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丈夫在县财政局当二把手,最近县里动荡的厉害, 许多职务上的人都变动了,她家还算好的, 只是调配。
    这里面的事林小满不好说,她只想趁着她丈夫还有权力在手上的时候将自己手上的生意收收尾。当然,要是临走能干一票大的也是不错。
    “梅子,票证有使用期限,拿多了你用不完。最近要收拾东西,我也不定待供销社里,过两天你来供销社找不见我就直接送我家去,我按收购价给你钱。”
    董馥梅品了品林小满话里的意思。按收购价收林小满就没差价赚了,咋一听是她给自己这个认得妹子最后一点方便。
    但送到家去和送到供销社来这里面就有点东西可以琢磨了,送家去谁能保证最后东西进了供销社呢?
    “行,我这背篓小,不好背多少来,家里还有好些。过两天就去林姐姐家拜访一趟。”
    不管林小满是为供销社收东西,还是为自己收东西,董馥梅全当自己没听出来便是,给人给几方便有什么不好。
    从供销社里后面出来,董馥梅绕到前面门店去给家里添置了些东西。
    在她给孩子们买铅笔的时候,看到外面有学生成群结队的经过,还隔一段距离就在墙上贴一张大字报——‘支持京大的大字报’、‘拥护中央改组京市委的决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欢呼京大新党委诞生’……
    那是一群十五岁上下的中学生。看他们的兴奋样,估计是学校里的墙已经不够他们贴了。
    那些字一看就知道是学生自己写的,有的还不错,大部分水平就很一般,还不如坐不住不爱好好练字的肖小月好,也不知道怎么有脸贴出来的。
    董馥梅想了想,今天好像是周日,学校不上课,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可能是这些学生的课外活动吧。
    董馥梅想过便罢,不再关注那群学生,挑好要的东西,就回到村里去。
    走在半路上,后面来了辆带大斗的卡车,听到喇叭声,董馥梅退到路边给卡车让路。
    卡车经过她身边,她与卡车上的人们对上了眼。是的,斗上面运的不是砂石木头,而是满当当的少年人。
    那些少年人长得娇娇嫩嫩的,有的脸上带着对未知的憧憬,有的似是不习惯长途跋涉神情萎靡,有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不管是什么表情,这些少年人给董馥梅的感觉都很熟悉,和去年那些知青的感觉一模一样。没有意外,这些人应该也是知青。
    知青说是来支援建设,但对大队里的人来说他们都只是来‘尝尝人间疾苦’,吃了差不多的苦头就要回城里去的,去年‘病退’的小一半的知青也证明了这点。
    也是因此,知青才能成为农村人找对象的香饽饽。他们都打着知青回城能带着对象一起回城当城里人的主意。
    即便是怀着这样的心思,知青也并不是多么被欢迎的身份。毕竟和知青能结亲的人少,对更多结不到亲,没机会变为城里人的人来说,知青就只是抢口粮的存在。
    没想到今年又来了这么多,大队长可能要头疼了。
    董馥梅这么想着,开到她前面的卡车却突然停了下来,司机同志探出头来对她喊:“同志,回大队呐,上车,带你一程!”
    董馥梅有些惊讶。
    凭她的长相,路上遇到要载她一段路的并不稀奇,这回稀奇就稀奇在,开车的人她认识,熟得很。
    这人每月放假回家后都要先偷偷跑她家去送东西。
    那些东西她是不会收的,平白拿人东西算什么呢。
    只是即便她一直是拒绝,下次回来这人依旧送,还掏空心思换着花样来。脸上带着傻乎乎的笑,似乎要是哪一天她愿意将东西收下了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回,这人脸上的笑容依旧是有些傻乎乎的,不知道在期待些什么。
    车斗上的少年人都探出头来看她,有人在小声说着话,似乎在讨论她。
    董馥梅看着那人,没将旁的话听进耳里。只对他道:“别了,你在做公差吧,我可不能占公家便宜。”
    周显义道:“这叫什么占便宜,我要带他们去公社,经过我们大队,顺路的事。到时候我停下,你还得走一段呢,又不是特意送你,一分油都不会多花公家的。副驾没人,你快上来。”
    听他这么说,董馥梅用余光瞄了一眼车斗上的年轻人们,没见到有露出不满神色来的。倒也不拒绝,坐到了副驾驶上。
    这时候司机通常不爱让同事以外的人坐在副驾驶上。开车并不是太难的事情,看得多了,多少能学会一些,要是遇上有心人偷学了,就是抢饭碗的事。
    所以新来的知青才会全部在斗里。
    对董馥梅,周显义一点防备心都没有,还显摆的要给她介绍一下是怎么开车的。
    董馥梅是头回坐车,也有些新奇,好奇的打量车内,这一打量,就发现贴在顶上的提示牌,上面有不要和司机聊天等安全提示。

章节目录

寡妇NPC在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初夏有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初夏有雨并收藏寡妇NPC在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