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5
r 好在他只昏迷了一个时辰就醒了。
“陛下......”内侍将他扶起来,他脸色还有些苍白,用了一口温水后问:“大皇子呢?”
“大皇子被嬷嬷带走了,您昏迷后他一直守着呢。”内侍小心翼翼地回道:“礼部的大人已经在外头等许久了,您是不是见一见?”
卫瑜鹔扶了扶额头:“礼部的人?”
他的眼睛闪了闪,深出了一口气:“宣。”
礼部尚书进来的时候,明显觉得殿里气氛有些不对,硬着头皮上前道:“叩见陛下。”
卫瑜鹔点头:“前些日子钦天监的人还在说修陵的事,折子在桌上,你让内侍去取,就找地方建就是了。”
“别离上京城太远,她回来不方便。”
“去鸿胪寺问一问寺丞,皇后是大荔来的,多准备一些关、关于大荔的东西,她看了亲切。”
“还有……”低哑的嗓音里带了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哽咽:“......别让大皇子知道。”
林尚书伏在地上:“陛下节哀。”
“去吧。”卫瑜鹔摆摆手,疲惫至极:“还有,下个月的泰山大祭,不等了这几日就启程。”
礼部尚书惊讶地抬头:“咱们不比北廷和西戎路途遥远,上京到泰山不过十七八日的路途,陛下大可过些日子过了酷暑再走。”
卫瑜鹔站起身:“不必了,这些日子就走,你安排一下,大皇子跟朕一起去。”
想了想又说:“......就当皇后还在大荔,有些事你看着办吧。”
林尚书在心里叹了口气,点头:“是,臣遵旨。”
待内侍送他出去,他才犹豫地说:“皇后娘娘的棺椁下个月就进城了,陛下这几日就动身去泰山,这......”
那内侍小心地往里头瞧了瞧,低声说:“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了,这些事您全权处置就好了,陛下不想提,咱们也不敢提,就当皇后娘娘还在就是了。”
林尚书一噎,叹了口气。
* *
五年一度的泰山大祭天又称为‘封禅’,‘封’乃祭天,‘禅’乃祭地,封禅二字,指的就是君王祭祀天地。
不同于古时王朝,如今三国鼎立,每一次的封禅大典都是三国君主一同到泰山进行的。
由于泰山就在南朝境内,卫瑜鹔带着卫以安慢慢悠悠走了近二十日就到了,此时离年年约定好的八月初十还有二十几天。
西戎三部中只剩下楼烦一家尚算完整,北堂曜在阿萝满月以后,带着卫珉鹇母女在楼烦完成了承嗣仪式,正式宣告为王,册卫珉鹇为后,阿萝也有了大名,叫荣光。
原因很简单,就是字面意思,希望她一生尊荣。
对这么简单的名字寓意,北堂曜明显觉得有些没文化,不过卫珉鹇喜欢,想了想怎么也比阿鹅好点,欣然同意。
可惜美好的日子都是短暂的,过了阿萝的满月,北堂曜就要出发去南朝了,五年一度的大祭天,今年他得代表西戎去。
听说惠成帝的銮驾几日前就出发了,浩浩荡荡点了一万精兵随从,还把姚崇带上了,笙旗烈烈,声势十分浩大。
北堂曜点点头,将南宫孝宽留给了卫珉鹇,自己带着鲜于枢和一万玉面军也掐着日子出发了,算算日子还能在路上碰上惠成帝一行。
北堂曦那跳脚的样子想想就有趣。
“东边的土地真不错。”
鲜于枢真情实感地发出赞叹,指着田头正在耕耘的农人:“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你瞧瞧,这样好的土地,在楼烦是不可想象的。”
北堂曜点点头:“南朝的国土可以说是三国中最好的了,北廷太过苦寒。”
鲜于枢看了他一眼:“别忘了你和我的约定。”
南朝的国土肥沃,天气也多风调雨顺,连七月的阳光洒在身上都觉得不像西北那样酷热,北堂曜点头:“不会忘的。”
八月,三国国主的车马终于都汇集到了泰山的脚下。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古来都是被视为天下第一高山,历代君王的封禅仪式也都是在这里进行,以表示自己做皇帝是受上天承认的。
这个时代又和古时候有些不同,三国的文武百官,扈从仪仗,加上护卫的兵士浩浩荡荡几万人,谁心里都知道,如今的和平不过是秃子头上的虱子,要被打死是随随便便的事,锦绣的底下是各种暗潮涌动。
北堂曜下了銮驾的车马,一眼就瞧见不远处正在修整的玉面军队伍。
姚崇垂首立在一旁:“那是九王爷呢。”
北堂曜勾唇笑了:“什么九王爷,那是楼烦新王。”
姚崇十分不服气:“不过是个低贱的......”
“这话可不能说了,兰妃娘娘是楼烦王室的公主。”惠成帝转了转手上的扳指:“虽然是冤错的姻缘,也是天注定。”
“是。”姚崇拱手。
北堂曜自然也一下注意到了北堂曦那边,两
脸红心跳
“陛下......”内侍将他扶起来,他脸色还有些苍白,用了一口温水后问:“大皇子呢?”
“大皇子被嬷嬷带走了,您昏迷后他一直守着呢。”内侍小心翼翼地回道:“礼部的大人已经在外头等许久了,您是不是见一见?”
卫瑜鹔扶了扶额头:“礼部的人?”
他的眼睛闪了闪,深出了一口气:“宣。”
礼部尚书进来的时候,明显觉得殿里气氛有些不对,硬着头皮上前道:“叩见陛下。”
卫瑜鹔点头:“前些日子钦天监的人还在说修陵的事,折子在桌上,你让内侍去取,就找地方建就是了。”
“别离上京城太远,她回来不方便。”
“去鸿胪寺问一问寺丞,皇后是大荔来的,多准备一些关、关于大荔的东西,她看了亲切。”
“还有……”低哑的嗓音里带了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哽咽:“......别让大皇子知道。”
林尚书伏在地上:“陛下节哀。”
“去吧。”卫瑜鹔摆摆手,疲惫至极:“还有,下个月的泰山大祭,不等了这几日就启程。”
礼部尚书惊讶地抬头:“咱们不比北廷和西戎路途遥远,上京到泰山不过十七八日的路途,陛下大可过些日子过了酷暑再走。”
卫瑜鹔站起身:“不必了,这些日子就走,你安排一下,大皇子跟朕一起去。”
想了想又说:“......就当皇后还在大荔,有些事你看着办吧。”
林尚书在心里叹了口气,点头:“是,臣遵旨。”
待内侍送他出去,他才犹豫地说:“皇后娘娘的棺椁下个月就进城了,陛下这几日就动身去泰山,这......”
那内侍小心地往里头瞧了瞧,低声说:“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了,这些事您全权处置就好了,陛下不想提,咱们也不敢提,就当皇后娘娘还在就是了。”
林尚书一噎,叹了口气。
* *
五年一度的泰山大祭天又称为‘封禅’,‘封’乃祭天,‘禅’乃祭地,封禅二字,指的就是君王祭祀天地。
不同于古时王朝,如今三国鼎立,每一次的封禅大典都是三国君主一同到泰山进行的。
由于泰山就在南朝境内,卫瑜鹔带着卫以安慢慢悠悠走了近二十日就到了,此时离年年约定好的八月初十还有二十几天。
西戎三部中只剩下楼烦一家尚算完整,北堂曜在阿萝满月以后,带着卫珉鹇母女在楼烦完成了承嗣仪式,正式宣告为王,册卫珉鹇为后,阿萝也有了大名,叫荣光。
原因很简单,就是字面意思,希望她一生尊荣。
对这么简单的名字寓意,北堂曜明显觉得有些没文化,不过卫珉鹇喜欢,想了想怎么也比阿鹅好点,欣然同意。
可惜美好的日子都是短暂的,过了阿萝的满月,北堂曜就要出发去南朝了,五年一度的大祭天,今年他得代表西戎去。
听说惠成帝的銮驾几日前就出发了,浩浩荡荡点了一万精兵随从,还把姚崇带上了,笙旗烈烈,声势十分浩大。
北堂曜点点头,将南宫孝宽留给了卫珉鹇,自己带着鲜于枢和一万玉面军也掐着日子出发了,算算日子还能在路上碰上惠成帝一行。
北堂曦那跳脚的样子想想就有趣。
“东边的土地真不错。”
鲜于枢真情实感地发出赞叹,指着田头正在耕耘的农人:“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你瞧瞧,这样好的土地,在楼烦是不可想象的。”
北堂曜点点头:“南朝的国土可以说是三国中最好的了,北廷太过苦寒。”
鲜于枢看了他一眼:“别忘了你和我的约定。”
南朝的国土肥沃,天气也多风调雨顺,连七月的阳光洒在身上都觉得不像西北那样酷热,北堂曜点头:“不会忘的。”
八月,三国国主的车马终于都汇集到了泰山的脚下。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古来都是被视为天下第一高山,历代君王的封禅仪式也都是在这里进行,以表示自己做皇帝是受上天承认的。
这个时代又和古时候有些不同,三国的文武百官,扈从仪仗,加上护卫的兵士浩浩荡荡几万人,谁心里都知道,如今的和平不过是秃子头上的虱子,要被打死是随随便便的事,锦绣的底下是各种暗潮涌动。
北堂曜下了銮驾的车马,一眼就瞧见不远处正在修整的玉面军队伍。
姚崇垂首立在一旁:“那是九王爷呢。”
北堂曜勾唇笑了:“什么九王爷,那是楼烦新王。”
姚崇十分不服气:“不过是个低贱的......”
“这话可不能说了,兰妃娘娘是楼烦王室的公主。”惠成帝转了转手上的扳指:“虽然是冤错的姻缘,也是天注定。”
“是。”姚崇拱手。
北堂曜自然也一下注意到了北堂曦那边,两
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