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进行,跟他告过别后出了内务府,便沿着十八颗槐以北的甬道往回走。
    ☆、芍药
    天际一匆匆掠过一群鸽影, 一名太监驻足抬头痴痴望着, 怀里抱着那束芍药被风吹落了一片花瓣, 月华门总管太监张敬宗从他身边经过,一巴掌掴在了他后脑勺上, “发什么愣!还有闲心赏鸟呢!若因为你砸了饭碗, 你小子给我瞧好!”
    太监大梦初醒忙拢了花经过内奏事处往南书房赶去, 张敬宗跟着他进殿, 见他把黄布棉套里的花取出, 注水插进花瓶里换去作日那几株已经枯萎的花,这才松了一口气。
    文学侍从之臣日进南书房讲章, 上亲临咨询,这是南书房里一直延续下来的惯例,只不过现在天天到此咨询讲章的人由皇帝变为了恭亲王。
    南书房不设首领太监, 属月华门首领兼辖,专司应候内廷翰林出入及坐更等事。南花园冬月进花, 按时舁送各宫殿安放。花残,则随时易以新者,南书房自然也不例外。
    每天起个大早, 张敬宗就为筹备南书房的诸多事由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今天与往常无异,卯时南书房行走的翰林文臣准时入书房里当值,辰时左右恭亲王的身影便会从月华门内出现,前来南书房聆听讲章。
    日久观其脸色, 恭亲王与他的父亲绥安帝相比,除了不苟言笑的共同点之外,那张年轻的面庞上多了一份闲在,人格修养上张驰有度,从容应对与书房里侍讲臣工们之间的关系,称得上是如鱼得水。
    盯着怀表过了一刻钟,张敬宗带着手下的太监们进殿中换茶倒水,殿里众人不知因为什么说到了尽兴之处,都笑了起来,文人的笑不似寻常人的喧哗,朗朗中透着典雅,合着茶香弥漫。南窗下的那个人坐在缂丝夹花毯上,一边的肘臂搭在迎手上,垂下的五指在绣花的纹路上轻慢的叩。
    少年天子,意气风发,形容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人物。
    最后一巡进殿侍茶的时候,这群文人墨客聊到了五台山进贡宫中的一种蘑菇,即五台山银盘天花。
    有位翰林学士笑道:“记得臣的师傅高文盛高大学士随侍皇上西巡所作的《扈从西巡日录》上讲说:五台山有杉丛生,下视若荠,土人目为落叶松,又曰柴木,雨余产菌如斗,其色干黄,是为天花。其在阴岸,丛薄,落叶委积蒸湿,怒生白茎紫色伞,是为地菜。”
    一位大臣接话道:“不管是天花还是地菜,这种天花蕈可谓是珍奇罕有,南宋朱弁出使金国,在漠北羁留十六载,适逢故人以天花蕈相赠,以至于勾起思乡之情,写诗云:“地菜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堆盘初见瑶草瘦,鸣齿稍觉琼枝脆。赤诚菌子立万钉,今日因君不知贵。”可见这天花的风味远在普通菌菇之上了。”
    张敬宗捧着茶盘听得直砸嘴,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谈论一种蘑菇,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做诗做赋的,横竖是要谈出个百转千回的味道来。侍过茶不多久,听到里面叫散,等臣工们陆陆续续的走完,他带人进殿里收拾。
    若按往常,在南书房这边询问过经史之后叫了散,恭亲王下一站要去的就是军机处,今天他却没有动身,随手翻着炕桌上进呈的书籍,瞥了眼绿地粉彩花鸟纹象耳瓶里插得那从芍药问:“这是今天刚换过的?”
    张敬宗一凛,忙躬下身应是,“回王爷,这是今早奴才才派人从暖洞子里摘下来。”
    宫里插瓶用的花有个规矩,得用木牌悬挂书写花的品种,恭亲王又往回瞥了眼,看到瓶口的木牌上题着“金蕊芍药”的字样,神色有一瞬间的怔然,又看回到书中去,默默合上了书页,看向周驿道:“方才提到“天花蕈”,我就想到了“天花”,初春三月,盛夏八月正是霍乱痘疹容易爆发传染的时节,我心里总觉得不放心,你回头去安排,传太医院,御药房,还有防痘章京们集议,这个时候也该提早防治起来了。”
    周驿躬身应是,又听他道:“我找敬和格格有事,派人去把她请来。军机处那边也先派人去传个话,今日的晨议改为下午申时举行。”
    把一切交托清楚,这边两人领命出了殿,周驿道:“劳烦张大总管帮个忙,昨儿晚上三希堂里碎了杯茶,地给弄脏了,小喜子,小砚子那俩兔崽子钻沙溜号上内务府换毡子到现在还没回来,通知军机处这件事请您办去吧。我找敬和格格人去。”
    “别德行了,”张敬宗道:“一句话,几步路的事,图你喊我一句大总管么?不过也不白叫,等将来周大总管升了御前,还能听您说话这么客气么?”
    “看看到底是谁在撒德性呢?”周驿道:“这你都能跟我抬杠?话说得不客气了,只怕你还要埋汰我拿架子抖官威,横竖话都由你说了。”
    两人互呛着过了月华门,一南一北该分开了,张敬宗看宫道现无人来往走动,便压低声凑到他跟前问:“敬和格格在六爷跟前挺得脸,什么事这样急?把军机处都先晾着了。”
    周驿眼睛一唬:“我又不是王爷肚子里的蛔

章节目录

朱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冠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冠辞并收藏朱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