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嫣便提议,置办一个太少,直接三个吧。她和孟晶清、刘静娴一人一个。
    富得流油的孟庭想也不想,再次应允。
    ……
    孟府里的日子平静而恬淡。
    每天早晨,韩嫣送孟庭去府门口;晚上,孟庭放衙回来,韩嫣都在门口迎接他。
    韩嫣要的三个秋千很快就置办好了,孟晶清经常去荡秋千。
    刘静娴还是老样子,去孟庭的书房里找本书。她要么安静的坐在书房的一角看书,像个贤淑而透明的仕女;要么便将书拿回房间看。
    除此之外,韩嫣还给刘静娴弄来一堆公子的资料,供她挑选。
    那日在念坛行宫,刘静娴留意了几个家世不错、人也顺眼的公子,韩嫣便花钱买人去搜集那些公子的资料,然后把资料交给刘静娴判断。
    其余符合刘静娴择偶要求的公子,韩嫣也花钱让官媒列了个名录,送了画像来给刘静娴挑。
    而在这段日子里,韩嫣也收到了来自皇宫的抚恤。
    她收到了不少钱粮布帛、瓷器首饰,算作她被齐王之事连累的抚恤品。
    没过多久,齐王之死传遍京城。
    第90章 分家成功
    皇帝皇后等人从念坛行宫回到皇宫中, 念坛行宫那些被扣留的宾客也都被放回了家。
    韩嫣听孟庭说, 大理寺已经查出谋害齐王的真凶是谁了。但这事关乎皇家脸面,才没有宣扬开, 对外只说齐王殿下是被歹人谋害至死。
    给齐王下毒的人,是齐王的暗卫之一。
    这名暗卫被揪出来后, 声称自己害死齐王是因为他对齐王求而不得。齐王将他当作男宠,对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他无法忍受被心爱之人如此轻视,于是在某次亲眼看到齐王与齐王妃相拥私语时, 终于动了杀念。
    这理由听起来太荒唐。
    而更荒唐的是,皇帝在亲自审问齐王妃后得知, 齐王竟真是个“男女通吃”的!
    可想而知,这对皇帝的打击有多大。
    皇帝哪想到自己最器重的儿子, 光风霁月的外表下, 还遮了这等癖好。
    在大魏朝,好男风也不是多么见不得光的事。但若王子皇孙好男风,这个就比较严重了。皇帝被气得呕了许多血,身子骨更差了。
    当问及那名暗卫, 他是受了何人指使而毒害齐王, 暗卫声称无人指使, 完全是他自己因爱生恨。
    不管大理寺信不信,这暗卫把自己怎么调制“白鸦子”, 怎么在齐王的食物里下毒, 怎么勾引齐王去了念坛行宫的假山后等待毒发, 全都说得明明白白。
    严丝合缝, 找不出漏洞。
    大理寺只能这般定案,请皇帝判决。
    那名暗卫最后的下场自是不用说的,凌迟处死,尸体丢去喂狗了。齐王身边的其他几名暗卫,也因护主不利,被流放出京。
    孟庭私下里使了银子,联系上其中一个被流放的暗卫,从而得知一个很珍贵的情报。
    此人怀疑,是梁王买通那名男宠暗卫给齐王下毒。那名男宠暗卫有个谁也不知道的妹妹,是梁王府的侍婢。而前些日子,那侍婢被抬了良妾,各项身份证明全被篡改,中间痕迹抹得一干二净。任大理寺也查不出她和男宠暗卫的兄妹关系。
    没有证据,如何怀疑也是无用的。何况齐王身边的下人和梁王身边的下人,很多都是宫里赐下的,这之中就有谁和谁是兄弟、谁和谁是姐妹。
    是以,大理寺根本没有证据牵扯到梁王头上去。
    但孟庭心里对梁王的怀疑却是更重了。
    孟庭早先就已基本相信楚王不是害齐王的人,那么害齐王的人除了梁王,不做他想。
    孟庭除了私下查证齐王之死外,还通过砸钱,从黑市雇了四个身手一流的保镖。
    他专门买的女保镖,可以伪装成丫鬟进府。
    楚王的挟恩图报让孟庭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他既然已被卷入夺嫡之争,就得加强府上的防护力度,免得梁王党动他的家人。
    这几个女保镖武功不错,孟庭把她们雇进府后,她们便担任起镇守后宅的工作。
    而这些韩嫣都不知道,她只知道府里新聘了四个丫鬟。四人都冷冰冰的,不说话,还不爱干活,就是力气挺大。也不知道管家挑人的眼光是不是出了什么偏差,韩嫣也懒得管了。
    齐王一死,韩嫣的在水一方也没法按期推出新品了。
    之前韩嫣给在水一方策划的新品,打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专门配合齐王回京的。
    现在肯定是要作废了。
    无奈韩嫣只能另外想了个主题,重新设计,然后交给在水一方的十三娘去筹办新品。
    韩嫣派出紫巧,去给十三娘送图纸。紫巧前脚刚走出孟府,后脚就有邹氏派的下人来孟府求见韩嫣。
    这下人告诉韩嫣,韩攸和邹氏今早和江平伯府签了分家契约书,拿回了官印,

章节目录

嫁给渣女的未婚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子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姮并收藏嫁给渣女的未婚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