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眼泪也不会偏袒弱者。所以这件事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村民们才能真正的致富,否则不过是被人随意盘剥的最底层生产者罢了。这就跟后世为什么蔬菜、水果几乎连年涨价,但菜农和果农却赚不了多少钱是一个道理。
    在没有做大做强之前,受点挫折和打击,能让他们感受到市场的魅力和残酷,以后才会谋定而动,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村长点头:“目前来说也只能这样了,何建新那小子看样子有点想打退堂鼓,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你说得对,咱们村应该成立一支专门的运输销售队伍,阿实,村里就你见识最多,你要不要加入,当这个领头人?不管卖多卖少,咱们大家都不怨你。”
    林老实相信村长这一刻说的话是真心实意的。不过他也有他的考量。
    今天这事,他不打算插手,顶多给点建议。这个事劳心劳力办好了,对方未必有多感谢你,办不好还会招来埋怨,惹一身腥。而现在林老实觉得办不好的几率更大,因为太多的人有自己的私心,过于计较了。
    林老实把嘴里的狗尾巴草扯了下来,丢进了水里,指着面前这汪泛着波光的碧水说:“阿叔,鱼塘要捕鱼了,我实在是没空。”
    村长愕然,扭头看着面前平静的池塘,不敢置信地说:“现在才六月,你就要捕鱼,是出了什么事吗?”
    “没有。”林老实目光欣慰地望着鱼塘说,“是鱼长大了,基本上都是两三斤一条,可以捕捞了。我想在秋收以前,把它们卖了,再养一季,年前还能再打捞一次。”
    村长干巴巴地说:“可是,你这是过完年才放的鱼苗,这才半年啊,长这么快?”
    林老实笑了笑点头。
    人家的鱼长大了,总不能让人将自己的事搁在一边,钱也不赚,先来管村子里这一摊子事吧!
    这个理由完美的劝退了村长。他打消了说服林老实的想法,站起身拍了拍林老实的肩膀说:“阿实,你真是好样的,做什么都做得最好。”
    “阿叔,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不过是挣些辛苦钱。不早了,回去睡觉吧。”林老实跟着站起身,把村长送到了村口,真心诚意地对村长说,“谢谢阿叔。”
    村长选择今晚私底下来找他,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带着其他村民上门给他施压,就这份体贴也值得他这个晚辈说一声谢谢。
    村长摆了摆手:“你也回去睡觉吧,好好打理你的鱼塘,争取成为咱们村第一个万元户,给咱们杨树村争光。”
    胡安虽然早当上了万元户,但他跟村民们的关系非常一般,自从结婚后,他就没回过村里,渐渐地村民们也自发忽略了他。所以村长也没把他算在里面,而林老实一直呆在村子里,种地养鱼养虾,他要是成功了,那就是第一个正儿八经从村子里走出来的万元户,而且还是靠种地养殖成的万元户。
    ***
    第二天还是大勇几个跟着何建新一起去县城卖剩下的几百斤虾。
    今天倒是早了不少,下午三四点,他们就回来了,车斗里只有空空的竹筐。
    看见小龙虾卖光了,村民们舒了一口气,昨天的郁闷一扫而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欣的笑容,尤其是龙虾已经卖完了的村民。
    村长让老伴去做饭,自己则把大勇和何建新几个叫到了堂屋里询问今天的情况。
    何建新今天就跟霜打过的茄子一样,被晒得满脸通红,恹恹的靠在椅子上,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最后还是大勇简单地把今天卖虾的过程说了:“咱们今天先去了菜市场,到了中午卖出去两百多斤,最后还剩一百多斤,拖到了何春丽的厂子里,给他们厂里面的工人加餐了。”
    村长听得心里一沉,昨天零售还能卖三四百斤呢,今天一下子减了近一半,估计往后天天卖,更好不到哪儿去。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林三又说:“刚才回来的时候,路过隔壁村,我看他们也在准备地笼,恐怕也是要捕虾了。”
    估计对方也是听说了杨树村这边的小龙虾不是很好卖,慌了,所以也准备提前打捞,小一点就小一点呗,大不了卖便宜点,能赚一分是一分,总比烂在田里强。
    形势比想象的还要严峻。
    村长枯黄的脸挤成了一团,叹了口气,他问何建新:“你们家春丽在市里面有认识的人吧,建新,帮帮忙,让春丽搭搭线,咱们把小龙虾运到市里去卖吧!”
    何建新抓了抓头发,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春丽在市里面认识的人也不多,恐怕有点困难。阿叔,我看,你们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这话一出口,马上惹了众怒。守在堂屋外的村民不干了,横眉怒眼地瞪着何建新:“什么叫你们?去年你可是说好了,要以低于市场价一毛的价格收购咱们手里的小龙虾,这才刚开了个头呢,就不想干了啊?有你这么做事的吗?”
    “对,你必须得收,去年说好的,低一毛,你去县城是卖五毛一斤,那咱们就四毛卖给你,说话不能不算

章节目录

老实人不背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红叶似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叶似火并收藏老实人不背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