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苏茴回了特区,一头钻进了灵芝山庄研究机械,现在她的器材已经更新换代了。
    毕竟现在就连便携式数字移动电话都出现了,她的机器更新换代一下很正常,她又不是没有钱。
    今年服装厂的广告都做到了央视,真正是全国闻名。
    还有她个人独资的好味道,走入了千家万户,用几年的时间,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跟王海雯合资的容颜倒是在国外的名声更响亮,国内的经济不发达,对于美的追求没有国外的那么有执念,在肚子还没有填饱的时候,没有多少个人是有心思放在这个方面的。
    这就是三个会下金蛋的母鸡,给她了充足的资金。
    不愁钱用,她这几年都没有多费心神去拓展新业务了,一门心思的研究她的自动化,都让潘佳业和王海雯觉得快要不认识她了。
    她现在可是直接跑到大学旁听、变着法儿跟专业人员搭上线就为了请教问题的好学生啊
    第142章
    对于她的这种学习精神,他们只能叹为观止。
    他们也知道学习对自己有好处,但是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们已经没有精力继续充实自己了。
    她一边把自己的工作处理的妥妥当当,一边还给自己充电,做些研究员才能一直坚持的事情,他们只能佩服。
    这几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除了她生意上的扩张,还有她升级当了奶奶之外,其他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现在成了一个知名倒爷的张贵。
    他一开始只是跑北边赚差价,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赚钱,然后就察觉到了某个国家的商机。
    那边轻工业极度不发达,但是重工业发达,为了填饱肚子和生活,他们就会偷偷的,或者明目张胆的跟人交易。
    这就滋生了一群从南到北的人。
    他们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善茬,那边不适合小白兔生存,危险与机遇并存。
    张贵跑了几年,赚了不少钱。
    这方面苏茴多少心里有点数,因为他几次从她这里下订单,还有好几次特意定做了加大码的冬衣,送上了火车。
    这个尺寸,不适合他们国家大部分的男人。
    苏茴不多问,只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客户,有订单,接下就是了。
    他或许是心里憋着一股气,这几年,一次都没有回去过。
    现在家里都还不知道周小晴的事。
    能瞒这么久,苏茴也是有些吃惊的。
    因为这个地方其实不大,一个机缘巧合,就会有人撞见周小晴,偏偏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话传出来,这就说明真的没有李村出来的人见过周小晴。
    或许也是因为周小晴现在深居浅出,去的地方消费都比较高,李村的人出现的地方跟周小晴出现的地方不重合有关系。
    那一头,小儿子小儿媳妇几年不回家,只有信和钱,张根和李满芬很不满意,偏偏小儿子就是不听话。
    他们骂也骂了,想打,人都见不着,根本没办法打。
    张根不止一次气的在家里骂他。
    在外面闯荡是赚了几个钱,但是赚钱也有个度,老爹老娘还有孩子都不顾了吗
    还是说他在外面惹事了,不敢回家
    但是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寄钱寄东西,这不像惹了事啊。
    自从疗养好了身体,他们两个回家就不再下地了,有了这么一次,张根也怕自己活不了多久,回家以后就知道爱惜自己了。
    他还和李满芬、张全去了一趟首都。
    他那时候,心里就是想着这些遗憾,身体好了,趁着还能动,就去了首都一趟。
    苏茴全程没有插手,张卫国带着两个弟弟,打理的妥妥当当。
    带着爷爷奶奶去长城,带着他们去天安门
    满足了张根的愿望。
    之后,张根就带着李满芬待在村里,不挪窝了。
    他怕自己出点什么事,回不来了。
    他也就更想张贵回来,不然自己三个儿子,临了临了,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他不乐意。
    就是这样,张贵也没回去。
    他每个月按时打钱,给儿子女儿上学上补习班。
    他们病了会转钱过去,但就是不回去。
    苏茴倒是见过几次,他会来这边收货,他现在身上的气息剽悍多了,眉骨上方还多了一道刀疤。
    跟之前相比,他已经是个人物了。
    苏茴没有问他什么时候回去,张贵倒是主动提起过一次。
    说现在正是赚钱的时候,他打算赚够了资本,之后再回来,有这些钱在,用这些做本钱,也做出一番事业。
    到时候,他才有脸回去。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神色平静,苏茴能看出来,他还是没有放开。
    周小晴对张贵现在的事一无所知,她断了之前的所有联系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