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和蔼慈祥。
    镇上和市里的人跑这一趟是来表彰的,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
    之前是之前,现在考上大学,尤其是这种首屈一指的大学,那就是他们的功绩。
    他们两个分别给张卫国带来了奖励。
    钱不是很多,但也不少,加起来有一百了。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表彰的锦旗、一个刻了字的保温壶、一套纸笔。
    纸笔上面都盖了章,奖励专用。
    张卫国的脸黑,脸红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不过现在这时候看的出来了,因为他的脸变成了黑红,自从刚刚他们来了之后,他的大脑一直不在状态,有些发晕。
    从来不觉得自己嘴巴笨的他这时候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露出腼腆的傻笑。
    记者在采访张卫国,在知道他们是烈士家属之后,脸上的表情更和蔼了。
    详细的问着他学习的点点滴滴,问他是否有什么学习的诀窍,现在有什么感悟,被他们国家的首都大学录取心情如何……
    张卫国:“……”
    你在问我?你问我什么?
    感悟?学习心得?
    你说的话每个字我都明白,但是连在一起怎么就理解不了了?
    就是这时候,换了衣服的张根他们来了。
    张成业笑呵呵的给他们介绍:“这是卫国的爷爷奶奶,那是他的……”
    第103章
    张成业介绍了一番张根他们,这是他们这次采访的主角的家人,稍稍寒暄了几句,看到屋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张卫国终于缓过劲来了,没有那么紧张,有条有理的回答记者的问题。
    记者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一脸的和气。
    对刚刚张卫国的走神,一点也没有不耐,笑着再问了一遍。
    “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多看书,多练题,总结归纳……”
    镇上来的干部拉着张根说话:“你孙子他平时是怎么学习的,你知道吗?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他平时是做什么?听说他还会下地干活,他的时间安排得过来吗?”
    还有的问苏茴:“你的儿子这么出色,还有一个大儿子成为了军人,双胞胎的成绩也名列前茅,眼看着又是大学生的苗子,你是怎么教育这些孩子的?”
    ……
    最后,该问的都问完了,记者爱惜的拿出了相机,这时候的相机那是真正稀罕的玩意儿,他是宁愿自己受伤都不愿意这相机有一丝损坏。
    损坏了赔不起啊。
    “来,卫国,你拿着录取通知书,你妈妈,你爷爷他们站你旁边。”
    张卫国是中心,他的左边站着苏茴和两个弟弟,右边站着张根和李满芬。
    张贵张全他们也在,他们站在后面那一排,各个都很紧张,这可是拍照上报纸啊,到时候他们的样子都会被看报纸的人看见,一辈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下一回,能不紧张吗?
    苏茴在拍照的时候稍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让自己变得更普通一些,不引人注目,虽然到时候看报纸的人目光焦点几乎都在张卫国身上,但是也会有人注意到旁边的她,毕竟培育出了这么一个出息的孩子,他们或许会对她的教育经验感兴趣。
    好好的激励了一番张卫国要好好学习,为祖国效力,以后也能反哺家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之后,他们满意的离开了。
    他们离开了,但是他们过来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张根拿起那面锦旗,还有那些纸笔,刻了字的保温壶,这都是他孙子的勋章。
    这是能传给后人让他们当做传家之宝的东西。
    想着,张根哈哈大笑,然后就在张卫国有些无措的表情中,流了眼泪,不过他很快就抬手抹去了这代表他失控的泪水,抬手冲着张卫国的肩膀狠狠的拍下去:“卫国你好样的,真的好样的,爷爷以你为荣!你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骄傲!”他说的次序有些颠倒,不过意思表达出来了,大家都听得懂,这么直白夸奖的话,张卫国心里也有很大的感触,说不出话来。
    他考上大学了,很高兴,家里人、周围人的高兴更是让他有一种在梦里的飘忽感。
    张全在旁边用羡慕的眼神盯着他看。
    他看了眼自己的儿子,不知道儿子会不会也能给他们带来了这个荣耀,他要求没有那么高,不求什么状元榜眼的,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好了,名次的话他不敢奢望。
    “儿子,爸等你的录取通知书。”
    张锦华现在很敏感,根本不敢说话,他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他怎么能给出承诺?
    张成业送了送记者他们,没多久就回来了,他的好心情从他脸上的笑容就能轻易的发现。
    “卫国,你好样的,我们村以你为荣,接下来去大学不能懈怠,继续加油!”
    张卫国笑着点头:“我会的。”
    张贵抱着儿子过来,放到了张卫国的怀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