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儿子儿媳、孙子,还要记着他的女儿、外孙,他儿子好几个,老伴也一起走到现在,对几个孙子也一视同仁,怎么就没有这么贴心呢?
    “你们现在这里,要是你们外公有什么不舒服,记得去叫医生,渴了饿了机灵点,我很快回来。”
    苏浅明问苏茴:“你去哪里?”
    苏茴:“我去邮局看看。”
    苏茴之前和张保国一起写了小短文一起投稿。
    选的都是歌颂祖国、歌颂真善美的安全题材,张保国的水平差一些,对于自己写的,苏茴倒是挺有信心,水平还过得去,这个不行,多投几个,总会有人看中的。
    稿费不多,但也是个正当的收入,说出去名头也好听。
    张保国写的那一篇小短文其实也不差,他写了很久,才点头同意投出去,写的不满意,他自己这一关就过不去。
    他们都是投的小报纸,两个人一起上了,稿费很少,加起来才五元,回信中还有两份报纸,上面某个地方就有他们的文章。
    拿着回信,苏茴的心情不错。
    等张保国看到了,肯定会更开心。
    看到苏茴拿着东西回来,他们都看过来。
    苏浅明:“是谁寄来的?”
    苏茴把报纸拿出来,展开给他看,重点是署名。
    看着,苏浅明的嘴巴张大了。
    这是、这是女儿和外孙写的文章!
    苏浅明瞪着眼睛,被这惊喜淹没。
    “你们真、真的……”他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苏茴眼睛弯起:“是真的,我也没想到都能过,也不枉费这段时间的努力,不过稿费也不多。”
    苏浅明听了这话有些不乐意:“稿费不多就不多,但这可是上了报纸啊!”他满面红光,上报纸,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他拿着报纸,小心翼翼的,就怕弄皱了,外孙要看,也只说着:“等等,等等给你们看。”不肯放手。
    “这报纸你回去要裱起来,对了,稿费有多少?这钱别乱花,留着。”
    可惜就是张保国不在,不然他能夸出花来,不过外孙虽然不在,女儿还是在的。
    “我的三块,保国的两块。”
    苏浅明瞪她,这不识好歹的,这还少吗?
    苏浅明:“你给我念念,你写的什么?”
    他兴奋的不得了,哪怕自己已经看了一遍,但是匆匆看了一遍怎么够呢?
    张卫国他们也很兴奋,妈妈他们好厉害呀,他们也想要上报纸!上报纸,别人也能看到他们写的东西了!上了报纸,还有钱拿!哪里找这么好的事情?
    五块啊!他们全部私房钱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
    隔壁床的人自然也听到了始末,他看着苏茴的眼神都变了。
    我的乖乖,她写的东西都上报纸了,那得多厉害呀,之前听说是老师要上课,怪不得这么厉害,这老师肯定也是特别厉害的吧。
    有路过的医生听到了,也停下了脚步。
    “什么我听到你们说谁上报纸了。”
    苏浅明迫不及待:“是我女儿,她写的文章上报纸了,你们来看看,就是这一篇!写的多好啊!”
    如果不是自己手脚不方便,恨不得跑过去跟大家介绍,这是他闺女写的,这是他生的闺女写的!
    “这还有一篇我外孙写的,今年才上初一!”
    上报纸,对于普通人来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哪怕这报纸是当地的报纸,但那也不小了,整个省都发行呢,而且就算是小报纸,那也是报纸啊。
    苏茴:“……”
    看着他们的反应,看来她还是低估了上报纸的影响力。
    不过她脸上依旧是那副淡定的表情,在别人看来,上了报纸依旧荣宠不惊,养气功夫可真好,肯定是胸有成竹了吧,所以才这么有自信。
    第72章
    文章上了报纸,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稍晚,张保国来了,他一贯稳重,跟几个弟弟比起来就是个大人,但是这个好消息还是打破了他一贯的“稳重”外壳,露出个欢欣的、略带稚气的笑容来。
    “真的?给我看看。”
    苏浅明欣慰的给他拿了一张报纸。
    一共两张,他要了一张,打算好好保存起来。
    等回去了,他就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有谁来都能看见。
    张保国小心翼翼的接过来。
    “在这呢,上面,斜上角是你妈写的。”
    他看着自己的名字挂在上面,嘴巴咧的开开的,恨不得蹦跶起来,大声喊一下,表达自己的开心,不过他眼角余光看到了几个弟弟,咳咳咳,要稳重。
    他可是大哥。
    苏浅明都把他的神情看在眼里,嘴角勾了勾,很快放下去,都是过来人,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这样装大人过来的。
    小的时候迫不及待的想要

章节目录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