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念村里的老伙计们了。
    最后还是苏延卿说现在梁淑琴顾不上店里,苏大友要是回去了的话,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没错,为了掩人耳目,苏大友每隔几天就要去进一次货,不能每天都在店里守着。
    苏大友想想也是这个理,答应等梁淑琴出了月子再回去一趟。
    吴秀芹要回村里,两个孩子是不用跟着回去的。
    梁淑琴拿了钱,让赵湘湘抽空帮着买了些吃的和穿的。
    其中有一部分是吴秀芹的,另一部分是梁淑琴给苏安云准备的。
    苏大友他们种了两块钱的油菜,等收获晒干之后,约莫能榨出三、四百来斤的菜籽油。
    现在的菜籽榨出来的油香,用来烤烧烤再好不过了。
    现在的农民的人都分了地,现在又是油菜籽收获的季节,油菜籽的卖价并不算高。
    梁淑琴让苏延卿抽空跑了一趟乡下,收了两、三千斤菜籽用来榨油供店里消耗。
    天气热了之后,傍晚、晚上出来吃烧烤喝啤酒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虽然很多客人已经选择打包回家吃了,但是店里的六张桌子还是时常不够用。
    最后梁淑琴出主意让苏延卿找木匠做了后世的折叠桌子,晚上就摆在店门口的空地上,勉强算是解决桌子不够用的问题。
    除去各种花销之后,梁淑琴存了一个月的钱,总算是把欠瘦猴的那三千块钱凑齐。
    这钱存够了之后,梁淑琴就总想把欠瘦猴的钱还上?
    不过不知道廖哥他们一行人在深市的生意做的顺不顺利,廖哥和他的几个小弟接连一个多月,都没有出现在梁淑琴的烧烤店里。
    这手边有了点钱,梁淑琴就总是想要折腾点事出来,好在最后理智战胜了她的冲动,她用了极大的自制力,才把要还给瘦猴的三千块钱单独收到了一边。
    这两个孩子进了城,穿的用梁淑琴都想给他们换一遍。
    刚好梁淑琴现在还没出月子,索性在陈翠香过来看她的时候,拿了钱让陈翠香帮她买了几匹柔软好看的布料,平常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给家里的三个孩子做新衣服。”
    苏博明现在还小,长得又快,他穿的衣服梁淑琴倒是没怎么太过下心思。
    倒是苏秀兰和苏秀梅两个女孩子,下学期开学就要在城里的学校念书了。
    先敬罗衫再敬人,家里又不是没有条件,梁淑琴自然想让两个女儿穿的漂漂亮亮的去学校。”
    这女孩子的衣服,做起来难免就要多花一些心思,横竖闲着也是闲着,梁淑琴还细心的在两个女儿的裙子上仔细地缝了好看的荷叶边。
    梁淑琴缝补了好几天,才做出两件版型款式都算好看的裙子。
    梁淑琴把缝好的裙子仔细叠好放到一边之后,对身旁的苏延卿说道:“改天我们还是去买个缝纫机吧,有缝纫机的话自己做衣服方便。”
    苏延卿担心梁淑琴在月子里用眼过度,到时候眼睛落下问题,有些无奈的说道:
    “要我说何必费那个劲儿自己做衣服呢,直接去百货大楼买不也挺方便的吗?”
    现在的百货大楼也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里面卖的商品种类多了不说,天南海北的商品都有,价格也比前两年实惠得多。
    没办法,百货大楼要是不实惠的话,外面自然有的是比它买得实惠的店。
    梁淑琴不服气的拎起她做的裙子在苏延卿眼前晃了晃:“你觉得我做的好看,还是店里卖的好。”
    苏延卿挠了挠头,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住他。
    在苏延卿看来。这媳妇做的裙子好看,百货大楼里卖的也好看,看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苏延卿也不傻,哄媳妇开心他还是会的:“当然是你做的好看。”
    梁淑琴做衣服算是做出了乐趣:“那不就行了,有了缝纫机的话,我还能做得更好,到时候不管是你的衣服还是还是孩子的衣服,我都能在家自己做出来。”
    苏延卿不赞同的皱起了眉头:“可是这样的话,那就太辛苦你了吗?”
    梁淑琴不以为意:“不累呀,一年也做不了几套新衣服,再累又能累到哪里去。”
    苏延卿也知道自己是劝不听了,只能第二天就默默的扛了一台新的缝纫机回来。
    缝纫机买回来之后,梁淑琴就好像得到新玩具的小孩子,给家里的人一人做了一身衣服不说,还扯了花布做了好几套床单被罩。
    等梁淑琴把家里的旧衣服都缝补过一遍之后,她对于缝纫的热度才总算消减下来。
    出了月子之后,梁淑琴带着孩子们去店里帮忙。
    苏秀梅已经四岁了,倒是能够帮着串点肉串,苏博明就不行了,只能在一旁捣乱不说,梁淑琴还得时时注意着不让他被竹签子扎到划到。
    廖哥他们是一个多月之后才再出现在烧烤店里的。
    廖哥人还没有进店呢,就已经先嚷嚷上了:“老板娘,看着给我们给烤一

章节目录

七零重生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荼蘼夫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荼蘼夫人并收藏七零重生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