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有晟王殿下和一楠县主,是大秦老百姓的福气。殿下和县主如此照顾边关将士,也是我们的福气。”
    镇北候说完,轩辕玉晟不赞同,“这也是父皇的旨意,本王和一楠算是奉命行事。”
    “皇上是明君,励精图治的好皇帝。”镇北候对着京城所在的方向拱手,“大秦在皇上的带领下,有殿下和县主辅佐,何愁不能强大。”
    “大秦会越来越好!”轩辕玉晟坚定的说道。
    又去看了士兵的营帐,去城楼上往更北的廉国国土看了看,轩辕玉晟和韩一楠才打道回府。
    ------题外话------
    今天颈椎痛,更晚了。么么哒!
    第197章 要发羊财
    在蓟庸关的这两天,轩辕玉晟和韩一楠真的就是游玩。城内有两条街道,不打仗的时候生意还是很红火的。
    镇北候并没这么多空余的时间陪着两人游玩逛街,而是找了一个当地的将领做向导。
    第三天的时候,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去了周边的村庄。边关的条件艰苦,随时会有战争。这里的村庄多是土墙茅草屋,因为北边风大,茅屋比别处的要低矮许多。
    现在正是收割小麦的时候,田地里都是在抢收的百姓。个个灰头土脸,衣衫褴褛,日子过得很贫穷。
    经过村庄,轩辕玉晟让初一将马车停在村头,自己和韩一楠下马车步行入村。
    在晒场上看麦子不被鸟和鸡啄食的孩子,看到有陌生人进村庄,都提高了警惕。见识军爷带着的人,又坐在树荫下的板凳上,拿着手中拴着个破布条的树枝挥舞着敢走麻雀和鸡。
    村子里的看门狗,见是腰挎大刀的军士,也认怂的趴在门口,不敢发出一点声音。那眼珠子跟着一行人转,等人走过迅速抬起头,站起来一溜烟跑去地里找主人去了。
    “殿下,县主,这个村子里的男子都是民兵。不打仗的时候回家种地,打仗的时候去前线。”做向导的赵将军介绍道,“下官就是这个村子出来的,村东头第一家就是下官的家。殿下和县主要是不嫌弃,去下官家休息一下,喝杯茶水。”
    “本王在乡下生活了几个月,乡村生活更加朴实真实。走,去赵将军家看一看。”比起在京城,轩辕玉晟和韩一楠更加喜欢五峡镇的生活。
    “殿下,县主,请!”赵将军高兴坏了,忙让小兵先去家里,让家人收拾一下,别唐突了殿下和县主。
    却被轩辕玉晟阻止了:“无妨的,本色才是最重要的。”
    “是!”
    赵将军家一样是土墙茅草房,比起其他村民家院子要宽敞一些,房屋要多几间。
    家里其他人都下地收麦子去了,只留了他大哥家的小儿子在家里看麦子。穿着布衣草鞋的小男孩儿看到赵将军,扔了手中的树枝欢喜的跑过来,扑进赵将军的怀里:“小叔,你回来啦!”
    四五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和欢喜不作假,被赵将军抱起来举高高,叔侄俩感情很好。
    玩耍了一下,赵将军从怀里掏出一包糖果:“平儿,这个拿去和姐姐一起吃!”
    “好,谢谢小叔。”平儿接过糖果,看向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小叔的朋友长得真好看,是我见过的人里面最好看的。”
    小孩子的话是最真实的,被这样夸奖韩一楠莞尔,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手摇风扇:“平儿,这个送给你,就当做见面礼了。”
    平儿看向自己的小叔,想要没敢接。
    “县主赏你的,你就拿着吧。”
    赵将军同意了,平儿才开心的收了,又鞠了个躬,“谢谢县主!”
    以为韩一楠的名字就叫县主,这个名字好奇怪。
    拿到风扇不会用,韩一楠蹲下来教他:“这样拿着,手摇动这个小把手前面的扇叶就转动起来了,看风来了。”
    “哇,好神奇,等到了夏天就不用摇扇子,用这个吹风就成了。”小孩子都喜欢新奇的东西,平儿转动着风扇,如获至宝,又喜滋滋的这摸摸那瞧瞧。
    赵将军请两人进屋坐,让平儿去地里叫大哥大嫂回来。
    韩一楠阻止了:“不必了,我们坐一坐就走。如今真是抢收的时候,别耽误时间。”
    家里人都下地了,留在家里的唯一一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赵将军进厨房看了眼,啥都没有,要喝开水得现烧。
    有些不好意思,赵将军挠挠头:“殿下,县主,实在不好意思,连口水都没让你们喝上。”
    “我们不是来喝水的,要喝水,马车上保温瓶里有的是。”轩辕玉晟站起来,走到院子里,捏起一撮麦粒放在手心,“今年收成不错,颗粒饱满。”
    “今年雨水充沛,风调雨顺小麦长得好,蓟庸关的小麦大丰收了。”大丰收就预示着今年不用饿肚子了,赵将军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收了麦子种上红薯,红薯藤还能喂猪,到年底杀一头大肥猪过个丰收年。”
    “我

章节目录

彪悍农女病娇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潇湘微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潇湘微雨并收藏彪悍农女病娇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