱完毕,让他们坐下来吃饭, 廖娟进屋喊鲁齐木。
    昨天也不知道几点睡的,往常起得最早的人, 今天喊都没喊起来,廖娟就让他多睡会儿。
    进屋一看,鲁齐木枕着胳膊, 嘴里咬着根不知道从哪里揪出来的小木棍,随着木棍转动, 他的眼珠子也要转一圈。
    “在思考什么国家大事呢?还不起来穿衣服吃饭。”
    廖娟拽着他的胳膊把他拖起来, 从柜子里给他拿衣服。
    鲁齐木边穿衣服边说:“我在想咱家的铺子怎么翻盖合适。”
    “想好了吗?”廖娟帮着他整理后衣摆。
    鲁齐木点点头, “原本我想就一间屋子亮堂, 后来想想还是隔开好, 一间库房, 一间休息室,你跟孩子们过去也有地方呆。”
    “这么说,我也觉得隔开更好,要是你忙,下班就把孩子接到那边去, 我还能搭把手。”
    “那就这么定了,我今天找施工队去。”
    鲁齐木早在好几个月之前就扫听过就近的施工队,哪家实诚出活又好,都在心里装着。
    他这不算大工程,不需要复杂的设计,连工带料十来天就能完活,到地方跟工头一合计,当时就拍板工期和工费,约定转天开工。
    这边谈定,鲁齐木就马不停蹄骑车赶到韩栋梁家,昨天没去拉瓜子,今天再不去,老头该着急了。
    还真被他猜中了,韩栋梁一见他就问昨天为啥没来,瓜子堆了一人高。
    鲁齐木搓搓手,“韩大爷,我昨天去买了间屋子,这才耽误了。”
    韩栋梁哦了一声,反应并不强烈,鲁齐木的身家,他多少猜得到,买间屋子不是负担,“屋子什么样的?”
    “破屋,还需要翻盖,关键在于屋子在市场边上,街道中间,我盖了当店铺使。”
    这一听韩栋梁上心了,店铺,那家伙好呀,“确定?”
    “当然,施工队我都找好了。”
    “你小子行,鸟枪换炮,有店面了,以后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损失货,挺好,挺好。”
    “您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有了店铺我还能再多增加些品种,吸引更多顾客进店,”鲁齐木开始往三轮车上扛麻袋,有点多,一趟装不下,“剩下的我明天再拉。”
    “行,”知道他的安排,韩栋梁心里有谱。
    鲁齐木骑着车子出来,特意拐弯去买了葵花籽。
    别看桂姥姥写了配方也现场做了示范,到他手里还不定炒成什么样,还要多试验练习。
    刚才,他在犹豫要不要告诉韩栋梁瓜子配方的事,后来想想还是缓些日子再说,就算他炒得好,抛去平时卖货,一天用在上面的时间不会太长,落实到卖,还不定什么时候呢。
    饭一口口吃,事情总要一步步做。
    鲁齐木每天还是到市场出摊,间或盯着房子的进度,晚上就小量练习炒瓜子。
    不多不少正好十天时间,房子封顶,门窗都装好,只等晾干就能使用了。
    好在九月天高气爽,也算称了时候,等到十月中旬,房子彻底干透,之前订购的货架也按着次序码放整齐,这间“齐木商店”仅仅放了挂鞭炮就低调开业了。
    等房子的这段时间,鲁齐木还结结实实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定做一个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了商店的名字和卖货的种类,怕别人不知道,还把原来摊位的地址也印在上面,就立在门口,过往的人一目了然。
    二是进购一批包装袋,一斤、二斤、五斤、十斤的都有,这是他去剧院卖货养成的习惯,还有受到报纸上说自选超市的影响,提前包装好,分门别类摆在货架上,既干净又方便顾客挑选。
    提前准备得越充分,市场给你的回报就越大。
    遂一开业,来往人流不断,尤其自选货物太便捷,拿着结账就走,一点不耽误时间,还在于鲁齐木从不亏斤少两,老顾客对他充满信任。
    忙呀,忙呀,一天到晚脚不沾地。
    白天卖货,还要包装补货,晚上清算账目,抽空琢磨炒瓜子,每天脚打后脑勺,都没有空闲的时候。
    等他这天揉揉脖

章节目录

唱响知青后的年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杨李涛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李涛涛并收藏唱响知青后的年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