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还有讯报,许靖一直与晋阳联系频频,这是为防卫桓找个借口先斩后奏,而后随意给他安罪名。
    这人比丁洪谨慎。
    很棘手。
    议事厅内一阵沉默,之后众人尝试着讨论应对之策,可惜并没什么进展。
    不但棘手,还很难下手。
    “要不,我们能不能这样?”
    姜萱心里有些想法的,见此也不犹豫,翻开早准备好的几份文册,先递一份给上首卫桓,而后将其余几分交予众人传阅。
    这是一份抄录过来的阵亡伤残军士统计,还有遗孀家人生活调查。
    统计的主要是前两次大战,一次是大败西羌先零部的,另一次是奉命赴肃城大战三胡的。
    这两次虽大胜,但伤亡都非常惨重,阵亡伤残军士合共高达六七万之多。
    “二娘,这……”
    众人有些不解,这也是个问题,但和许靖不相干啊。
    姜萱笑笑:“诸位且听。”
    “诸位都知,寻常兵卒阵亡,抚恤不过三千四百钱。”
    这数额,放在天下诸侯军中,算中上水平的。但实话说,它还是非常少。
    老父老母,遗孀子女,四五人的话,最多也就两年生活,很节俭了。
    调查结果也明明白白,确实如此。
    贫民家中往往这是顶梁柱,一垮一家子凄凉,如今壮劳力都不值钱,更何况老弱幼小?多是贫苦困顿,夏无果腹之食,冬无御寒衣炭。
    这问题姜萱和符石等人商议过的,有人提议增加抚恤金,但被否了。
    不提郡守府财政是否能长久支持,单单论这个增,哪怕翻一倍,也是治标不治本。
    姜萱后来琢磨了一下,她有些想法。
    “前些时日,郡守府添了许多田庄土地,我昨日大致算了算,有七八百倾之多。”
    这些都是之前清洗军政两边得的,丁洪不少心腹都是硕鼠。
    “反正耕种田地也要人手,我们不妨将这批地划出来,作为军田。”
    “军田?”
    “没错。”
    姜萱点头,“作为安置阵亡将士遗眷之用。”
    “老弱妇孺力有不逮,每逢农忙,可轮流安排军士去帮忙垦收。”
    她笑笑:“人也不用多,万数军士忙个十天八日就够了,轮流来,想必他们是很愿意。”
    是啊,肯定很愿意,谁敢说自己每次出征都能活着回来?定阳军大多都是有家眷的,这么一来,去了后顾之忧,谁不乐意?
    必定感恩戴德,军心大大凝聚。
    “好!”
    陆延一击案,霍地站起:“此策乃仁政,极好!极好!”
    都不是枉顾兵士的将领,他激动,徐笙刘振等将也激动,众人连声叫好。
    卫桓已听明白姜萱的意思:“不战屈人之兵?”
    他看向姜萱,姜萱微笑:“正是。”
    吕逊略略思索,也明白过来了,“确实,二娘好计策,一石二鸟!”
    两件事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卫桓此政一出,感激归心的仅他麾下亲信部属吗?
    不!
    里头还包括许靖麾下的普通兵卒。
    普通兵卒并不管上位者的夺权争斗,甚至他们可能还很厌恶,府君让他们后顾无忧,他们就感激府君。
    上有卫桓军令,下有底层兵卒归心,只要稍稍注意些,哪怕出征在外,许靖也翻不出浪花来。
    这是阳谋。
    光明磊落,无懈可击。
    姜萱微笑:“有了军田,再加一个育幼堂,此事便周全了。”
    收容孩童的善堂也很必须,世风开放,妇人改嫁寻常,阵亡消息一传回,不管主动被动,都会掀起一轮改嫁风潮。差的直接卷了钱财扔下孩子走了,没办法,这年头,带着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基本难嫁得好。
    好一点的扔给夫家,但这样的,孩子也泰半过得不好的。
    徐乾击掌:“好!此策确实好!二娘巾帼不让须眉啊!”
    众人大赞一番,卫桓遂定下按此策行事,接着他就安排众人任务去了。
    二次大战的抚恤金已发下去,遗孀家人情况还得探访统计,再有就是量度土地以规划安排,事情非常多且繁琐,众人领了任务纷纷告退,议事厅很快就空下来。
    就剩卫桓和姜萱两人。
    卫桓直接起身,从上首下来坐到姜萱身侧。
    “阿寻此策极妙。”
    人后,褪去清冷,他说话时目露骄色,一如姜萱先前看他端坐上首气势显露时。
    姜萱抿唇一笑,睨了他一眼,笑着说:“如此,咱们的屯田之策也顺利开头了。”
    屯田之策,乃她上辈子一个如雷贯耳的人物发扬光大的,曹操。
    打仗损耗的国力,这点人所共知,三国也是乱世,可对比起吴蜀,曹操可是越打实力越强。
    为什么呢?这很大程度得

章节目录

姜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木成林并收藏姜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