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个家不好管了吧?小军小伟都还小,你还没有儿媳妇,这还只是开始呢……”
    顾大娘又在那里念起了经,还不忘夸她自己能干,可以撑起一个家。夏金桂听得厌烦,心道顾家哪里是她撑起的?分明就是顾明轩的工资撑起的!
    汇水县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县城最近风靡起了几种小吃,一是凉粉,一是冬瓜月饼,一是蒸蛋糕。
    那凉粉几分钱一碗,几乎家家户户都买得起,也有一些买整块凉粉回去做成炒凉粉的,味道也十分独特新奇。
    月饼好吃又方便携带,上班饿了拿一个出来充饥,想吃便宜的有冬瓜月饼,几分钱一个,城里只要有点工资的,都绝对消费得起。想追求更好的味道,蛋黄月饼绝对值得拥有。
    不过若要说最受欢迎的还是那蒸蛋糕,松软香甜,买一斤回去可以吃很久,是小孩和老人最喜欢吃的东西。
    这蒸蛋糕不仅小孩老人喜欢,在年轻群体中也非常风靡。汇水县目前还没有卖面包蛋糕的,但是一些影视作品中有这种东西,大家都觉得吃蛋糕是一种时尚。
    起初这些东西都是从牛王庙那边传出来的,那里有汇水县最大的黑市,前些年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时,也在那边抓过一些人。不过最近两年没有人管这些了,那一片又繁华起来。
    每到逢九的日子,那边卖蛋糕月饼凉粉的人最多,价格也最便宜,若是其他时候去,价格就要贵上一些,货也没有那么多。
    九月二十九,又一群人从金沟村出发,去往汇水县。
    唐二哥和刘二娘一人挑了一箩筐,一人背了一背篓,在快到汇水县时,和众人分道去往刘家湾。
    唐二两口子现在也做起了小贩的营生,两人从裴静姝那里把东西带到刘家湾这边,然后再以稍高的价钱卖给他们,让他们去黑市上卖。这样虽然赚得少,但是人可以轻松许多,只需要送到刘家湾这里就行了。
    不过背去城里卖的人也不用担忧,实在担了太多月饼蛋糕卖不了,还可以低价卖给城里贩子,他们可是非常愿意收购。也曾有人打听哪里可以拿到第一手的货源,不过大部分卖家是不会给他们说确切位置的,因为说出去了,他们的财路也断了。
    刘三妹已在刘家等候多时,见着他们两人来,赶紧凑上前去看,“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次带了多少月饼?多少蛋糕?阿明最近要调到市里面去了,初次见面,得给大家带点见面礼。”
    “妹夫要去市里了?这可是一件好事,市里比我们小县城要热闹许多吧!”刘二娘说道。
    “好什么好?市里那么远,人生地不熟的,这次是叶干部亲自提拔,要阿明好好为人民服务。”刘三妹笑着说,又开始挑选起蛋黄月饼和蛋糕。
    “这个叶干部又是谁,多大的官?能得干部看重,就是好的。”刘二娘信口说。
    第24章
    “你问我, 我也不是很清楚, 听说叶干部一家都是知识分子,不仅家族人丁兴旺, 而且个个都是国家的人才。我也是听阿明说的, 这些你要问阿明才清楚。”刘三妹笑道。
    刘二娘:“阿明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
    刘三妹:“最近要去市里, 手头的工作还没交接好,要迟点才能过来。我懒得等他,又怕你们带来的东西全都被人买走了,才先过来的。”
    “你们马上就是市里的人了, 得好好庆祝!”唐二哥插了一句。
    “爸妈把鸡都宰好了,就等着你们来。三妹赶紧把你要的东西捡回屋里去, 一会儿拿货的人过来了, 把你要的拿走了,可就怨不得谁了。”刘大从屋里走出来。
    最近他们刘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若是以前,哪敢像这样随随便便宰一只鸡来吃?三妹夫调到城里,二妹两口子也找到了赚钱门路,反倒把做泥水匠的刘老大衬得没钱途了。
    刘家老两口也是高兴, 以前还常常为刘二娘两口子犯愁,当初刘二娘和唐二的婚事,他们两口子是不怎么同意的。可刘二娘执拗,看中了人就不顾他们劝阻, 要跟着唐二去金沟村那个穷乡僻壤, 离得又远, 地方又穷。
    好在唐二对刘二娘确实好得没话说,小两口也是踏踏实实过生活的人,现在又找到了赚钱方法,老两口对唐二的态度也亲近了不少。
    裴静姝最近用面粉用得多,在农场也偷偷种了几波小麦。其实做蛋糕花费的小麦粉并不多,一斤面粉就可以做出许多蛋糕来,不过裴静姝发现从农场系统里收获的小麦种子再度播种下去,产量惊人,比村民送来的小麦产量高了整整一倍。
    就算不在那块契约地上种植,发芽率也很高。她的另一块自留地在石梯坡,她种在那块沙质土壤上的小麦比周边另外几块小麦地都长得茁壮。
    同时她也发现,农场系统的契约地只能签一块,她签了屋后的那块自留地为契约地,便无法再签其他的农田。
    刘支书扛着一把锄头,正从她的土沟里经过,见着她地里的小麦,不禁说道:“没想到裴静姝你种的庄稼竟然长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狐珠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狐珠子并收藏七十年代锦鲤村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