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老教师在B市摔骨折了还住在B市的医院里,采访自然也要延期了。
周遇宁领导知道周遇宁大学就是在B市的重点大学毕业的,她领导自己懒得动身前往B市医院探望老师,干脆派周遇宁前往过去,大意就是代表他自己过去探望。
虽然表面功夫做得周全,她领导又觉得来往的机票花销有点大,临时让行政改成第二天最早的早班机,这样票价就省一半了,住宿费也是压缩到最小额度,顺便让行政在学校旁边的小旅馆给周遇宁定了个最便宜的住处。
周遇宁第二天一早匆匆忙忙赶去机场,到了B市机场已经是下午,然后转机场大巴去老教师住的医院,正好在她大学学校的附近,是B市当地的三甲医院,周遇宁读大学期间不兼职的时候在这里当过一阵子志工,所以过去医院里她熟门熟路就找到了老教师住的病房。进去医院前,她又特意去买了探望的水果篮,这倒不是她领导交代的。
她之前没见过这位老教师,按着病房号和病床号去找。
“请问——您是唐老师吗?”周遇宁提着水果篮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面前。
“我是,你是哪位——”老人家骨折的右腿打着石膏,虽然满头白发,精气神看着很好。她印象里没教过这位年轻的女学生,然而隐约又觉得面前的小年轻像是在哪里看到过。
“唐老师您好,我是A市日报本来约您明天采访的周遇宁,您叫我小周好了。我领导是您的学生,他这几天开会走不开,特意交代我过来探望您。”周遇宁传达起来。
“太大动干戈了,小周你也是,过来前怎么不和我说一下,浪费这冤枉钱。”老教师心里高兴,不过嘴上还是嗔怪了一下,老一辈人就是怕浪费钱。
“没事,刚好我大学就在这里读的,顺便回趟学校看下。”周遇宁又补充了一句。反正来都来了,她就顺便和唐红芳交流了下她晚年的离退休生活。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退休后还是坚持为社区课堂和民工子女义务教学发挥余热,交流了大半个小时,周遇宁就已经想好了稿子的框架。
她采访并不是交差式的敷衍走过场,问了挺多细节。交流下来,唐红芳倒是和周遇宁一见如故。周遇宁准备离开时,唐红芳把她自己的老花眼镜往下挪了挪,忽然开口问道,“对了,小周,周邵华是不是你父亲?”刚才和周遇宁交流时,她就在仔细打量周遇宁起来了。周邵华的案子当年在A市几乎无人不知,她虽然好多年没和周邵华一起工作了,不过还惦记着周邵华老实的为人秉性,连带着对小时候逗弄过的周遇宁也挺担心的,从别处老师那边辗转打听过周遇宁的消息,得知周遇宁顺利考上重点大学了她才舒心不少。也正因为她那时在别处老师那里看到过周遇宁高中毕业时的大合照,所以眼前还能辨认得周遇宁出来。
周邵华这个名字已经很多年没从别人的口中听到过了,周遇宁呆愣了下才点头。
“十几年前我和你父亲共事过,我在第一中学教过两年,后来调去第二高级中学了。我看到你那会,你才这么点大,估计才五六岁的样子吧,可淘气了你,一来办公室就把墨水打翻了,弄得你父亲手忙脚乱的。”唐红芳说时还比划了下周遇宁五六岁时的身高。
也许是她那会太小的缘故,周遇宁已经完全不记得老教师口中的事情了。她以前性格其实很活泼好动,加上生得粉雕玉琢还带点婴儿肥,周邵华偶尔带她去学校时,路过的老师特别爱逗她,时间久远,她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了。
“我——后面听人说起你父亲的事情,挺可惜的——”唐红芳隐晦地提及了下,不无唏嘘,说时把她的老花眼镜摘了下来,抬手去抹她自己眼角的泪花,接着欣慰说道,“邵华这孩子我清楚得很,不会干那种事。幸好你现在也挺好的,真的挺好的——”是在欣慰她走了正路,而不是愤恨偏激走了其他的路。
这么多年来,周遇宁头一回从她人口中听到正面评价周邵华的,她忽然对唐红芳深深鞠躬了下,开口说道,“谢谢您。”谢谢她没有人云亦云,同世俗大流目光去看她的父亲。
从医院里出来,已近夜幕。
被外面的夜风一吹,她才清醒了不少。
办完正事,周遇宁没有别的去处,干脆慢悠悠逛回到她自己的大学学校那边,生活区里的那几个店铺都还在。周遇宁忽然想起学校生活区那边的藏族特色店铺,她当年大一刚入学不久,就是在隔壁街道尽头认识的登巴。
登巴普通话的口音很重,而且肤色黝黑,看着有几分江湖歹气。他手机坏了联系不上这边的朋友,问了好几个过路人想要借用下他们的手机打个电话,对方都摇摇手表示听不懂。毕竟一听这种话题开头的,都觉得是骗子居多。
直到问到凑巧路过的周遇宁,两个人沟通了好一会周遇宁才明白他要去的目的地,其实就在他们校区另一侧拐角后的步行街那边。
结果十几分钟后,两人又凑巧在周遇宁大学校区的反向大门边遇到。她们学校大门前面的马路那阵子正好在修地铁,四周都被临时简易围了起来
周遇宁领导知道周遇宁大学就是在B市的重点大学毕业的,她领导自己懒得动身前往B市医院探望老师,干脆派周遇宁前往过去,大意就是代表他自己过去探望。
虽然表面功夫做得周全,她领导又觉得来往的机票花销有点大,临时让行政改成第二天最早的早班机,这样票价就省一半了,住宿费也是压缩到最小额度,顺便让行政在学校旁边的小旅馆给周遇宁定了个最便宜的住处。
周遇宁第二天一早匆匆忙忙赶去机场,到了B市机场已经是下午,然后转机场大巴去老教师住的医院,正好在她大学学校的附近,是B市当地的三甲医院,周遇宁读大学期间不兼职的时候在这里当过一阵子志工,所以过去医院里她熟门熟路就找到了老教师住的病房。进去医院前,她又特意去买了探望的水果篮,这倒不是她领导交代的。
她之前没见过这位老教师,按着病房号和病床号去找。
“请问——您是唐老师吗?”周遇宁提着水果篮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面前。
“我是,你是哪位——”老人家骨折的右腿打着石膏,虽然满头白发,精气神看着很好。她印象里没教过这位年轻的女学生,然而隐约又觉得面前的小年轻像是在哪里看到过。
“唐老师您好,我是A市日报本来约您明天采访的周遇宁,您叫我小周好了。我领导是您的学生,他这几天开会走不开,特意交代我过来探望您。”周遇宁传达起来。
“太大动干戈了,小周你也是,过来前怎么不和我说一下,浪费这冤枉钱。”老教师心里高兴,不过嘴上还是嗔怪了一下,老一辈人就是怕浪费钱。
“没事,刚好我大学就在这里读的,顺便回趟学校看下。”周遇宁又补充了一句。反正来都来了,她就顺便和唐红芳交流了下她晚年的离退休生活。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退休后还是坚持为社区课堂和民工子女义务教学发挥余热,交流了大半个小时,周遇宁就已经想好了稿子的框架。
她采访并不是交差式的敷衍走过场,问了挺多细节。交流下来,唐红芳倒是和周遇宁一见如故。周遇宁准备离开时,唐红芳把她自己的老花眼镜往下挪了挪,忽然开口问道,“对了,小周,周邵华是不是你父亲?”刚才和周遇宁交流时,她就在仔细打量周遇宁起来了。周邵华的案子当年在A市几乎无人不知,她虽然好多年没和周邵华一起工作了,不过还惦记着周邵华老实的为人秉性,连带着对小时候逗弄过的周遇宁也挺担心的,从别处老师那边辗转打听过周遇宁的消息,得知周遇宁顺利考上重点大学了她才舒心不少。也正因为她那时在别处老师那里看到过周遇宁高中毕业时的大合照,所以眼前还能辨认得周遇宁出来。
周邵华这个名字已经很多年没从别人的口中听到过了,周遇宁呆愣了下才点头。
“十几年前我和你父亲共事过,我在第一中学教过两年,后来调去第二高级中学了。我看到你那会,你才这么点大,估计才五六岁的样子吧,可淘气了你,一来办公室就把墨水打翻了,弄得你父亲手忙脚乱的。”唐红芳说时还比划了下周遇宁五六岁时的身高。
也许是她那会太小的缘故,周遇宁已经完全不记得老教师口中的事情了。她以前性格其实很活泼好动,加上生得粉雕玉琢还带点婴儿肥,周邵华偶尔带她去学校时,路过的老师特别爱逗她,时间久远,她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了。
“我——后面听人说起你父亲的事情,挺可惜的——”唐红芳隐晦地提及了下,不无唏嘘,说时把她的老花眼镜摘了下来,抬手去抹她自己眼角的泪花,接着欣慰说道,“邵华这孩子我清楚得很,不会干那种事。幸好你现在也挺好的,真的挺好的——”是在欣慰她走了正路,而不是愤恨偏激走了其他的路。
这么多年来,周遇宁头一回从她人口中听到正面评价周邵华的,她忽然对唐红芳深深鞠躬了下,开口说道,“谢谢您。”谢谢她没有人云亦云,同世俗大流目光去看她的父亲。
从医院里出来,已近夜幕。
被外面的夜风一吹,她才清醒了不少。
办完正事,周遇宁没有别的去处,干脆慢悠悠逛回到她自己的大学学校那边,生活区里的那几个店铺都还在。周遇宁忽然想起学校生活区那边的藏族特色店铺,她当年大一刚入学不久,就是在隔壁街道尽头认识的登巴。
登巴普通话的口音很重,而且肤色黝黑,看着有几分江湖歹气。他手机坏了联系不上这边的朋友,问了好几个过路人想要借用下他们的手机打个电话,对方都摇摇手表示听不懂。毕竟一听这种话题开头的,都觉得是骗子居多。
直到问到凑巧路过的周遇宁,两个人沟通了好一会周遇宁才明白他要去的目的地,其实就在他们校区另一侧拐角后的步行街那边。
结果十几分钟后,两人又凑巧在周遇宁大学校区的反向大门边遇到。她们学校大门前面的马路那阵子正好在修地铁,四周都被临时简易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