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前六七天,要拿出来晒三个多时辰,然后收起来妥善管理。”
    “韩姑娘放心,我们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将种子晒过了。”有村民说道。
    “那就好!”韩一楠点头,拿了干净的木盆装了水,将稻种倒进去:“谷种泡在干净的水里,催芽两三天。”
    紧接着韩一楠拿出一盆催芽过的稻种,领着众人到了晒坝上,教他们如何挖苗床。育秧的苗床,需要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势平,方便浇水。
    土壤肥沃不能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施肥,韩一楠用的是自己做的肥料搅拌在土壤里,表面再淋上清粪水。
    下种前,要用水浇透十公分。为了防止稻种被虫害和鼠害,韩一楠自制了农药,用夹竹桃汁和烟叶汁。农药有剧毒,特别嘱咐不能让大人,尤其是孩子误食,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小心收好。
    撒上种子后,用细细的土将种子盖严实,然后浇水。竹片做成弓形的支撑,盖上厚厚的稻草帘子即可。
    一整套动作下来,县丞和师爷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村民有不懂让提问。上午送走了一波,留了县令几人在莫博文家用了午膳,下午又来了一波。重复的动作和讲解,又做了一次。
    第二天下午,陈大人学了一天半,已经烂熟于心,突然有了兴致亲自上阵,教来学的村民,让韩一楠在一旁指导即可。
    经历两天教完了所有的村子,紧接着,跟着陈大人,各村去看看育秧的情况,有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来改正。这样走乡蹿村忙了三四天,才全部做好,韩一楠倒不觉得累,陈大人到是送了一口气。
    不过也没忙完,关系到一年的收成,陈大人基本上没怎么在县衙待,都是在各村看育苗情况。
    就在所有村都下了稻种时,轩辕玉晟让十一和十二送来了几马车的藕种。
    第128章 梦魇
    收下藕种,韩一楠请莫家沟的村民种藕。
    荷塘没有放水,二月中旬,莫博文自己拉着牛,又在村里找了四五个人,将粪水施下去。
    在荷塘里挖出一条条十几厘米深,能放下一个藕的宽度的沟,放入藕种,埋上土。
    藕种没发芽之前荷塘内水不能太多,堪堪淹没土就行。
    能种出藕,全靠先前修的水闸和沟渠。
    红薯的种植,韩一楠也采用现代的种植方法,育秧后扦插。节省种子,成活率也高。
    等到该种的种下,木艺和布艺作坊也全部竣工。
    木工车间的东西全部搬到新作坊,将原来的作坊进行修改的同时,开始修建食堂和宿舍。
    新出的玻璃制品秦紫霄拉走了,放在新的店铺里,合同是轩辕玉晟在京城与他签订的。
    三月中旬,食堂和宿舍楼建好,建成的这一天鞭炮锣鼓喧天,很多五峡镇周边的村民都来看新奇看热闹。
    工人从柳儿胡同作坊全部搬过来,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好骄傲好兴奋。还有那些从边防回来的老兵,万万没想到还有夫妻房,单独的洗浴间和一个大阳台晾晒衣裳。
    与两家制陶作坊签订了合同,韩一楠做出了水管和抽水蹲式马桶,铁太贵,水龙头用的是竹子。如何将水引上来,韩一楠想了许多方法太费时费工费钱,都被否定。
    偶有一天,韩一楠经过白桦树林,想起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透心凉。停在路上,听里面树叶哗哗作响。刚巧一位附近的村民经过,遇到韩一楠热情的打招呼。
    来的是为六十岁左右的老者,满头白发却精神抖擞,步履稳健。
    “大爷,这里的风比别的地方都大啊!”仿佛每日经过这里,风都在吹。
    老者笑着答道:“韩姑娘你有所不知,小老儿活了五十九岁,却是知道这个地方的。一年四季,除了变换风向,这里的风吹就没停过。年头吹到年尾,你看这里的树也是见风长,长得好!”
    说完爽朗的哈哈大笑:“夏天在这里乘凉倒是极为凉爽的!”
    韩一楠心中灵光闪过,谢了老大爷,回家进钻进了房间,拿出玻璃硬笔,画了起来。只是这个东西比较复杂,画来画去纸张弄破弄脏了不少,图还没画好。
    不行,得弄出硬纸来,就这软宣纸心中再有沟壑也难书画。
    又重新拿了宣纸,提笔写,是写给轩辕玉晟的信。好了,装进信封内,让十七十万火急的送去京城。
    自送出去那天开始,韩一楠就盼着回信,最主要的是图纸。
    而轩辕玉晟收到信的那一刻,摸了摸信封能感觉到里面很厚实,当即就猜到估计是有什么图纸要自己画出来。结果掏出信,洋洋洒洒十几张,就半张问候自己的情况,后面都是要求画的图纸。
    两个多月没见面,也不问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就算是知道自己要三个月,也可以催一催表示急切想与自己见面的心情。连想念二字,你都别想看到。
    气闷,这是把自己当做专业画图纸的了。轩辕玉晟有心凉她两日,让她知道知道自己生气了,没有

章节目录

彪悍农女病娇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潇湘微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潇湘微雨并收藏彪悍农女病娇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