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含饴弄孙,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受过纪家很大的恩惠,对纪家感念不已。
    “书局终于要重新开起来了!”一个老人几乎喜极而泣,他是跟着纪家老太爷,看着同光书局发展起来的,对同光书局有种特殊的感情。
    这些年,其它书局也请他去过,可是他坚决不去,就等着这一天呢。他怕,怕同光书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
    “老周,我不如你啊!家里实在需要钱,才会……不过你们放心,既然咱们的书局开起来了,我一定回来。”另一个老人感叹道。
    “我这身子骨不行了,不过,我还有几个徒弟,两个儿子,他们敢不过来帮忙,看我不打断他们的腿。”
    “哈哈,咱们这些老家伙,终于又凑在一起了。”
    “对,何老头,怎么干,你就说吧。”
    ……
    何伯也红了眼圈,老太爷,您看到了吗,他们依旧是您的兄弟!
    何伯那边忙的热火朝天,傅折桂自然也不能闲着。朝廷批文下来的太慢了,她要去找朱秋鸿帮忙。这时候,可不是矫情的时候。
    傅折桂一向不求人,她第一次求人,就说明事情真的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朱秋鸿自然重视不已,立刻亲自跑了一趟衙署,没过半个时辰,就拿到了朝廷的批文,同意印制销售《新科考宝典》。
    一再的谢过朱先生,傅折桂拿着批文赶紧往回走。
    走了一段路,她发现后面有人跟着她,一看,正是皮五。这次,皮五算是帮了她的大忙,她也不那么避她如蛇蝎了,就停在那里,等着皮五跟上来。
    皮五犹犹豫豫的凑了上来,“小姑奶奶,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你为什么要帮我?”傅折桂问。
    “这……”皮五不敢说。
    傅折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天禄,这一路,他把这些事情安排的太周到了。况且,她在京城认识的人本来就那么几个,除了他,她还真想不出其它人。
    心里有数,她道:“算了,你不想说,我也不难为你。你愿不愿意再帮我一个忙,我可以付给你报酬。”
    “什么忙,您随便说。”皮五立刻拍着胸脯道。
    第二天,京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有人发传单,传单上写着一个大标题“同光书局大酬宾,科考学子的必备之书。”
    标题下面,除了有活动内容,还有一些摘自《新科考宝典》的一些内容点,都是那种让人一见就眼前一亮,恨不得立刻看完的关键知识点。
    “同光书局?怎么没听说过。”有人好奇。
    有老一辈自然知晓,便会连带怀念的道,“是那个书局啊,我年轻的时候去过,老板人挺好的,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新科考宝典》?李兄,你去不去,我可要去买一本看看。”一个大考完没有离开京城的考生笑道。
    那位李兄怎么肯输在这种地方,立刻道:“我肯定要去啊!不如我们叫上王兄一块去。”
    类似的情景发生在京城的各处地方,茶楼酒馆,学院私塾,甚至连大户人家的内眷都在说这件事,简直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光书局,《新科考宝典》成了整个京城谈论的最多的事情。
    “张老板,你这件事怎么弄的。”顺德书局的老板拿着传单,火烧屁股一样找到当升书局的老板。
    没一会儿,其它两大书局的老板也到齐了,各个都气急败坏。
    张老板也是面沉似水,立刻叫来了王安,“让你查那个女人,你到现在也没查到,你怎么办事的!”
    王安赶紧把责任都推到了皮五身上,说他办事不尽心等等。
    张老板自然又是一顿臭骂。
    “别光顾着骂下人了,赶紧说说这件事怎么办。咱们的《科考大全》什么时候能出售,我们可都投了不少钱呢。”世语书局的老板急道。
    其它人赶紧称是。
    张老板也起了一嘴的火泡,这件事他可出银子最多,只是“书稿还没写完呢,怎么印。”
    “写多少印多少。”
    “那怎么可以,书生又不是傻子,我看,最好让同光书局的书没法出售。”
    “咱们怎么管的了别人。”
    ……
    几位老板也是乱了阵脚,吵来吵去。
    张老板突然一拍桌子,“都别吵了。王安,你去把皮五给我找来。”
    不一时,皮五来了,他在街头混这么久,自然表演的滴水不漏。
    张老板也不追求之前的事情了,跟他交代了一些新事情,并给了他一大包银子,最后还威逼利诱道,“这件事办成了,还有重赏,要是办不成,连上次的帐一起跟你算。”
    皮五立刻保证一定会完成任务,那神情,真是诚挚的不能再诚挚,就差发毒誓了。
    张老板等人这才满意,让皮五离开。
    皮五出了当升书局,转眼就进了同光书局,把张老板等人的打算全告诉了傅折桂。
    “真是好毒的计谋!”傅折桂俏脸煞白。商场如战场,想在京城立足,真的比她想的难的许多。这次,她算是欠了皮五或者说李大郎一个大人情。
    不过,现在都知道了,就好办了许多。

章节目录

农门继母养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独恋一枝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恋一枝花并收藏农门继母养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