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了数朵梅花,红的,黄的,紫的。
    是烟头闯祸留下的实证,还签字画押。
    何唯有些吃惊,但没显露,只是想象着它不知如何做到,几只脚踩了不同颜色,还在纸上乱转,大概是像它平时捉自己尾巴玩的蠢萌样子吧,于是呈现出这么一幅“姹紫嫣红”。
    周熠问:“是不是挺艺术?像大师作品?”
    “不觉得。”
    他轻笑,似乎看破她的口是心非。“留个纪念吧。”
    何唯一脸嫌弃,只想把它扔了,看着就闹心,她伸手去拿,某人先她一步,她怒目而视,他微笑道:“我先拿去做个画框。”
    作者有话要说:
    2019.12.5
    第43章 破茧而出
    有些感受可以屏蔽,但有一些还是需要宣泄。
    所以周熠这一天回来时,看到奇怪的一幕。
    何唯居然在画室里,但没画画,也没做雕塑,而是在射击。
    端起一杆猎~枪,近距离射击,但靶纸不寻常,是一张画板。
    每打出一枪,画板上流淌出颜料,不同颜色,肆意流淌,晕染开去,有点类似泼墨画……她端枪姿势依然冷艳,酷劲十足。比起头两次,这一次多了几分专注与笃定,特别的稳。不是装装样子,而是发自内心,人枪合一。
    周熠知道,这是时间和阅历所赋予的。
    他在窗外看了会儿,渐渐摸出门道。
    颜料藏在石膏里,子弹打进去,颜料流淌出来,喷射到画布上。
    这显然比传统作画要难上很多,显然她还是新手,打哪指哪,即兴发挥。但已经俘获一名铁杆粉丝,每打一枪,就狂吠一声,特别激动。可能是狩猎犬的天性使然,面对枪声不是畏惧,而是兴奋。
    他忽而一笑,当然,也有可能是艺术青年之间的共鸣。
    何唯创作了一幅名为“不知所云”的作品。
    很畅快。那人说过,枪是杀伤性武器,具有破坏性,所以适合宣泄情绪。其实当把它的破坏性与创造性结合起来,既可以宣泄,也可以创造,更有建设性。或者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表达,表达愤怒,或表达自由。
    这一番心得让她有些得意。
    人与人,果然境界不同。
    当然这玩法不是她原创。
    上世纪的一名女艺术家,也是个传奇女性,“文”可上时尚大刊封面,“武”可持枪射击作画,创造了这种“射击绘画”,既治愈了她自己,也启迪了后人。
    ***
    何唯回房后拿起手机,在微信上找到“江直树”。
    她问:“师兄,你那个美人菩萨做好了么?”
    就是在博物馆被她看中的那座菩萨残像,他声称要做一个有头的版本,还原美人风貌。原作是汉白玉,他要做的是黄铜版。
    好一会儿才回复:“还差一点。”
    “做好了能卖给我吗?”
    这次秒回:“你自己不会做一个?”又追加一条:“干嘛用?”
    “送给人做寿礼。”
    这次没回信,直接打过来。
    “我可以卖给你,送给你都行,但有个条件。”
    “啊?”
    “你回来。”
    他曾有个奇怪言论:你不能抛弃艺术,只能艺术抛弃你。就是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必须尝试过很久,证明自己没艺术天分,才能放弃。
    何唯暗暗叹口气,“我还是买吧,你开个价,我保证不还价。”
    “哈,你不怕我狮子大开口?”
    “我只怕他们配不上你的作品。”
    那边也停顿片刻:“……这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只是个练手的。”
    “只要我不放弃,以后的会越来越好。”
    放下手机后,何唯窝在椅子里,发了会儿呆。
    昨晚收到一条信息,陌生号码,言简意赅:彩衣娱亲。
    署名只有一个字,林。
    何唯反应了几秒,立即让人去做了个背景调查,很快得到反馈,那位常局的老母亲即将九十大寿,而他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孝顺到什么程度呢,不给老母亲办寿宴,自己广厦豪宅却让老母亲蹲在乡下小院自己种菜吃……
    再看那位老母亲的简介,有一条是“信佛”。
    何唯多次被人评价为“有佛缘”。
    虽然她觉得自己只是对佛像感兴趣,因为中国雕塑发展史中,佛像雕塑占了很大比重。提起佛像,何唯立即想到那一尊风情万种的菩萨造像。
    或许有更适合的礼物,比如,开光的佛珠,一座金身佛像,或者找一块好玉请著名老师傅雕个应景的形状……即使不正中下怀,也能感受到“诚意满满”。
    可她更信自己的直觉。
    而且也觉得这样一位安居陋室的老人,颇有些风骨,至少不会太无趣。
    可她还是有点转不过弯,她不会把自己作为礼物送人,别说还没到那一步,就算到了也不会。但她还是把最珍视的事物当了礼物。
    也许这就是某人说的“放大了感受”吧。
    她不想用他教的方法,而是打给皮皮佳。
    对方听完她的小纠结,说:“

章节目录

光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刘小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小寐并收藏光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