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岚伸手接过,便瞧见了封面上的四个字。
    牡荆杂报。
    这牡荆,便是楚字本意,看字面意思便知是楚国的杂报。
    待翻开了,霍云岚轻声念道:“出自,魏家书斋……咦,是大哥的产业吗?”
    魏临点点头。
    霍云岚顿时来了兴趣,细细翻看。
    如今朝廷是有邸报的,手抄居多,多是进奏院向各地抄发的,用于传发政令规章。
    待三国分立后,楚国君王仁厚,商贸相对其他两国来说发达得多,民间的私人报社也开始兴起。
    只是相对于官报,私人杂报的流传度要低许多,因着其中没甚利润,故而办的人也少。
    一开始知道自家大哥办了杂报的时候,魏临有些惊讶,如今受到成品,魏临便看出了魏淮的底气。
    他伸手把福团重新抱起来,拿着布球逗他,嘴里则是对着霍云岚轻声道:“大哥交友颇多,甚至认识不少隐士,这里面便有两篇文章是他们写的。”
    霍云岚闻言,立刻翻开,果然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姓。
    她有些好奇:“大哥既认识这么多能人,之前为何甚少往来?”
    魏临缓缓开口道:“人都有起落,当初大哥的身子……他连床都下不来,怎还有心思去访友呢。”
    霍云岚略想想,便明白其中关节。
    魏大郎那时候伤重,就连卓氏都觉得他站不起来了。
    求助友人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实在太难,终究是有血有肉的人,谁也不乐意让自己最狼狈的模样被人围着看。
    那时候的魏大郎能撑下来已经算不错,更多的却是不能想了。
    如今身子略好了些便能重新为前程谋划,已是难得。
    想到这里,霍云岚却想起了如今的状元爷魏诚。
    二哥那些年,实在不易。
    这时候就听魏临道:“大哥既然有心此道,若能做的长久也是好事。”
    霍云岚笑着点头应下,而后将这本《牡荆杂报》收起来,准备日后细细瞧。
    魏临便想着与娘子亲近亲近,可还没等说话,就听福团的嘴里叨叨不停。
    来来回回就是“爹爹”、“娘”、“糕糕”这几个词儿,偏偏福团就能把自己会的词儿说出花儿来,来回颠倒着念叨,半点不带停的。
    刚起来的心思就歇了下去,小两口只管围着福团坐着,一会儿哄他学话,一会儿扔球让他去捡,玩的不亦乐乎。
    一转眼就过了白露,很快就要到中秋了。
    天气越发热了,霍云岚索性直接住进了凉屋。
    这凉屋说是屋子,其实比起寻常屋子大了不少,其中隔出来了几间厢房,用以晚上歇息,而在开阔处,霍云岚让人摆了桌椅软榻,还专门放置了书架,让霍湛和魏宁使用。
    纵然魏二郎已经搬出去,可是魏宁还留在将军府。
    马上就要到府试了,魏宁每日除了去瞧瞧院子里种下的菜,便是留在屋中温书,很是勤勉。
    霍湛则是常和虎头一起过来瞧福团,霍三郎是个有分寸的,虎头也疼福团,几个孩子在一处,霍云岚也觉得放心。
    只是凉屋里甚少有清净时候。
    除了水从屋檐滴落的声音外,便是福团奶声奶气的话音。
    “啾啾。”
    霍湛有些无奈:“福团,是舅舅。”
    福团笑眯眯的靠在虎头身上,嘴里叠叠的道:“啾啾啾啾。”
    见霍湛还要开口,虎头立刻道:“挺好听的啊。”
    霍湛闻言,便不再说什么,只管捏了一块奶糕塞进福团嘴里。
    可是吃东西也堵不住小家伙的嘴,很快他就叨叨着别人听不懂的句子,乐呵呵的拽着虎头陪自己玩球。
    虎头性子敦厚,又一贯疼宠弟弟,立刻就要陪他去玩。
    倒是霍湛一直记着读书,便道:“今儿夫子留了功课没有?”
    虎头乖乖点头:“留了。”
    “是什么?”
    “接着背《三字经》。”
    因着虎头的年纪比霍湛小些,寻常虽在一处学堂,却是不同夫子教导的。
    这会儿霍湛已经早就学完了三百千,小虎头却还在三字经上打转。
    霍湛却不觉得学得快慢有什么稀奇,之前霍云岚就教过他,学得快不一定是好事,学得慢也不是坏事,读书往往是扎实些好。
    于是这会儿霍湛便爬下了软榻,去拿了三字经过来,重新踢鞋爬上去,对着虎头道:“背吧,我帮你瞧着。”
    虎头正和福团滚球玩儿,闻言便看向霍湛:“湛哥哥不是早就背会了么?”
    霍湛闻言,也不纠正他改称呼,只管道:“我背会了却不能保证总是对的,既是要帮你背,自然要字字准确,还是瞧着的好。”
    虎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左右在他心里,有几个人说的话总是对的。

章节目录

表妹有光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碧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碧莲并收藏表妹有光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