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
。
杜香察觉主子似是心情变坏,赶紧拿出一块小小的檀木佛牌来,递到宋蓉桢面前,笑吟吟说道:“这是小世子临走前塞给奴婢的,他千叮万嘱,叫我一定要亲手把这份礼物交给您。”
“哦?”
宋蓉桢接过这块精致的木雕佛牌。
散发出浓郁檀香之余,仍泛着些许温度,看来小世子将它带在身上已有不短时间,养出灵性了。
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抱着树枝瑟瑟发抖的玉雪小娃娃,宋蓉桢不禁勾唇,面部表情也柔和下来:“佛牌认主,挡灾劫,下次侯夫人若是来了,还是得把这东西还给她。”
杜香笑道:“话虽这么说,好歹也是小世子的一番心意,在还回去之前,您就把它带着吧,保个平安。”
“也好。”
待到晚上。
宋蓉桢换了一身月白色窄袖裙前去家宴。
没有外人在的时候,镇国公就展露出了对夫人云氏百依百顺的真面目,好肉好菜让夫人先尝,而后是宋蓉桢,再是他自己,最后才轮到宋辞。
一家四口时隔数年团聚,气氛很是温馨和睦,对宋蓉桢来说,更是有着尤为珍贵的意义。
单单是听父母闲话家常,询问兄长在边境的见闻,宋蓉桢就差点忍不住落泪了。
“宋辞,你如今是已到了弱冠之年么?”
宋蓉桢眼疾手快抢了宋辞筷子下的肉,假装顺便揉了揉眼角,慢悠悠问。
宋辞瞪大眼睛,拿筷子头敲了一记宋蓉桢的脑门:“没良心的,居然连兄长年岁都忘了!”
云氏微笑:“你哥哥今年已是二十有三了。”
“你出去那么久,又没在家里行冠礼,我哪记得清楚。”宋蓉桢嘀咕道。
心里却在默默盘算着,未来的太子殿下和宋辞似乎年岁相差无几,那么他应当也是二十三、四差不多了。
该是已经娶妻的年纪了啊。
宋蓉桢感到有点好奇,却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问,于是采用迂回战术:“母亲,哥哥该去相看几个好人家了。”
“咳咳……”
宋辞被呛得喷了几粒饭米出来。
云氏却对宋蓉桢的话深以为然,蹙起眉头,颔首道:“蓉儿说得没错,回头我得帮你哥挑选几个门当户对的好姑娘,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宋辞一脸惶恐:“母亲,我还不想成家。”
“说什么傻话。”云氏沉下脸来,“你父亲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蓉儿都已经出生了。”
宋辞当年跟着楚王一同远赴边陲,一去就是五年,这才耽误了娶妻成家的大事,如今既然已回到家中,哪里还能再耽搁。
“就是看着父亲被女人管了大半辈子,我才不想这么早误入歧途。”宋辞嘀咕道。
“你在嘟嘟囔囔什么?”
“不不不,我是说,像母亲这般贤良淑德的女子上哪儿去找啊,若是娶个脾气差些的回来,教妹妹看了不顺眼,这国公府还不得被她们两个掀了。”
宋辞瞅了宋蓉桢一眼,你敢拿你哥哥的婚事胡闹,休怪哥哥也拿你作挡箭牌。
云氏和镇国公齐齐看向宋蓉桢,不约而同露出恍然的神情,开始皱眉苦思,仿佛宋辞这两句话还真戳中了要害。
“蓉儿这样的小姑姑,确实是难对付了些,谁若是嫁进来,少不得要受委屈了。”云氏为难道。
“大不了在府里建一座别苑,让她们平时少见面就是了。”镇国公道。
看着父母认真思索对策的模样,宋蓉桢简直难以置信——她平素里的品行有那么恶劣吗?!
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事儿,有没有人愿意嫁给宋辞这种不解风情的武将还另说,居然就先担心起姑嫂关系了,而且她还是作恶磋磨人的那一方。
宋辞趁热打铁,嬉笑道:“不如先给妹妹相看人家,最好是新晋的勋贵,比较老实好骗,趁早把她嫁出去了,之后再来商讨我的事。”
“宋辞,我看你带兵的本事没见长,搬弄是非的本事倒是增进不少。”
宋蓉桢阴恻恻看着兄长,手握鸡腿,随时准备出击。
宋辞以碗为盾,摆出防御姿态。
“辞儿说的也有道理。”云氏柔柔微笑,凝视着镇国公,轻声道,“今年开科大考,你多留意着些,看有没有适合蓉儿的青年才俊,日后招进府里来。”
镇国公捋须:“都听夫人的。”
宋辞闻言嘴角一抽,敢情他爹娘这是准备招人入赘,压根没打算过要把宋蓉桢嫁出去啊。
想想也是,京都豪门谁不知晓宋蓉桢刁蛮霸道的名声,若是将她嫁入别人府里,以后闹出什么鸡飞狗跳的事来,两家面子上都过不去,还不如干脆招个寒门出身的士子,好拿捏。
宋蓉桢忸怩,“本该是说哥哥的,怎么又说到我身上来了……对了,那个楚王不是和哥哥差不多年纪吗?他可有娶妻。”
“楚王?”这话题虽是转得有些突兀,所幸镇国公没有多
杜香察觉主子似是心情变坏,赶紧拿出一块小小的檀木佛牌来,递到宋蓉桢面前,笑吟吟说道:“这是小世子临走前塞给奴婢的,他千叮万嘱,叫我一定要亲手把这份礼物交给您。”
“哦?”
宋蓉桢接过这块精致的木雕佛牌。
散发出浓郁檀香之余,仍泛着些许温度,看来小世子将它带在身上已有不短时间,养出灵性了。
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抱着树枝瑟瑟发抖的玉雪小娃娃,宋蓉桢不禁勾唇,面部表情也柔和下来:“佛牌认主,挡灾劫,下次侯夫人若是来了,还是得把这东西还给她。”
杜香笑道:“话虽这么说,好歹也是小世子的一番心意,在还回去之前,您就把它带着吧,保个平安。”
“也好。”
待到晚上。
宋蓉桢换了一身月白色窄袖裙前去家宴。
没有外人在的时候,镇国公就展露出了对夫人云氏百依百顺的真面目,好肉好菜让夫人先尝,而后是宋蓉桢,再是他自己,最后才轮到宋辞。
一家四口时隔数年团聚,气氛很是温馨和睦,对宋蓉桢来说,更是有着尤为珍贵的意义。
单单是听父母闲话家常,询问兄长在边境的见闻,宋蓉桢就差点忍不住落泪了。
“宋辞,你如今是已到了弱冠之年么?”
宋蓉桢眼疾手快抢了宋辞筷子下的肉,假装顺便揉了揉眼角,慢悠悠问。
宋辞瞪大眼睛,拿筷子头敲了一记宋蓉桢的脑门:“没良心的,居然连兄长年岁都忘了!”
云氏微笑:“你哥哥今年已是二十有三了。”
“你出去那么久,又没在家里行冠礼,我哪记得清楚。”宋蓉桢嘀咕道。
心里却在默默盘算着,未来的太子殿下和宋辞似乎年岁相差无几,那么他应当也是二十三、四差不多了。
该是已经娶妻的年纪了啊。
宋蓉桢感到有点好奇,却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问,于是采用迂回战术:“母亲,哥哥该去相看几个好人家了。”
“咳咳……”
宋辞被呛得喷了几粒饭米出来。
云氏却对宋蓉桢的话深以为然,蹙起眉头,颔首道:“蓉儿说得没错,回头我得帮你哥挑选几个门当户对的好姑娘,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宋辞一脸惶恐:“母亲,我还不想成家。”
“说什么傻话。”云氏沉下脸来,“你父亲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蓉儿都已经出生了。”
宋辞当年跟着楚王一同远赴边陲,一去就是五年,这才耽误了娶妻成家的大事,如今既然已回到家中,哪里还能再耽搁。
“就是看着父亲被女人管了大半辈子,我才不想这么早误入歧途。”宋辞嘀咕道。
“你在嘟嘟囔囔什么?”
“不不不,我是说,像母亲这般贤良淑德的女子上哪儿去找啊,若是娶个脾气差些的回来,教妹妹看了不顺眼,这国公府还不得被她们两个掀了。”
宋辞瞅了宋蓉桢一眼,你敢拿你哥哥的婚事胡闹,休怪哥哥也拿你作挡箭牌。
云氏和镇国公齐齐看向宋蓉桢,不约而同露出恍然的神情,开始皱眉苦思,仿佛宋辞这两句话还真戳中了要害。
“蓉儿这样的小姑姑,确实是难对付了些,谁若是嫁进来,少不得要受委屈了。”云氏为难道。
“大不了在府里建一座别苑,让她们平时少见面就是了。”镇国公道。
看着父母认真思索对策的模样,宋蓉桢简直难以置信——她平素里的品行有那么恶劣吗?!
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事儿,有没有人愿意嫁给宋辞这种不解风情的武将还另说,居然就先担心起姑嫂关系了,而且她还是作恶磋磨人的那一方。
宋辞趁热打铁,嬉笑道:“不如先给妹妹相看人家,最好是新晋的勋贵,比较老实好骗,趁早把她嫁出去了,之后再来商讨我的事。”
“宋辞,我看你带兵的本事没见长,搬弄是非的本事倒是增进不少。”
宋蓉桢阴恻恻看着兄长,手握鸡腿,随时准备出击。
宋辞以碗为盾,摆出防御姿态。
“辞儿说的也有道理。”云氏柔柔微笑,凝视着镇国公,轻声道,“今年开科大考,你多留意着些,看有没有适合蓉儿的青年才俊,日后招进府里来。”
镇国公捋须:“都听夫人的。”
宋辞闻言嘴角一抽,敢情他爹娘这是准备招人入赘,压根没打算过要把宋蓉桢嫁出去啊。
想想也是,京都豪门谁不知晓宋蓉桢刁蛮霸道的名声,若是将她嫁入别人府里,以后闹出什么鸡飞狗跳的事来,两家面子上都过不去,还不如干脆招个寒门出身的士子,好拿捏。
宋蓉桢忸怩,“本该是说哥哥的,怎么又说到我身上来了……对了,那个楚王不是和哥哥差不多年纪吗?他可有娶妻。”
“楚王?”这话题虽是转得有些突兀,所幸镇国公没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