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惊讶。
    以他对大秦礼的了解,皇帝身边站着的不是近侍宦官便是得宠重臣,可这么年轻的宠臣,还是第一次见。
    难道他就是那位方统领?
    李兆信心里摇头,传言说那方统领虽然年少,但绝对已有二十之龄,而阶上这位端得是个小小少年,决计不会超过十六岁,岂会是方昭然。
    莫不是皇帝又寻了哪个新近宠臣?
    李兆信忽然反应过来,进来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的世子进京之事,这位小少年恐怕就是哪位王爷的世子吧?
    他心中一抹苦涩涌上。
    同样顶着世子的名头,他这高丽世子便是寄人篱下连大气都不敢出,便是面圣都得看皇帝心情。
    而那位小世子却一来长安,便能站到距天子最近的地方接受他的叩拜,甚至将来有望坐到那个高不可及的地方。
    想到这儿,李兆信不由抬头悄悄望了一眼。
    阶上的小世子竟也回头看他,少年模样生的干净明亮,露齿一笑竟比外面骄阳还刺眼三分,更是传达出了绝佳的善意。
    李兆信慌慌张张低下头:“属臣,属臣特来谢恩。”
    皇帝倒是不太在意他是惧是怕,只和声安抚两句,很是官方地关切了一下吃穿用度,听到李兆信说都好,就着人赐了些东西,便让他退下。
    李兆信犹豫一下,颤巍巍看向一旁站着的秦绍。
    秦绍对他再次报以和善的笑容,倒教他觉得二人不是第一次见面,而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一般。
    他又从方才的只言片语里得知,是秦绍进言,皇帝这次才肯见他一面,心中便有了一些打算。
    这位裕王世子,大约是对他有好感的。
    虽不知这好感是从何而起,但李兆信觉得,世子这份好感应该是对他极其有利的一件事。
    “属臣斗胆,还请天朝上邦降下一个恩典。”李兆信突然开口,一个头磕在地上。
    第三十一章 化险
    “天朝上邦?”皇帝玩味一遍,总算将注意力从秦绍身上收回,看向李兆信。
    这个瞩目,给李兆信添了十分压力,腰都猫低两分,头更是不敢再抬。
    “说吧。”皇帝抬抬手,容王的目光也落在李兆信身上。
    从秦绍的角度更是能清楚地看到李兆信喉结滚动一下,才开口:“属臣,属臣收到父王来信,说连日春寒又病重了,我母亲病重恐难熬到夏天,所以所以想恳请宗主国主开恩,放我还国。”
    李兆信红着眼连叩三个响头,声声哀戚,可当他停下的时候,空旷的大殿便再无一点响动。
    皇帝表情微妙,看着李兆信却不曾开口。
    容王更是抬着下巴看向皇帝,对外物不闻不问。
    至于秦绍,她倒是有心帮忙,但这件事不用想她也知道结果,必定是不成的。
    不但此次求情不成,就连一年后高丽王病重,李兆信都没能放还归家,直到他做了容宿的刀下亡魂,尸首才被送还高丽。
    还是以出逃罪人的身份,将尸体遣送回国。
    秦绍闭上眼。
    李兆信慌慌张张抬头:“请陛下明鉴,属臣属臣回去只是见见母妃,待母妃病情回转一定不敢耽搁片刻,立即动身回长安,请陛下明鉴!”
    他又磕了好几个头,这一次,李兆信是真的在沉默中慌张,既恨自己没有做足准备便开口,又恨他身份尴尬步步受限。
    可这次不一样,他
    李兆信猛地抬头看向秦绍,裕王世子是皇帝嫡亲弟弟的独子,地位卓然,只要秦绍肯替他开口求情,事情就还有转机!
    秦绍收到李兆信的目光求救,却只是轻轻摇头,便转过头不再看他。
    李兆信陡然跪坐在地。
    是他太天真了。
    裕王世子的确向他示好,还帮他一把,但那些可能都是客套的相助,想要结交他,但也不会在这么大的事上为他拼命。
    皇帝轻咳一声,看向容王:“容卿怎么看?”
    容王抱拳拱手:“王妃病重,陛下可下赐医药,以替世子尽这拳拳孝心。”
    “准。”皇帝说,拂手令李兆信退下,转而带笑望向秦绍:“方才说到哪儿了?”
    下手小內侍过去搀扶李兆信,请他出殿。
    李兆信回忆起他九岁那年被定下质送长安,临出发前,母妃抱着他痛哭不已,树上的银杏叶飘坠在母妃头上,他亲自摘下,还承诺等那叶子绿了再黄,不过五次,他便归来。
    可如今叶子黄了又绿已有两个五年,他的归期依然遥遥,顿时泪如雨下。
    想到母妃思念成疾,时日无多,他为人子非但没有一日尽孝床前,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到,李兆信噗通一声又跪在地上:“圣君!圣君,求您开恩,让我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吧!李兆信求您了!”
    皇帝脸上笑容敛去,转过头去看容王。
    “臣有一问

章节目录

不二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平舒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舒道并收藏不二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