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细心的,她发现,唐明阑的衣服换来换去就那么几件,身上所佩戴的东西……就这么些日子,那块通透的玉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唐明阑的动作慢了下来,“皇上不肯重用我,现在我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小侯爷。家里一大家子人,到了外地也要吃喝穿用。
    对了,我看你倒是挺会赚钱的,不然我跟你经商算了。”他半开玩笑的道。
    傅折桂也能想到他的处境,大家族若是没有权力,只靠朝廷给的那一点俸禄,吃饭穿衣都是问题。不过,“经商倒是可以,不过士农工商,商人的身份可是最低的。你现在还是小侯爷,起码是个,呃,贵族。”
    “贵族?”唐明阑扯了扯嘴角,“也就一个名分而已,还不如捞点钱实惠。”
    这倒是,傅折桂同意,只是,“你家人同意吗?”
    这一句问到了唐明阑的纠结处,他不是没跟家里人说过他想弃官经商的事情,可是家里根本不同意,还把他臭骂了一顿。在他们看来,唐明阑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他怎么能自甘下贱呢?
    钱没有,可以勒紧裤腰带,可是若是没了身份,他们以后就算再有钱,也没法再恢复唐家的荣耀了。
    唐明阑摩挲着杯子,有些拿不定主意。
    傅折桂静静的也没说话,这是唐明阑的事,还需要他自己拿主意。
    不过依她看来,还是经商的好,先填饱自己的肚子,至于以后的事情,如果自己有本事,自然能再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若是没本事,就是这么空耗下去,也于事无补。
    九月开恩科,八月,京城已经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举子,热闹非常。火热的天气,火热的人们,这种热情似乎会传染,就连傅折桂这种不参加科考的人好像都被这种情绪所带动了,每天都有些焦躁。
    按照朱、傅两家的意思,科考结束以后,不管结局如何,傅登科都会跟朱寄云订婚,那么……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天,天气实在闷热,傅折桂连喝了三杯凉茶,也降不下心中的燥意,决定去李府看看。
    李府看门的人已经认识了傅折桂,立刻开门请她进去。
    傅折桂直接问,“常胜将军在家吗?”
    “不在,将军最近特别忙,小人也好几天没见他了。”守门的人恭敬道。
    傅折桂有些失望,可是都走到这里了,“那贤妃娘娘呢?”
    “贤妃娘娘就在后堂里,我去给您通报。”
    看门的人往里跑,傅折桂则跟在后面慢慢的往里走。通报是程序,可是到了傅折桂这里,其实也不用那么麻烦的。
    一边走,傅折桂发现,李府多了很多人。那些人有的摇头晃脑好似书生,有的在花园里闲逛,说说笑笑,甚至,还有打闹的小孩子,简直乱成一团。
    怎么回事,李家成了旅店了吗?傅折桂一见到李琼枝,就问:“院子里的那些人是?”
    李琼枝都快被烦死了,“都是老家的亲戚。有些是上京来科考的,没地方住,就借住在我这里,有些,干脆就是听说李家有钱了,跟着那些举子来京里玩的。”
    “原来是这样。”傅折桂了解了。
    李琼枝长出了一口气,“你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我也没事,就是闲逛。”傅折桂含糊一句,立刻问,“你最近怎么样?周惠妃她们还找你的麻烦没有。”
    “她们明着暗着讽刺我几句,我不理就是了。现在太后对我还挺好的,若是她们太过分,太后就会帮我,日子也就这么过了。”李琼枝淡淡的道。
    “这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有太后的庇佑,就算你以后进了宫,也不会太难过。”
    李琼枝点了点头,想问问傅登科的情况,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问有什么用,终归是镜花水月,还不如不问、不想呢。
    两人聊了一会儿闲话,又聊到外面那些人的身上,李琼枝就问傅折桂,“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实在烦的慌。他们住一段时间还好,万一以后都住着不走,我可怎么办。”
    就冲李琼枝这个脾气,外面那些人百分之百会住着不走啊!在李府又有好吃的又有好喝的,还不用干活,没准,他们还会写信把他们的亲人都叫来在这里住着呢。
    “这有什么难办的,你不想让他们住,就直说啊!”傅折桂道。
    “那怎么行,毕竟都是亲戚。再说,传到老家,我们的名声不是臭了?”李琼枝不同意。
    “那你就等着那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都来你这里住着吧,住完了,他们也不会念你的好。
    他们只会想,他们占的便宜不如别人多。万一你再表现出点什么,他们更有说辞了。”这就是吸血还嫌骨头硬,傅折桂见的多了。
    李琼枝目瞪口呆,傅折桂说的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
    就昨天,她的远房六姑就跟她的远房婶子吵的不可开交,原因就是她们都看中了那间带隔间的房子,她觉的六姑家人多,就说把那间房子给六姑住,结果,那个婶子当面没说什么,背地里……
    “折桂,你可要帮我。”李琼枝急道。
    帮?怎么帮,她出去把那些人赶走?她也没立场那么做,再说,李琼枝自己不改,她就算帮得

章节目录

农门继母养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独恋一枝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恋一枝花并收藏农门继母养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