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不知道她第二世的父母会怎么样?她的魂灯应该是熄灭了吧。
    又要让他们伤心了。
    如果把现在当做第三世的话,不出什么意外,她应该能安安稳稳的陪伴他们到老。
    张保国失去了父亲,如果没有她,母亲也会失去,她是在原身重病刚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占据这个肉身,欠下这个因果的。
    他不知道自己的母亲里面换了一个人,只以为是自己的父亲走了,然后母亲病了一场,然后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变得越来越果决,越来越有威严,慈母的影子淡去,更像是“严父”。
    但是父亲这个角色,在他的成长中也没有彻底消失。
    不管是每日指导他的张成业,还是曾经是爸爸战友的关韶理、孙强,都或多或少的扮演了一部分父亲的角色。
    关韶理距离的最远,见面的机会也最少,但也就是这个情况,有些话,对着别人不好说,对着他才说的出口,不会触动少年敏感的内心。
    苏茴眨了眨眼睛,不去想自己的父母,对着封好的信笑的意味深长。
    她可是修士,修士看东西,更多的时候不是靠眼睛,而是靠神识啊。
    她轻而易举的“看”到了里面的内容,不出她的意料。
    看来一直没有写出好的文章,着实给了他不小的压力啊。
    虽然他面上没有显露太多。
    她把信放好,当做自己从来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
    她相信,关韶理会点醒这个有些迷茫的少年的。
    少年或许是出于不想让妈妈失望的原因不跟她倾诉,不然的话,这话,应该由她来说。
    不过这样也好,随着年纪的长大,稚鸟的翅膀越来越宽广,跟母亲的依赖,也应该随之减少,不然以后怎么离开家,独自一人飞离母亲的领地,在外翱翔?
    她迟早会离开的。
    第75章
    谢睿要回城了。
    知青只要城里有单位接收,就能回去,谢睿接到了家乡那边的调令,因为他下乡做了实绩,给当地村民提高了收入,改善了住房条件等原因,加上家里人帮忙运作,他回去就是干部的身份了。
    在村里,他已经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了几个人,他离开后,有他们在,烧瓦还能继续下去。
    他没有什么敝帚自珍的想法,想着藏一手。
    藏了有什么用呢?
    以后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会再来这里的机会很少很少。
    这里给他总体的印象不错,还在这里结交了不少的朋友。
    他特意选到这里下乡的人不论,林荆南这个志趣相投的舍友、成熟稳重的陈东华老大哥、为人值得敬佩的大队长,还有帮了他不少忙的苏茴苏大姐一家。
    张成业签了字,在他签字的那一刻起,谢睿的户口关系就不在他们这里了。
    知青点的人也就知道了。
    其实他们都有预感,任是谁,有一手吃饭的手艺,都是藏着掖着,就是对着专门的学徒,都要留几手,免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但是谢睿是怎么做的呢,他倾囊相授,不留一点余地。
    林荆南和陈东华都受益良多。
    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从他和大队长相处的点点滴滴,还有他日常的蛛丝马迹,他们有了猜测。
    他们都是不得已下乡的,但是对于谢睿来说呢?
    不知道他家里具体是做什么的,但是从他每个月收的包裹来看,绝对不是普通家庭。
    这样的家庭,会没办法搞定工作吗?
    只要有工作,有单位接收,就不用下乡了。
    调令下来了,他们的猜测成真。
    知青点的众人心情复杂。
    回城啊。
    这么多年来,也就谢睿一个人回去了。
    不羡慕?
    不嫉妒?
    不可能的。
    哪怕脸上笑着说恭喜,知青点上方依旧萦绕着低迷的气氛,代表着他们的情绪。
    他们下乡,年限短的回家探亲都轮不到,到了年限了,一年也就能回去看个一两次,算着介绍信的时间掐点回来。
    想要借此机会留在城里?
    难。
    街道办的人眼睛可不是瞎的。
    谢睿理解,也尽量不去刺激他们,把自己离开要做的事一一准备好。
    牛棚那边,他委托了大队长,这是他们之间的交易,他可以放心离开了。
    知青点这边的朋友,他把自己带不走的东西都留给他们。
    他回去,很多笨重的东西都不要了。
    他的衣柜、他的被褥,他就只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其余的那些都送人了。
    苏茴也收到了他的礼物。
    张卫国格外得了一份大礼。
    他那时候在柳岩新的陷害下拿出来的东西,给他解决了不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