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瞧不起,介绍来的的是些趁火打劫的,就没有一个看到她家阿实的好,愿意踏踏实实跟阿实过日子的。
    而现在不用自己操心,儿子就把一个可爱善良的姑娘带回家了,解决了自己心里的一桩大患,林母如何能不开心。
    林老实一看见林母两眼放光的样子就知道她误会了。不等她说出口,自己先一步出声打断了林母的念想:“妈,这是江圆,以前在军区认识的护士。她现在是D市医学院的大学生,特意给我送表过来的。”
    果然,林母一听说江圆以前是医院的护士,现在是大学生,立即打消了脑子里刚才冒出来的念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姑娘的条件也太好了,不是他们这样的贫苦的农民能攀得上的。
    林母虽然失望,但还是热情地招呼江圆进门,给她倒茶,把自家种的花生拿出来给江圆吃。
    有人招待江圆,林老实又抽空出去了一趟,去邻居家借了块腊肉回来。晚上,林母做了丰盛的一餐,爆炒小龙虾,腊肉烧土豆,鸡蛋炒韭菜,红烧老黄瓜,素炒蚕豆。
    饭桌上,林家人都热情地招呼江圆。
    但江圆不知怎么的,心里沉甸甸的,高兴不起来,她感觉得到,他们把她当尊贵的客人一样对待,拿出家里能拿出的好东西招待她,热情,但又疏离。
    吃完了一顿不知味道的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院子外一片漆黑,只有蟋蟀在不知疲倦地叫着。
    林老实站起身,对江圆说:“我那边不方便,你今晚就在我哥这边将就住一晚吧,晚上穿我嫂子的衣服,我都交代好了。走了这么,你也累了,早点睡,我明天送你去县城。”
    江圆怔怔地望着他,轻轻点了点头:“哦!”
    其实她感觉到了,自从把她送到他哥哥家以后,林队长仿佛就松了口气,也不怎么管她了,两人连说句话的时间和空间似乎都没了。
    “进去吧,我先回去了。”林老实朝江圆挥了挥手,转身出了院子,回了自己家。
    第二天早上,江圆还端着红薯粥在喝,林老实就来了。他坐在院子里,跟林建义聊了一会儿天,江圆竖起耳朵听,他们讲的是什么池鱼养殖技术,不过听了半天,她也听不大懂,毕竟隔行如隔山。
    等吃完饭,江圆跟林家人道了别,跟在林老实的身后出了门。
    路过他家时,林老实忽然说:“你等我一下。”
    他进了屋,不多时又出来了,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车上挂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装了半袋青红交加的冬枣。
    林老实把自行车推到她面前说:“找人借的自行车,骑车去镇上快一些。这些冬枣你带着,路上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对了,这车龙头一边挂了东西,一边没给挂,龙头要歪,把你的包给我挂另外一边吧。”
    “哦。”江圆乖乖把包递给了林老实。
    林老实把帆布包的袋子缠了两圈,然后挂在了车龙头上,跨上车,招呼江圆坐上去,然后骑着车,出了村子。
    十几分钟后,他把车子骑到了镇上,客车还没来,两人周到一边等。
    江圆没话找话,问林老实:“林队长,你是在学养鱼的技术吗?”
    林老实点头:“嗯,可惜这方面的知识太少了,相关的书本资料也很少。”所以只能让他根据后世的经验,慢慢摸索。
    “哦,不过我看你养得蛮好的,跟别人都不同。小时候有次我去姨外婆家,正好碰上他们放塘捕鱼,他们的池塘都是天生天养的,蓄满水,放点鱼苗进去,就任其自己长,等到快过年的时候就捕鱼。”江圆说的是大部分目前农村养鱼的现状。
    林老实说:“现在都这样,不过这种粗放型的养鱼方式,产量太低,迟早会被更科学的方式所替代。我现在就在摸索寻找这种方法。”
    江圆听得很起劲,恨不得林老实再多讲一点,可这时客车来了。
    林老实把她送到了车门前,冲她挥了挥手说:“主意安全,到了县城别逗留,直接买回D市的车。”
    江圆趴在窗口,抿着唇,朝他点了点头,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直到客车开走,他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化为一个不可见的小点,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江圆失落地收回了目光,拿着青枣看了看,嘴角无意识地滑过一抹浅浅的笑,眉眼弯弯。她的手轻抚了几下青枣,然后打开了帆布包,将装青枣的袋子塞了进去。
    一塞进去,江圆就发现了异样。她的帆布包里面多出了一只牛皮信封,江圆伸手一摸,厚厚的一叠。她把牛皮信封拿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大团结,粗略估计,恐怕有二三十张。
    江圆的脸刷地一下变得很难看,她将钱塞了回去,只取出最外面那张折叠的信纸,打开。
    纸上是林队长遒劲的字体,只有短短两句:买表的钱不能让你破费,钱收好。路上注意安全,长丰乡太落后了,交通也不方便,你一个女孩子不要再来这种偏僻的小地方了,不安全。
    纯粹因为不安全吗?当然不是,大白天的,到处都是人,

章节目录

老实人不背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红叶似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叶似火并收藏老实人不背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