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鸭腹,用针线缝至密合,最后上蒸笼,大火蒸煮。
    另外一个锅则在煮饭。
    看孟深还在,孟溪索性就支使他:“你去烧火,我还得做个炒蒿菜,松仁烧豆腐。”
    让他不走!
    孟深成了烧火工,心里倒是没那么生气了,她让自己帮忙,可见并不讨厌他。
    他脱去外袍,兢兢业业的往炉灶里添柴火。
    孟溪偷偷瞧他一眼,又挪开了目光。
    等到午时,揭开锅盖,只见那鸭子皮已呈现酱红色,盛放鸭子的汤碗里,也积聚了香浓的卤水。
    孟深将汤碗取出,用筷子一夹那鸭子,只见早已软烂,很容易便能拆骨取肉。而等他把鸭肚打开,迎面就扑上来一阵香浓之味,他不吃都知道那糯米定是整道菜里最为美味的东西。
    顾名思义,八宝鸭,那糯米等物就是八宝,那是重点,既吸收了鸭子的鲜,也吸收了火腿等物的各色精华。
    等到孟溪坐下来,他舀了一大勺糯米放在她碗中:“尝尝我做的。”
    孟溪没忍住,噗嗤笑道:“什么时候是你做的了?”
    “哦,那是我们做的。”他挑唇一笑。
    孟溪的脸不由一红,但很快就想,义兄现在脑子不清楚,等他当官了就会明白过来——他们做兄妹才是最好的。
    她低头吃了一口。
    糯米的鲜香在口中缠绵,咸淡适宜,滋味无穷。
    品尝许久后,她又去吃鸭肉,将鸭肉往卤水中一沾放入口中,只觉心中的烦恼一下消散无踪。
    两个人不知不觉竟是吃掉了大半只鸭子。
    孟深要保持好印象,必须得洗碗。
    孟溪没有反对,只是问:“哥哥,殿试是在何时?”
    “按照惯例,是在后日。”更多文 公众号:小小书盟
    “哥哥洗好,赶紧去看书吧。”孟溪道,只剩这最后一关了,义兄得安然度过才好。
    “嗯。”她还是很关心他的,孟深笑起来。
    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孟深早早就在孟溪的陪同下,来到了皇宫外。
    因此处禁军甚多,闲杂人免进,孟溪鼓励他几句便离开了。
    这处地方,他在幼年时曾随父亲来过,后来父亲去世,没过几年他就被继祖母害得失去了记忆。如今再一次踏入,心里始终是有些感慨。
    孟深随学子们慢慢走到保和殿。
    在台阶下没等候多久,就看到炎武帝的龙辇被簇拥着从远处过来,众人急忙跪下行礼。
    炎武帝从龙辇下来,在学子们跟前走过,来到第一排时笑一笑道:“这都是大魏将来的栋梁之才啊。”
    他们是按会试名次排列的。
    有官员奉承道:“皇上圣明,大魏才有如此多有能之士。”
    炎武帝知道是拍马屁,心里也舒服,笑道:“都不用拘束了,随朕一起入殿,朕得考考你们。”
    别的学子见到炎武帝,多是怀有崇敬之心,根本不敢抬头,但孟深却还有一层亲切之感。幼时,炎武帝对他很是和蔼的,他记得炎武帝同他说话时的语气,十分喜爱。
    他第一个抬起头。
    炎武帝刚刚踏出第一步,见到他时脚顿住,面上露出惊讶之色:“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臣叫孟深。”
    孟深,姓孟……
    炎武帝怔了片刻,随即自嘲一笑。
    他怎么会想到秦泰初呢?他那个对他最为忠心的大将军已经死在了沙场上,连最后一面都不曾见到!不止如此,秦泰初的儿子竟也不在人世了。
    他是糊涂啊,没想到秦家这些人如此居心叵测,为爵位竟然连个孩子都不放过。
    炎武帝叹了口气,又仔细瞧一眼孟深,这年轻人的眉眼太像秦泰初了,看着是一双冷淡的无情眼,实则是最深情不过的。
    他摇摇头,继续往前。
    殿试只有一道策问,炎武帝出了考题后,众位学子便纷纷提笔书写。
    策问一向是孟深最为拿手的,他下笔如有神,很快就答好了,呈上给炎武帝,随后便在殿外等候。
    炎武帝很认真,都是亲自批阅。
    等到批阅完,已是接近傍晚,他一手拿着孟深写的策问,一手按着会试第一名的顾彦真写的策问,几次比较,最后朱笔一挥,点孟深为状元,封翰林院修撰一职,顾彦真为榜眼,封翰林院编修。
    吏部官员出去宣布,并且传旨,说炎武帝赐孟深游街庆贺。
    众位学子听闻,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不知道义兄考得如何,虽然他会试通过了,但孟溪仍希望他殿试也有很好的排名,这样当官的话,应该也会有个不错的官位,将来不至于被人欺负。
    但没想到孟深竟然得了个状元。
    专知客跑来告诉她的时候,孟溪都惊呆了:“你说得是真的吗?”
    “当然,你快去瞧瞧,现在在落英街!”专知客不是第一次见到状

章节目录

珍馐美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珍馐美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