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一下子就哭了。
    尹老夫人四下里望了望,见周边没人,到底心疼孙女,就纵着她说:“想哭就哭吧,哭完了给我把眼泪擦了。莫要叫人瞧见,否则人家要笑话你。”
    尹兰池可以说是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回载了跟头,她着实委屈。
    “我哪里比不上她。”她堂堂阁老家的孙女,论身份品性,论才情容貌,又哪里会输给一个乡下来的表妹?
    从前她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的焦点,如今被一个乡下来的丫头抢了风头,日后她还怎么出门?
    越想越想不通,但尹兰池渐渐不哭了。她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尹老夫人觉得此事实在蹊跷得过分,莫不是那丫头懂什么邪术?能让人瞧上一眼就喜欢上?如若不然,怎么初见太子出了风头,初见太后,又得宠爱。
    太后本来对唐细只是爱屋及乌,因为她宝贝孙儿喜欢,所以她才也喜欢。可独处了几个时辰后,太后倒是对这个外表温柔美丽实则内心有主见有想法的姑娘真心喜欢上了。
    身份低一些没事,想了法子,总能把身份提上去。但若肚子里没货,只是个空有其表的草包,太后倒是担忧她能不能堪当太子妃大任了。
    太子妃,那可是未来的皇后。若是压不住人,后宫岂不是乱套了?
    可如今瞧来,倒是她多虑了。眼前的人儿,倒是个通透讨喜的可人儿。
    宝贝孙儿的终身幸福,她能帮是势必要帮一把的。所以,从城郊的皇家梅林回来后没两天功夫,太后直接差了身边最亲的容姑姑去唐宅接人,她打算把唐细接到她身边养几日。
    等过几日,她再择个合适的日子去跟皇帝说,就说她喜欢这丫头,要收这丫头做干侄孙女。有了这样一重身份在,那她和俭之的婚事就不成问题了。
    尹氏那日在梅林没能见着太后,但回来后也听女儿说了,说太后是一位特别仁慈又和蔼的老人家。眼下瞧见太后身边的姑姑也十分和善可亲,尹氏倒没从前那么担心了。
    来了京城也有段日子,太子都见过几回了,也算是见过些世面。
    “细儿,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但宫里不比宫外,该叮嘱的还是要叮嘱的,“凡事多听听容姑姑的话,莫要多看多打听,乖乖的呆着就好。”
    唐细一一应下来:“是,母亲,女儿知道了。”
    容姑姑笑着说:“夫人莫要担心,姑娘这是讨了太后娘娘的欢心,太后寻她入宫去陪着她老人家几日。宫里有太后呢,姑娘会好好的。”
    尹氏忙与容姑姑致谢道:“我们小地方来的,不懂许多规矩。细儿在若是有什么地方冲撞了太后,还请姑姑您多照顾些。”
    容姑姑始终笑容和蔼,甚至为了安抚尹氏,过去拉着尹氏手拍了拍。
    “夫人大可不必担心。”
    该说的都说了,尹氏觉得若是再多言,怕是人家要烦。所以,也适时识趣的闭了嘴。
    一路跟着送到了门口,直到马车彻底消失不见,尹氏这才忧心忡忡又恋恋不舍的折了回来。
    容姑姑领着唐细去太后慈宁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黄昏时分。太后宫里正在摆饭布菜,见唐细来了,太后朝她招手。
    “来的正好,正好陪哀家吃饭。”
    唐细扭头看向容姑姑,容姑姑冲她使眼色。唐细会意,请了安后,倒是遵了太后懿旨坐了过去。
    唐细还是怵的,方才一路走来,偌大的皇宫巍峨轩昂,走在狭长的甬道上,高高的院墙夹着窄窄的路,一眼看不到头。宫里处处可见的规矩森严,太后虽然仁慈,可她毕竟是太后,唐细也还是怕。
    所以,伺候在太后身边的时候,她总警醒着,生怕做错了什么。太后对她好,她也不敢真受了这份好,她还是知趣的。
    唐细不过陪着太后吃了顿饭的功夫,她被太后接进宫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宫城。阖宫的太监宫女们都在替自己主子们打听,想知道太后突然接了尹阁老外孙女入慈宁宫来住,到底是何意。
    容姑姑把外头的事儿说来给太后听,太后只笑笑说:“让他们去打听吧,这事儿也瞒不住。”
    又对唐细说:“今儿晚了,你便哪里也别去,就陪着哀家。等明儿一早,你去皇后宫里请个安便是了。”
    皇后素来不喜欢太子,只喜欢齐王。连本来内定的太子妃人选她都能改指给齐王去,日后这丫头若是做了她儿媳妇,少不得要受她磋磨刁难。
    所以,这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太后说什么,唐细都一一应下,然后认真遵从太后的意思去做,不敢出半点差池。次日唐细去给孟皇后请安,恰好孟婉沁也在。
    孟皇后对唐细没兴趣,不过是瞧在太后面子上,才愿意屈尊与她扯几句闲话。但也只说了几句,之后,她就以头疼要休息为由,将人打发走了。
    等唐细走后,孟婉沁起身,绕去皇后身边,一边帮她揉眉一边问:“姑母,怎生太后娘娘突然
    接了尹阁老的外孙女入宫

章节目录

东宫娇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李息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息隐并收藏东宫娇娥最新章节