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是不是有信需要我帮你寄出去。”上次苏茴帮他拿了信回来,他可是还没有回信。
    一说起这个文学倾的脸就变了,没精打采。
    那封信是他儿子写的,他儿子在信上说了一些事,他之前的一个同事,不在了。
    那就是一头固执的蛮牛,当初不知道有多少次被他气的浑身冒火,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他连他最后一面都没办法见到,只能经由儿子信上的几句话确认他现在的情况。
    他居然就这么走了,他们上次争吵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答案,就这么走了,真让人不甘心啊。
    苏茴叹了一口气,苏茴跟文学倾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文学倾的表情就僵住了,他语气有些微微的颤抖:“你、你在说什么?”他认识的苏茴可不是无理由推测的人,她凡是说出口的,都是有几分把握的。
    苏茴微微一笑:“不要太激动,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不过,你之前也说过了,这世道不可能一直都这样下去的,人才断层,以后,等他们年纪上去了,接下来要怎么办呢?高考迟早会重新开设的,到时候什么人来教那些大学生,还是要你们这些知识,功底扎实的老师回去。”
    文学倾看着自己有些微颤抖的手掌,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曲了,带着些期盼,还有些向往和复杂:“……希望跟你说的一样吧。”他在这里,受到了不少的照顾,但就算这样,他也苍老了很多,他这情况还算是好的,儿子信上说的那个老朋友,他已经不在这世上了。
    如果真的跟苏茴猜测的一样,他没有坚持到最后,没有看到黎明的到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想着,文学倾握拳,快要结束了吗?
    可以重新回去了吗?
    他一定会活着回去的。
    对了,他要写信,鼓励其他的老朋友,都坚持这么久了,眼看着就要有起色,不管怎么样,都要坚持下来,不然身上背着这么个罪名,死了也不甘心。
    ……
    一九七六的九月,又是到了开学的日子,张保国心情激动,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准毕业生了,再过一年,他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他这个夏天已经跟着孙强孙叔叔去招兵处那里认识了一下,做了一番检测后,对方给了他一个算得上是承诺的话:“就你这身板和反应速度,不进军队实在是浪费了,这样的人才正好是部队需要的,进去以后,可别懈怠啊,以后的前途还长着呢!”
    每每想到这一句话,他去训练的时候,就仿佛有了无穷的动力。
    他今年十六岁。
    明年十七,拿了高中毕业证,立刻就可以上火车去部队了。
    卫国今年十三,在这方面,张保国也是有些自傲的。
    他当初这个岁数,力气和反应速度都要比他强一些,现在他跟小叔比力气,不收敛的话,小叔会输的比较难看。
    不过二弟有的地方也比他出色。
    在记忆力方面,尤其是在数字方面,对方要比他出众。
    二弟今年也高一了,张保国问过他,他想怎么样,张卫国很有几分纠结。
    他还没有想好。
    不过他没想好也没关系。
    他要读完高中才能做决定,年纪太小了去部队,张保国是不赞同的。
    如果高考恢复了就好了,二弟的文化课比他要出色。
    他能考100分,但是二弟考100分那是因为试卷上只有100分。
    而且相比起他,二弟对于训练少了一份热情。
    不过,张保国也相信,等到二弟高中毕业了之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的话,他也会选择进部队的,他的体能到时候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至于两个小弟,他也抱着这样的想法。
    张凤华也成功的进入了中学,她一有空就进山采摘草药,张喜华和张小华都帮着她,存够了她的学费。
    她终于能够如愿以偿的继续念下去了,她很珍惜,而且更加努力了。
    初中的知识点更难,而且来回也消耗时间,她还要继续采摘草药准备学费,忙的团团转,不过对方的成绩也是第一。
    让老师都有些侧目了,这第一名,这么多姓张的啊,然后一问,不仅仅是同姓,他们还是亲戚!
    这个时候有这么好学的家庭可不多,尤其是还是乡下农家出身。
    张凤华15岁初一,张锦华17岁高一,这已经是可以相看的年纪了。
    赵来娣对女儿还没那么急,才15岁,等16岁再找也不急,但是对于儿子,她着急了。
    17岁相看起来,18岁成家,19岁20岁给她抱孙子,正好。
    而且女儿可以期望以后嫁个城里人,儿子也可以去娶一个城里人啊。
    要是女方是城里户口,那要是生了孩子,还能够跟着女方的户口走,这一生下来就是城里人了。
    当她打听到这一点的时候,心都火热了起来。
    现在孩子的户口是跟着妈妈走的。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