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就要到镇上扎根了,真好啊。
    什么时候他两个儿子也能到镇上来?
    李满芬仔仔细细的把这里逛了个遍。
    这院子原来也是种了些菜的,不过现在都被拔了,只剩下泥土。
    她索性就把这里收拾了一下,等张兰来了,随时可以撒上种子。
    没多久,张兰他们就来了,刘和推着一个小车,这是借来的,上面放了一些粮食和一些瓶瓶罐罐。
    张兰打算来这里住几天,自然要带东西过来。
    这边要收拾,只能先放下挣工分的活,请假,先帮着刘和把工作确定下来。
    知道事情原委,他们村的队长很容易就把手续办了,假也批了。
    以后指不定就有求上去的时候。
    他们家这么大的动静,刘和那边一个来帮忙的都没有,忙里忙外的就她娘家两个兄弟。
    大哥一贯是个老实的,小弟一直有些跳动,现在看来也是长大了。
    刘和的兴致不高,哪怕户口眼下就能转,但是家里这一通事,他很难高兴地起来。
    不过他也是知道岳家的好的,对比一下,都不知道那边才是自己的至亲。
    ……
    张卫国和张安国他们三个事后从大哥的嘴里知道了详细版的经过,他们感会不深,张卫国信誓旦旦:“居民户口这么好啊,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做居民户口!这个据说每个月都有粮食发的,是吗?”
    得到了张保国的肯定,他小跑着到了苏茴的面前:“妈,怎么样可以换居民户口啊?”
    张保国跟着竖起了耳朵。
    “好好学习,等你长大就有办法了。”
    张卫国歪头:“为什么等我长大就有办法了?”
    “因为你现在还小,有办法你也做不到。”
    张卫国:“……”
    人小没人权啊。
    什么时候他才能长大?
    张保国指了指自己:“妈,我长大了。”
    所以有什么办法说出来,他可以的!
    “你成年了?”
    一句反问,张保国沉默的退下了。
    有点委屈。
    他年纪是还不到,但是看个头,看力气,他可不差成年人啊。
    ……
    张卫国嘻嘻的笑了一个下午了,自从苏茴去了邮局,拿了报社那边的回信,知道自己不抱希望的一篇短章被采纳了,他就从午时笑到现在。
    那是用稚童口吻,写的有关数学基础的趣味寓言。
    这是妈妈的分类。
    张卫国不知道,只知道他的稿子入选了,他得了一笔“巨款”!
    他宝贝的把报纸拿出来看了又看,还用手摸了摸,不让它出现一丝多余的褶皱。
    看着天色,下地干活的人应该回去了吧,他眼巴巴的看着苏茴。
    苏茴无动于衷:“你大哥还没回来。”
    所以你就算心急也没办法。
    张卫国听了,只能乖乖坐下,看着大门的方向。
    两个弟弟这边他已经说够了,就等大哥回来跟他分享这个好消息了,然后就去爷爷家、外公家,最后是他的小伙伴。
    他要翘起自己的鼻子,等着他们夸赞!
    他也是有文章在报纸上发表的人!
    虽然还比不上妈妈隔三差五就有被选上的盛况,也算是追上大哥的脚步了。
    他这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张安国和张定国哼哼了好几次,不过是看他这么高兴,就不打击他了。
    咳咳,他们两个才没有酸呢。
    二哥都十一岁了,他们两个才九岁,等到他们这个年纪,也会有被选中的!他们两个互相打气,不能输,妈妈就算了,不能比,跟大哥二哥可不能差的太远,差的太远,以后怎么好意思跟别人介绍。
    等到张保国回来,还没喘口气呢,二弟就把一份报纸递到了眼前,很近,近到距离他鼻尖小于一公分。
    “大哥,你看看,你看看,能发现哪里不同吗?”
    他很兴奋、很期待的样子。
    张保国拿下报纸,再往前就要碰到他眼睛了。
    是妈妈的文章?
    这不稀奇,他不会这么高兴,他一直有坚持投稿,从不死心,越挫越勇。
    那就是……他的?
    张保国眨了眨眼睛,假装什么异样都没发现的样子,一点点从头开始。
    “我看看啊,这是省城的报纸,就是妈妈经常投稿的那一家的,第一页,这是总理办的事,我仔细看看,上面说了什么。”
    ……
    “这是m国那边的总统讲话,没关系吧?我瞧瞧。”
    ……
    “这是巴黎会议,讲的也跟我们没关系。”
    ……
    “这是讲苏联那边对我国的不信任情绪。”
    ……
    他一行一行的慢慢看,张卫国脸上的表情已经僵住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