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难得迟疑,提唇打了个嗤,“说实话有些发怵,其实朕并不真正明白该如何当好这个皇帝?是不是很可笑?”
郁兮回头望向了他的侧影,这样一个从来都是踌躇满志的人竟然也有茫然的时候,她摇头,“先帝万岁爷临终前不也说么,他老人家刚即位那年也是手忙脚乱的阵势,我相信万岁爷,你能做到的。”
他沉默,然后道:“桓桓,谢谢你。”他牵起她的一只手放在膝头,抚摸她手心上的掌纹,“朕在这宫里,从来都是孤掌难鸣,有你在,咱们就是龙吟凤哕,朕觉得安心许多。”
一直以来皇帝都认为自己无所畏惧,直到至亲离开,经过悲伤的打击真正肩负起压力时,方才品味出身为一国之君的艰难,同时也对皇位心生出无限的敬畏。
因为敬畏,所以才会彷徨和质疑,以前他只能自己消化各方面消极的情绪,现在他有了可以倾诉的对象,那些难以启齿的感受在她那里能够寻求到积极的回应。
一个人的出现,或许就是另外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她脸靠过来,坠入他龙袍上日月星辰的十二章纹中,“有我在呢。”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经过死亡的洗礼,黄昏的颜色看久了有些血腥,他偏首吻她额头,“是朕对不住你。”
何错之有?他指得应该是两人结识的开端,绥安帝临终前从未提起过淳懿贵妃,她的出现也唤不醒先帝的任何回忆,他北上徐徐图之的那个目的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
两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几乎是拜阴差阳错所赐,他们的故事有个戏谑的开头。
她轻轻叹息,“也许先帝万岁爷对淳懿贵妃的感情,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样深厚。”
“应该是,”他没有否认,“兴许是外人曲解过头了,包括朕也在内。”
听上去格外讽刺,郁兮停靠在他的肩头上沉默了下来,皇帝望向她,他的目光为她脸上镀上了一层朱红,“桓桓,你不必担心,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你和朕之间。”
“万岁爷,”她浅声的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洋洋洒洒的道:“接下来朕会娶你做朕的皇后,更换货币元宝的图样,朕会大赦天下,在圆明园种一片稻田,朕会发展海运,惩恶除奸带你下江南……”
最后她问:“万岁爷,当皇帝是什么滋味?”
“想听实话么?”
“嗯。”
“眼下是火烧屁股的滋味。”
他的话语中勾勒出了万里江山,夏天的最后一丝余热也被地砖尽数吸收,他们身下是灼热滚烫的土地,她扬声笑了起来,笑声穿过那层层的朱阙楼阁。
最后送她回承乾宫,站在黄昏的余热中目送她离开,皇帝瞥一眼挣扎在天际的那抹狰狞艳色,像宫中这一个月以来的光景一样,杂乱无章,凄凉哀痛。再次收回眼时,面前那条路疑团渐消,分外明晰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有些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写男主内心的矛盾,我相信他对执掌天下是有片刻矛盾的。孤独的人,现在不那么孤独了。对话比简单,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接下来就是双方家长会晤,登基大典,至于守孝期间,两人相处问题,不影响亲亲抱抱那啥啥吧。
谢谢大家支持!
☆、秀女
八月初八, 国丧满两个月之时, 宫中又恢复到了以前那样肃静庄重的氛围之中, 乐寿堂殿外有人求见。一撇锦袍,一幅八宝平水翩然涌入殿中。簇新的衣料经受不住任何力道, 锵然一声响。
太皇太后望着跨过门槛的那双织金云龙靴履, 要比之前更具威严, 一步不会迈得过近, 也不会迈得过远, 从容有度,仿佛如履平地。
寒暄见礼后, 一杯茶递进手中,皇帝听太皇太后道:“内阁拟的年号哀家也瞧过了,听说你还没拿定主意, 今儿特意召你来,想听听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是孙儿不孝, 让皇祖母忧心了。”皇帝抿了口茶道:“横竖都是从《周易》上摘取的字,寓意俱佳,倒也没什么优劣之分, 既是老祖宗问起来,就取“兴祐”这二字吧。”
太皇太后笑道:“哀家也觉这二字好!“兴”, 起也。“祐”,自天祐之。那便用这二字吧!”
做了皇帝的人仿佛比之前更沉默,笑意浅淡,浪头似的翻了下就隐去了, 太皇太后默叹了口气道:“承周,这段时间朝中政务方面你处理得很出色,千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每日的折子料理完了就下座走一走,尽量早些休息,正是天热亢旱的时候,要注意身子。别学你皇考那样没日没夜的批折子。”
“有劳皇祖母挂心,孙儿会注意的。”皇帝还是那套淡淡的精神和脾气。
太皇太后跟太后互视,面色略显无奈,然而博尔济吉特氏自从先帝驾崩当上太后之后,心存的斗志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绥安帝阖眼前居然能留心到她的指甲,一句话把多年的恩怨做了了结。
这位太后最近
郁兮回头望向了他的侧影,这样一个从来都是踌躇满志的人竟然也有茫然的时候,她摇头,“先帝万岁爷临终前不也说么,他老人家刚即位那年也是手忙脚乱的阵势,我相信万岁爷,你能做到的。”
他沉默,然后道:“桓桓,谢谢你。”他牵起她的一只手放在膝头,抚摸她手心上的掌纹,“朕在这宫里,从来都是孤掌难鸣,有你在,咱们就是龙吟凤哕,朕觉得安心许多。”
一直以来皇帝都认为自己无所畏惧,直到至亲离开,经过悲伤的打击真正肩负起压力时,方才品味出身为一国之君的艰难,同时也对皇位心生出无限的敬畏。
因为敬畏,所以才会彷徨和质疑,以前他只能自己消化各方面消极的情绪,现在他有了可以倾诉的对象,那些难以启齿的感受在她那里能够寻求到积极的回应。
一个人的出现,或许就是另外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她脸靠过来,坠入他龙袍上日月星辰的十二章纹中,“有我在呢。”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经过死亡的洗礼,黄昏的颜色看久了有些血腥,他偏首吻她额头,“是朕对不住你。”
何错之有?他指得应该是两人结识的开端,绥安帝临终前从未提起过淳懿贵妃,她的出现也唤不醒先帝的任何回忆,他北上徐徐图之的那个目的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
两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几乎是拜阴差阳错所赐,他们的故事有个戏谑的开头。
她轻轻叹息,“也许先帝万岁爷对淳懿贵妃的感情,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样深厚。”
“应该是,”他没有否认,“兴许是外人曲解过头了,包括朕也在内。”
听上去格外讽刺,郁兮停靠在他的肩头上沉默了下来,皇帝望向她,他的目光为她脸上镀上了一层朱红,“桓桓,你不必担心,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你和朕之间。”
“万岁爷,”她浅声的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洋洋洒洒的道:“接下来朕会娶你做朕的皇后,更换货币元宝的图样,朕会大赦天下,在圆明园种一片稻田,朕会发展海运,惩恶除奸带你下江南……”
最后她问:“万岁爷,当皇帝是什么滋味?”
“想听实话么?”
“嗯。”
“眼下是火烧屁股的滋味。”
他的话语中勾勒出了万里江山,夏天的最后一丝余热也被地砖尽数吸收,他们身下是灼热滚烫的土地,她扬声笑了起来,笑声穿过那层层的朱阙楼阁。
最后送她回承乾宫,站在黄昏的余热中目送她离开,皇帝瞥一眼挣扎在天际的那抹狰狞艳色,像宫中这一个月以来的光景一样,杂乱无章,凄凉哀痛。再次收回眼时,面前那条路疑团渐消,分外明晰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有些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写男主内心的矛盾,我相信他对执掌天下是有片刻矛盾的。孤独的人,现在不那么孤独了。对话比简单,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接下来就是双方家长会晤,登基大典,至于守孝期间,两人相处问题,不影响亲亲抱抱那啥啥吧。
谢谢大家支持!
☆、秀女
八月初八, 国丧满两个月之时, 宫中又恢复到了以前那样肃静庄重的氛围之中, 乐寿堂殿外有人求见。一撇锦袍,一幅八宝平水翩然涌入殿中。簇新的衣料经受不住任何力道, 锵然一声响。
太皇太后望着跨过门槛的那双织金云龙靴履, 要比之前更具威严, 一步不会迈得过近, 也不会迈得过远, 从容有度,仿佛如履平地。
寒暄见礼后, 一杯茶递进手中,皇帝听太皇太后道:“内阁拟的年号哀家也瞧过了,听说你还没拿定主意, 今儿特意召你来,想听听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是孙儿不孝, 让皇祖母忧心了。”皇帝抿了口茶道:“横竖都是从《周易》上摘取的字,寓意俱佳,倒也没什么优劣之分, 既是老祖宗问起来,就取“兴祐”这二字吧。”
太皇太后笑道:“哀家也觉这二字好!“兴”, 起也。“祐”,自天祐之。那便用这二字吧!”
做了皇帝的人仿佛比之前更沉默,笑意浅淡,浪头似的翻了下就隐去了, 太皇太后默叹了口气道:“承周,这段时间朝中政务方面你处理得很出色,千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每日的折子料理完了就下座走一走,尽量早些休息,正是天热亢旱的时候,要注意身子。别学你皇考那样没日没夜的批折子。”
“有劳皇祖母挂心,孙儿会注意的。”皇帝还是那套淡淡的精神和脾气。
太皇太后跟太后互视,面色略显无奈,然而博尔济吉特氏自从先帝驾崩当上太后之后,心存的斗志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绥安帝阖眼前居然能留心到她的指甲,一句话把多年的恩怨做了了结。
这位太后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