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女,早在豆蔻十三岁, 对少年陆三省一见钟情。
    那时世人皆知沈家有女名芸如, 狂放大胆痴缠陆家三公子。
    而陆三省生来冷面寡言,除了温柔文雅的青梅竹马林娇娇之外,对世间一切女子不屑一顾。
    于是她爱慕他,他珍爱她。
    她穷追不舍不肯放弃, 他百般冷对不留颜面。
    多世俗、又多稚气的情爱纠缠。
    人们背后都说, 陆三省意志坚定,沈芸如迟早伤透心肠, 铩羽而归。@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然而谁能料到, 里头突然冒出一个野心勃勃的陆父, 一心想同沈老结亲家,便伙同妻子大肆反对家世平平身子娇贵的林娇娇进门。扬言陆家儿媳非沈芸如不可, 否则就请儿子踏着他们的尸体,娶别家小姐前来拜他们的牌位成婚好了。
    好死不死,陆三省有点儿孝子。
    被父母逼得进退不得,他屡次脸色难看地陪伴在沈芸如左右,唯独口上依旧不肯松,迟迟不提求娶之事。
    林娇娇那边更有意思,隔三差五的出事儿。
    不是头晕目眩自觉命不久矣,便是咳血葬花落泪不止。遑论身旁两个丫头手脚口齿皆麻利,日日徘徊在大街小巷。但凡瞧见陆三省与沈芸如,必要扑上去玩一出哭哭啼啼的截胡, 好替自家小姐稳住少夫人之位。
    啧啧。
    孽缘啊。
    当时人们眼看着三方对峙不休,日日嗑着瓜子瞧热闹, 调侃戏称他们为天下第一孽缘。
    直至1895年,战争爆发,朝廷腐败。
    一代忠臣沈老年近六十五,自请亲自率兵上战场,一时震惊朝野。
    沈家父子上阵英勇奋战,不到半年以身殉国,仅剩一女沈芸如,自然而然的沦为,天下爱国之人皆有所偏爱的苦命遗孤。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沈芸如该何去何从之时,陆家父母以死相逼,陆三省当众求娶沈芸如。
    或无意,或早有预谋,又或是顺水推舟。
    事实就是他在节骨眼上抉择果断,被誉为仁义之人,斩获大好名声与诸多钦佩。又有昔日沈家父子手下的能人将士,纷纷转而效忠,大好前程以此起步。先后担任督军、东三省巡阅使,因职位姓名荣获称号‘东北王’,最终成为军系首领,人称陆大元帅。
    1912年,民国成立,林娇娇病逝。
    陆大元帅现有五房姨太太,而大太太沈芸如入门至今十七年,仅有双胞一胎儿子,年五岁。
    13年,陆三省新娶风尘女子林娇安,七分神似林娇娇,连姓名都仅有一字之差。
    大太太与六姨太的宅院之争由此开始。
    仅当年,大太太丢一子。
    次年,大太太女死胎中,且因善妒失态之名,被陆三省丢弃后院,从此只有大太太之名,吃穿用度常常不如下人。
    沈琛是沈芸如拼了命保下的大儿子,如今算家中唯一嫡出的活着的少爷。
    以旧时候的立嫡立长,以如今沈家旧部、天下文人的不满抱怨,无论陆三省如何作想,众人皆知,沈琛必是下任家主。
    ——当然前提是他有命活到那时,他就是。
    沈芸如深知林娇安满腹心机算计,容不下她的幼子,因而求助远房表兄,费尽千辛万苦谋划出一条生路——逃。
    1915年,年仅七岁的沈琛被秘密送出东北。
    1920年,凭舅舅的引进加入清帮。
    1928年,帮派二把手的位子已稳,沈七爷之名在外。
    但沈芸如拒绝前来上海与子同聚。
    1932年,小报刊登沈芸如得病,陆三省发送电报命令沈琛归家探望。
    两天后,沈芸如的书信辗转来到上海,称无病,切莫中陆三省除子之计。
    1935年,传病重,陆三省再三斥责,沈琛依旧按耐不动。
    终是到了1936年12月18日,沈芸如送出最后一封信,要求儿子做好万全准备再回东北,但愿能在死前母子团聚。
    *
    沈琛在收到信的当天安排好一切,以力所能及的最快速度出发,但看来,终究是迟了。
    东北寒风凛冽,白雪皑皑。
    昔日威风飒飒的陆宅高挂着白绸白花,已有人死去。
    周笙皱眉。
    沈琛默然望了会儿,旋即抬步,朝门口两个玩闹的孩子走去。
    兜里有糖,因为家里小孩嗜甜如命,他摸一把,摊开手,花花绿绿的一堆国外糖,瞬间引得孩子们的侧目。
    他们舔了舔嘴巴,凑过来,其中一个神气在在地问:“

章节目录

娇软小画眉[古穿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咚太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咚太郎并收藏娇软小画眉[古穿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