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苏茴出的一份力,但是并不是全都依赖苏茴,苏茴只是帮他开了个头,而且苏茴是真的有利可图,不是白白贴钱。
    之后他又调往了别的地方,苏茴也会考察,比如说他调去了某个地方,那里土壤贫瘠,靠种地是没办法养活那么多的人口的,所以他就打上了那里的树木,自己准备了一份齐全的计划书,找苏茴投资。
    这些木材是好东西呀,很适合做家具。
    他在外面跑,他媳妇也在外面跑,他媳妇被外派到了国外大使馆,夫妻两个两国分居。
    他们的女儿就在首都,跟着叔叔一家一起生活,然后放假了,跟着爸爸或者妈妈,或者跟着大伯、三叔四叔他们的孩子一起过暑假。
    夫妻两个某方面来说都是工作狂,为了工作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一年都不一定能够见上一次。
    这一次他们是请假出来的,现在销假回去上班,张卫国的案头已经堆积了不少的工作。
    他们都回去工作了,苏茴住进了张卫国的房子里,张定国和张安国也不去别的地方住了。
    一家子团圆,一起住在当初妈妈给他们兄弟准备的婚房里。
    苏茴打算这个暑假就在首都过了,听到这个信,另一头,期末考试一结束,张保国就把他家的两个孩子打包送到了首都,让他们跟着奶奶一起过这个暑假。
    这让首都这边的三个孩子松了一口气,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大伯那边过暑假,大伯那边没什么好玩的,但是他们的时间却被挤压得干干净净,大伯给他们量身定做了一个训练单,让他们跟着一起做训练,除了他的两个儿子已经练习惯了之外,其余的哪个吃过这个苦头
    哭爹喊娘一片,小小年纪被训练得嚎啕大哭,吵闹着要回家,结果他们大伯是魔鬼,训起人来一点也不手软,哭着哭着,他们就习惯了。
    不过那之后每一次放寒暑假他们就要提心吊胆,就怕他们说让他们去大伯那里。
    他们去哪里都成,唯一不想去的就是大伯那里了。
    习惯了之后没那么难以接受,但是习惯的过程很痛苦啊,尤其是回来上学之后,又回到了舒适的圈子,再去吃那个苦头,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他们那时候回来还跟自己爸妈诉苦,妈妈无一例外都是心疼的,但是爸爸脸上的表情特别的微妙,他们不懂,大了之后才稍微能够体会到一些了。
    原来他们爸爸也是经历过这段时期的,享受过大伯亲自量身定制训练的美妙时刻,看到他们走上这条老路,有些同是天涯沦落人,又有些同甘共苦的兴奋感。
    实际上他们年纪还小,张保国有分寸,就是让他们感受感受这个氛围而已,他也是不满了,觉得弟弟太宝贝他们了,孩子不操练怎么成,以后迟早会长大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现在大家都只能生一胎,男女平等,女孩子可以娇气些,但也要有一颗强大的心,以后出来面对社会,才不会心虚气短。
    这确实是对几个孩子有好处的事情。
    那一次回来之后,有些小毛病的孩子变得又勤快又不挑食,就是模样晒黑了,手粗了。
    张卫国媳妇在国外,房子里就住了父女两个,苏茴住进去,还有空房间。
    他的女儿今年八岁,二年级。
    之前她跟着四叔一起住,跟堂姐做伴。
    张安国的女儿年龄最大,今年九岁,三年级,张定国的儿子年纪最小,七岁,一年级。
    张保国的双胞胎仅次于张安国的女儿,今年也是九岁,三年级。
    他们五个堂兄弟堂姐妹名字中间都有一个真字。
    “奶奶,今天我们吃什么好吃的”张真琦从隔壁四叔家窜了出来,她长的有五分像张定国,有三分像外婆,有一副白皙的皮肤底子,才八岁,已经抽条了,一双杏眼,古灵精怪。
    苏茴买菜回来了。
    张卫国不在首都,现在这里就她和张真琦,还有一个保姆住。
    “我去市场买了一些海鲜,今天我们吃海鲜,你去隔壁说说,今天我们一起吃饭。”
    她是住在这里,但是不是每次都跟他们一起吃饭的,一般就跟张真琦两个人一起吃饭。
    “哦耶我这就去叫人。”
    在孩子放寒暑假之前,张安国一般在单位解决午饭晚饭,他媳妇姜妍童会回来,她是老师,时间比较自由。
    张定国夫妇都是研究员,忘了吃饭的事都很常见,一般就是几个小孩子在张安国那里吃保姆做的饭。
    没一会儿,姜妍童就带着女儿张真琬,还有张定国家的张真励过来了。
    姜妍童一起进了厨房帮忙,厨房站了三个人,还有空间。
    “妈,大伯家的真磊和真骞我记得是明天的飞机吧”姜妍童现在也放了寒暑假,时间最充裕。
    “对,明天下午到,到时候我去接他们。”她也是因为这个,才自己跑出去买食材填充冰箱。
    “我们真的出国啊”姜妍童语气里有些兴奋。
    她长这么大,还没出国旅游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