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还是畸形的, 都会通通放进去, 如果不小心掺杂了坏的, 口感就会变很差。而且厂家为了追求利益化,添加明胶也是公开的秘密……”
    唐卡把大致加工过程跟他们讲一遍, 又谈起了白井村的情况。
    “那里二十年前,盛行做粉丝,可是随着村庄没落, 年轻人流失,目前待在村子里的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发展机械化,更不懂得利用网络营销售卖,再加上手工做出来的粉丝粗细不均匀,商家为了追求品相基本上不会要,这就导致了好货难卖,劣品当道。”说到这里,她也感有些无奈。
    “表姐说她已经过来两次,跟村民确认过这里有几个作坊?”
    “五个,其中一家环境很差,还有一家主人风评不好,这两家咱们不考虑。”
    ……
    到了白井村后,作坊主当场新下了酸辣粉给他们品尝。
    “怎么样?”唐卡问。
    “跟学校食堂的完全不一样,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啊!”小熊很激动。
    “口感很软,但是又有韧性,即便给小朋友吃应该也没问题。”乔南说。
    唐卡拿出干粉丝,给他们现场辨别教学。
    最后,他们谈妥了价格后,直接要了一百斤现成的,又预定了三百斤。
    “虽说钱不多,但是法律形式还得走,合同必须得有,省的将来发生纠葛,我们说不清楚。”唐卡很谨慎。
    “我有个法律系的朋友,可以请他帮忙。”乔南说。
    合同很快发了过来,村民们很高兴的签了字。
    回去的路上,小熊看着后排满门的粉丝发愁。
    “这么多东西,咱们总不能拉回学校吧?”她问。
    “当然不能,我们等会儿得去租个房子。”唐卡问。
    “要民房吗?”乔南问。
    “闲置车库就行,便宜,最好是老小区地面上的。”
    “为什么?”
    “人多热闹,街坊邻居都相识,有利于我们口碑发酵,老人家热心,拿货也方便。”
    唐卡一口气说了好几个优点,小熊看她眼神都跟着崇拜起来。
    车库很大,租金也便宜,刚好挨着小区门口,在他们卸货的时候,就有人好奇上来询问。
    “这粉丝怎么卖?”老人问。
    “十五。”唐卡说。
    “这也太贵了,现在市场上才六块!”
    “六块我们也能做,不仅有六块的,还有四块的,就怕您不敢吃!百分百纯正红薯粉,六斤红薯出一斤淀粉,我们还得深加工、运输,十五贵吗?拿点回去尝尝吧,好吃您就要,不好吃给我拿回来!”唐卡笑道。
    老人家半信半疑的掰了点粉丝,放嘴巴里慢慢咀嚼。
    “香吧?您说那种六块的,吃起来就像皮条,跟这没法比!”
    唐卡一边干活,一边跟他们拉家常。
    她动作娴熟,神情自然,把乔南都看惊讶了。
    “她这么能说啊?”
    “可不是,所以表姐才让他加进来呀。”
    小熊脸皮薄,只懂干活,不敢说话,总觉得拉不下脸。
    乔南还行,却不擅长跟市井小民打交道,尤其是被对方当猴子一样看,让他感觉浑身别扭。
    卸货的功夫,唐卡已经卖出去两袋了。
    “真tm是个人才!”乔南低声说。
    十五一斤,这太能忽悠了!
    红薯今年便宜,现在三四毛一斤,作坊老板说5斤鲜薯出一斤演粉,到她这儿变成了六斤。
    这都裸粉,还没有包装呢,人工、运输全算上,也就五块钱顶天了。
    到她这儿,利润就两倍!
    关于定价,三个人有了分歧。
    “十块就差不多了,再贵恐怕不好卖。”小熊说。
    “十二也行。”乔南说。
    “十五,只能多不能少。”唐卡态度坚定。
    “为什么啊?”小熊问。
    “咱们定位是土特产,要的就是贵,不贵人家还不愿意卖呢!只有贵,送礼才有面子!愿意花钱吃好粉的人,不在乎多出那几块钱!”唐卡说。
    最后,乔南和小熊都被说服了。
    “十五就十五吧,卖不出去再往下调!”乔南说。
    粉丝弄好后,礼盒也到货了,他们几个动手,把粉丝截短装进去。
    包装好后,粉丝陡然提升了几个档次。
    “统一一下口径,老家表叔开的厂,从丽阳那边运过来的,千万别泄露了咱们的生产地,省得有人眼红劫胡。”唐卡叮嘱。
    “行。”
    “卡卡考虑的真周到,咱们下一步是不是该发圈宣传了?”
    两个人看向唐卡,不知不觉中,她这后加入的已经成了骨干成员。
    “不着急,咱们应该先分工:一个人负责网络宣传,一个人负责接、送货,还有一个负责洽谈、聊客户。”b

章节目录

穷三代和富二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月渐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渐寒并收藏穷三代和富二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