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沉默了,李青荷问过,就是在家和李福,她也是这样沉默。
    虽然她不和李福说话,李福会难受,但是她自己应该也不好过。
    渐渐地到了五月中,李青荷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今年的天气有些不同,往年这个时候会下几场雨,今年从二月开始到现在,真的只有几滴雨,从来没有下过那种把地湿透的雨,就是她院子里的水源都小了许多,那些水田中,水干得飞快,往常李福不需要经常去放水到田里,今年也要两三天就去一次。
    更直观的,就是村里洗衣裳的那条小河,干了许多。
    那条河不只是洗衣裳,各家的水田全都靠着那河,田里干得快,村里人就都去拦水入田,结果就是,本来挺宽的小河,现在只剩下一点点水在流动了,以前还能直接把衣裳放在里面洗,现在要是直接放,衣裳直接能碰到水里的石头和泥土。
    村里的老人都说,今年旱了。
    干旱肯定会影响地里的收成,好多人都在发愁,好在今年种的番薯藤还算长得好,李青荷在分株,割出多余的回来晒,村里人有样学样,跟着割回来,当然了,都是想着晒干放在那里,冬日里喂猪喂鸡的。
    天气炎热,阳光炙烤着大地,去林子里砍柴还能阴凉一下,炎热之下,本来往年这个时候除了出去做短工的人,其余人都能休息一下等着秋收,但是今年就感觉特别焦躁,没事就上山砍柴,镇上的粮食开始涨价了。
    李青荷见状,特别和周承康跑了一趟镇上买了足够两人一年吃的粮食回来。一天一个价钱,两人刚买回来的第三天,余妍特别拜托了周承康去帮她拉一车,价钱又往上高了两文。
    粮食直接放到了她的新房子里,余妍皱皱眉,“我还是赶紧搬家了吧。”
    虽然急了点,李青荷也赞同她先搬家比较好,住在这边,其实从她的鸡舍荒草地那边挖出一条路之后,可以不从村里路过,直接从杨家门口就能去镇上,如此,想要备些东西放在家里,也不至于就让村里人都看到。
    六月初,余妍乔迁之喜,来的人挺多的。她哪怕银子多,菜色也并没有多好,和村里众人比起来中规中矩,倒不是她舍不得,而是三婶子不让,今年地里的麦子和田里的稻谷苗已经枯黄,减产是一定的,能不能供众人吃到明年还是两说,这个时候,不宜让人知道自家富裕。
    余妍搬家之后,她还跑去镇上买了马儿配了马车回来,好在她后院的各种圈早就准备好了的。最近在忙着收拾菜地。
    那土本就是荒的,晒了一个多月,锄头根本挖不动,反正挺费劲的。再有就是,她那边没水。
    其实村里人许多人的水都是在村口的井中挑的,在家中打井的人三成不到。
    而搬到这边来住,不只是地和房子花银子,打一口井也要花不少银子,余妍让闵睿过来挑了几天水之后,感觉很不方便,用水都要省着,她一咬牙,请人开始打井。
    虽然说两人是邻居,但挑水的话感觉还是有点远。
    再有不方便的,就是她和闵睿还没有成亲,她搬过来的时候,闵睿也搬来了,就等于未婚的孤男寡女住到了一个院子里。不用去问都知道她现在在村里的名声了。
    “还是得成亲。”余妍一脸苦意,“没想到这么能花钱,我备的银子,要花完了。”
    买个马车配好车厢,就得花五两左右的银子。刚造房子各处都需要银子,当初李青荷也花了不少,失笑,“成亲之后就好了。”
    余妍又开始筹备婚事,婚期定在六月底。
    最近,村里人不少人都整天待在地里,早晚还跑去小河中挑水来浇麦子,但还是无法阻止它的干枯,靠近水的地稍微好点,更多的如李青荷地里那样,苗的快干成了干草了。倒是干草间的番薯藤虽然要死不活的,但好歹还是绿的。
    不只是落月镇,就是县城那边,也好多地方干旱,李青荷会知道,是因为林知县又来了。
    这一次他来时,本就严肃的面色这里一点笑容都没有了,他来的快,走的也快,不只是看李青荷的地里,村里的地都被他走了一圈。
    余妍成亲,村里来的人就更多,帮忙备菜的时候,不免就说起今年的干旱,提起这个,众人就开始叹气。
    “只怕明年要饿死人。”
    “上一次干旱还是十几年前,那时候就饿死了不少人。山上的树皮都被啃了,草根也挖出来熬了……”
    这还是喜事,感觉众人兴致都不高。
    余妍成亲,她自己很高兴,并没有去迎亲,就是到了吉时后和闵睿拜了堂就算礼成了。
    而李青荷的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开始动了,周承康每日得空就会摸着感受里面的动静,担忧是真的,但对这个孩子的期待也是真的。
    外面太热,等闲周承康也不让她出门了。不过他却有事情忙,那池塘中的水越来越少,里面的鱼儿挤得太紧,已经开始翻肚子死了,得捞出去卖掉。
    现在这种情形,去镇上肯定是不好卖的,不能看着它死了砸手里,就得去县城。

章节目录

农女青荷(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倾碧悠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倾碧悠然并收藏农女青荷(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