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涵养颇好,还能绷得住, 他身后的一些大臣已经哗然。若不是里头有一条真龙, 他们怕是当即就要“呔”一声, 怒道“妖孽休走”。
    唐太宗看着他们两袖空荡荡, 问道:“佛经在何处?”
    玄奘解开绑在腰上的袋子,心念一动,让里头的经书整整齐齐列在大殿前。
    大殿登时被书铺满。
    大臣:“……神仙!!!”
    唐太宗且惊且喜,道:“圣僧才志惊人,可愿还俗,必封官拜相,得一场君臣佳话!”
    玄奘让道:“贫僧愿恪守戒律,阐扬佛法。”
    唐太宗遵玄奘志, 请玄奘入大内供养, 又命择一殿立为译经院,也不管他的徒弟是男是女是妖是怪, 全都封了官职,往译经院里塞去。
    众人纷纷赞道:“皇上圣明。”
    玄奘专注译经,不舍昼夜,主持译经凡十九年,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 一千三百三十一卷。那烂陀寺鼎盛时期的佛学经典,在玄奘的翻译下,其经学要义得以全数传至中华。
    以上,摘自后世的《大唐西域记》序。
    ……
    惜春对翻译经书没什么兴趣,挟“取经”功德在长安逛了几年,听了几场说经后,就觉得没意思,回那茫茫天地去了。
    佛祖感应到了之后,心下一松。
    偏这时候,迦叶来报:“西行路上多了不少以佛理成地仙的散仙,可要把他们接引入此地极乐?”
    佛祖道:“他们原本都是妖怪,如何能来?”
    迦叶正待再报,荀子翩然而进,笑道:“儒家崇尚有教无类,佛祖若看不上的话,我们儒家可是要的。”
    佛祖心下恼想,说什么儒家?早被董仲舒那小子歪成儒教了——若不然他们如何也来拉人?
    王阳明不知何时也进了来,亦道:“他们虽是妖类,却内心清明,堪习儒学。”
    佛祖哼了一声:“不行!既然是学了佛学才成了仙,那就该继续研习佛法!”
    王阳明笑道:“你们佛家闭目塞听许久,竟不知如今佛道儒已合流,还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扣扣索索,”他道,“就算你让他们进了雷音寺,他们也什么都学不到。”
    融合了儒法两家的的荀子附和道:“是啊是啊,还是把他们接引了,来学习我们的儒学好呢。”
    佛祖道:“你们待如何?他们怕是连‘儒’字怎么写都不知道的。”
    王阳明坦诚道:“受天道嘱托,让佛祖给玄奘师徒等一个名分。”说完,他也觉得这个说法有些滑稽,不由莞尔。
    可佛祖完全笑不出来。
    天道,又是天道!
    恍惚间,他回忆起了被天雷劈时的恐惧。
    “好……”佛祖努力镇定道,当即扬传佛音,“玄奘为旃檀功德佛,悟空为斗战胜佛,敖烈为天龙揭谛大菩萨,白骨为明悟阿罗大菩萨。”
    “还少一个呢,”太上老君不知何时也来了,笑道,“她爹也是修道的呢,让她得个道教的天职也可以的。”
    佛祖咬牙,正待说个菩萨的名号出来,燃灯佛阖目,以佛音缓缓道:“惜春为南无清净智慧佛。”
    南无清净喜佛:“???”
    燃灯佛序齿最高,他一发言,无可更改。众佛大惊后,终究是接受了。
    王阳明也笑道:“好呀,好呀,好呀。”抚掌三次,带着荀子飘然而出。
    佛祖与太上老君相对苦笑。
    燃灯佛见他们磨磨唧唧,心生鬼祟,摇头道:“佛道法衰微,你们又何必拘泥一个小世界里的得失?”说罢,阖目自念佛去。
    佛祖一愣,心下空落落的,紧接着也叹息。
    是啊……那个世界。
    ☆、贾惜春(9)
    传闻,狗能看见人看不见的脏东西。所以, 一旦狗对着空无吠叫, 一定要小心。
    而此刻,青天白日下,宁国府的马棚内, 狗吠连声。
    敞亮的正堂前, 有一只漆黑的乌鸦在堂前的树上眯着眼, 悠闲的栖息着, 偶尔“嘎嘎”叫两声。
    有侍女歇在树下,听见声音,仰头嫌恶的看一眼,嘟囔一句“终于来收尸了”,就起身往侧厅里走去。
    乌鸦乌亮的眼睛溜溜的转。
    一男子觑得机会,缩手缩脚的溜进了正堂。
    正堂里,一侍女朝他笑道:“哟,你来就来了, 还这般猥琐样作甚?”又嘟囔句, “也不知老夫人看上你甚么了。”
    他恬着脸笑道:“你可要试试,老夫人到底看上了我什么?”
    那侍女娇羞道:“讨厌!嘴巴还是这么滑溜。”就避过了, 纵他往堂后的卧房去。
    宁国府老夫人的卧房。
    宁国府,众主子和体面的副主子,大半都知道别人不干净,自己也不干净。互相利益纠葛下,在外头居然也勉强保证了体面, 没让最大的阴私爆
    脸红心跳

章节目录

[红楼]二月是许愿的时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一鹤三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鹤三金并收藏[红楼]二月是许愿的时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